首页 -> 2008年第10期

传统德育方法的现代借鉴

作者:林五星




  德育方法是实现德育目标、完成德育任务的途径和手段,是教师与学生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的媒介和桥梁。简言之,德育方法就是道德主体人格建构过程中,师生双方互动方式的总称。传统的德育方法主要包括:说理教育法、榜样示范法、实践锻炼法、修养指导法、情感陶冶法、价值澄清法等。批判地继承传统的德育方法对加强德育工作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一、借鉴传统德育方法的现实意义
  
  借鉴传统的德育方法,旨在提高德育的科学性、针对性和实效性,从而更好地实现德育目标。
  1.它有利于体现德育的科学性
  古人云:“事必有法,然后可成,师舍是则无以教,弟子舍是则无以学。”[1]我们的祖先早已提出在教育过程中,有一个至关重要的“法”即方法的问题,离开了“法”,教育将无法进行。同样,德育方法的科学性,直接关系到这项工作实施的成功与否。在新形势下,有效借鉴传统的德育方法,不但有利于体现德育内容的科学性,还能增强学科之间的有效渗透,使德育工作体现思想性和知识性的黏合,并能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和主观能动性,让学生参与德育工作的全过程,在实践中耳濡目染,提高其接受德育教育的自觉性。
  2.它有利于增强德育的针对性
  在德育实践过程中,学生对教师开展德育的各种方法往往产生不同的反应。不科学的方法容易引起学生的排斥反应,使学生在排斥方法的同时也排斥教育信息。这种状况更促使我们不得不对传统德育方法进行研究以求借鉴并力求突破创新。传统德育方法重视受教育者在接受德育信息时出现的心理偏差,意识到不同的受教育者在自我意识上出现的主要矛盾和矛盾的主要方面,甚至同一个人的自我意识由于时间、地点、条件的差异也会呈现不同的状态,从而对症下药,有的放矢。孔子说:“中人以上,可以语上也;中人以下,不可以语上也。”[2]就是传统德育方法因材施教的一个很好的例子。研究分析并借鉴传统德育方法,对我们增强德育的针对性从而促使受教育者实现理想和现实的同一,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3.它有利于提高德育的实效性
  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德育工作要求更高、难度更大,德育的实效性亟待提高。只有站在时代的高度,研究借鉴并吸取传统德育方法的精华,从而改善当前不够成熟的德育方法,才有可能实现知识性与实践性的统一、系统性与层次性的统一、严肃性与活泼性的统一、传统性与时代性的统一、先进性与广泛性的统一、理想性与现实性的统一等等,并在一定程度上解决学生现实生活中的种种矛盾,帮助学生对社会现象做出独立的、科学的价值判断,以求真正提高德育的实效性。
  
  二、传统德育方法在现代学校中的实际运用
  
  古人在德育方法上的有益探索和实践,为现代学校德育方法的实际运用提供了若干启示和借鉴。
  1.多管齐下,同时注重正面引导
  由于某些外部原因,很长一段时期以来,学校在德育方法上一直主要采用的是灌输法。这虽然对提高学生思想觉悟和道德水平具有一定的作用,但由于方法陈旧、简单、生硬,往往因脱离学生的思想实际、难以解决学生现实生活中的种种矛盾而引起学生的逆反心理,达不到预期的教育效果。随着市场经济的日益发展,传统道德观念也受到西方价值观的冲击,使得我国社会在价值取向上逐渐呈现多元化趋势。这种多元化趋势要求我们不能只用单一的、低效的德育方法来传授各种重要的道德准则和文化准则。要提高德育的实效性,仅靠灌输等教育方法是不够的,因为青少年学生品德的培养,不可能只通过个别方法来实现,必定是科学地综合运用多种德育方法的结果。新形势下,我们借鉴传统的德育方法,应注意把品德教育与知识传授密切结合起来,把德育渗透到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中,使学生在不知不觉中受到教育,得到锻炼。当然,我们并不因此否认教师直接而理智地传授德育内容的作用。教师在对学生进行正面引导的时候,要注意自己的道德观要符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要求。总之,要提高德育的实效性,应多管齐下、多层次灵活运用各种德育方法,通过教书育人、管理育人、服务育人、环境育人,同时注重教师的正面引导,全方位、多渠道地开展德育。
  2.间接教育,全面渗透
  古人在德育方面有许多做法值得我们借鉴,如寓教于乐、寓教于活动等。我们现在也应以这种观念为指导,透过隐蔽课程和结合各科渗透进行“隐形教育”,通过“通识教育”扩展学生的视野,训练其抽象与综合思考能力,使学生达到“内省外顾、高瞻远瞩”;寓教于乐,把丰富多彩的校园课外活动作为正规课程的有益补充。教师在把德育内容寓于各学科教学和日常生活的同时,还应注重讨论法和故事法的运用。讨论法,即引导学生对与他们生活密切相关的道德问题进行分析、判断。教师应把他们既是确定又是隐蔽的意图贯穿其中,不向学生提供现成的道德标准,想方设法让学生按照他们的导向“自己”作出判断。故事法主要是让学生尤其是小学生阅读或听人讲述优秀文学作品和名人故事,从中获取科学的价值观和人类美德。社会发展所需要的不仅仅是获得专门技能的人才,而是理想高远、才能全面、乐于助人、服务社会的人才。只有提倡隐形教育,重视各学科的渗透,才有助于这一目标更好的实现。
  3.提倡“养成教育”,强调道德实践
  良好的品德不是单靠课堂教学所能形成的,还必须在实践中通过不断确立信念、自我修养、锻炼意志、规范行为,通过切身体验和不断总结经验教训才能形成,这也是一种“养成教育”。“养成教育”作为一种德育方法,研究的是在人们品德形成过程中,道德行为的养成对品德结构整体发展的意义。它使受教育者在日常生活实践中,履行道德规范,反复经受锻炼,从而养成一定的道德行为和道德习惯。在德育中实施“养成教育”符合道德认识的规律:实践是认识的基础,也是学生思想品德形成、发展的源泉。正确的道德认识源于丰富的道德实践,而“养成教育”的过程,就是道德实践的锻炼过程。它通过引导学生履行各种行为规范,经受检查、评价等来丰富他们的道德生活实践,在道德的感性经验有了一定积累的基础上,上升为对道德理性的认识。为此,我们应重视校内外各种实践活动,提供实行道德练习的机会,让学生加深对道德观念的理解。实践活动形式是多样的,既可以是有组织、有目的的活动,又可体现在学生日常生活中。课外活动也是塑造学生品德的重要途径,其内容可包括社交、体育、文娱、志愿活动等;它不仅是对课堂教学的补充和巩固,而且有助于多种素质的教育和养成,有助于学生思想品德的正确培养。当然,我们提倡“养成教育”、强调道德实践,是建立在对学生行为规范和思想认识的训练和指导的基础上的。“养成教育”作为德育的有效方法,已为中外德育实践所证明。我国应在原有的基础上切实地探索一条适合我国国情的“养成教育”的新思路,变零散的、个别的道德教育为完整的、系统的体系。
  4.教师要以身作则,为人师表
  教师的形象和威严在学生心目中是具有崇高地位的,学生在潜意识里会自觉不自觉地模仿教师的言行,因此使德育贯穿于每个教师个人的所有实践活动,对学生进行潜移默化的影响,是培养学生良好习惯和高尚品德的事半功倍的方法。这就要求我们要从两方面进行不懈努力:一是教育部门要严格培养教师。培养教师的机构不但要对业务素质有着较高的要求,而且对教师个人的人品和道德风貌也要有严格要求;教师从培养教师的机构中“毕业”时要经过一套严格规范的考核,成绩优良才能参加选聘上岗。二是教师本身必须以身作则、为人师表,使自己在言谈举止、行事态度等方面都堪称榜样。总之,作为与学生相处时间较长、强有力影响学生成长过程的引路者和塑造着,教师应知道自己的一举一动、一言一行都将对学生产生深远的影响。要求学生真正实现道德实践的生活化和行动化,甚至即知即行,实现“致用”的目的,教师本身首先应该尊重生命、尊重自己、尊重他人,帮助弱者、关心幼小,热爱自己民族和国家,具有独立自主精神、责任感和合作精神意识,具有崇高的实践道德观念,具有科学的价值取向、思维方式、行为规范。简言之,教师应是实践道德原则的典范。在日常生活中,教师还应及时利用典型模范人物的感人事迹,突出宣传其主要美德,鼓励学生向他们学习。
  5.重视心理教育,培养健全人格
  在现代社会中,提高德育工作的实效性还必须重视学生的心理教育,它既是德育的重要内容,又是德育的重要方法。心理教育的任务,亦即其主旨和目的,是提高学生的自我意识水平和自助能力,解决学生遇到的各种心理问题,促进学生在思想和心理上的成熟,培养学生健康的个性心理品质和健全人格。从这种教育达到的直接结果看,它是德育的内容;而从这种结果对德育的影响和制约作用看,它是德育的方法。对教育者来说,加强对学生心理问题的分析与指导,有利于提高德育的科学性和有效性;对受教育者来说,接受健康心理的培养和锻炼,有利于他们的社会化进程,有利于他们道德上的成长和进步。
  
  参考文献
  [1] 朱熹.孟子集注,卷十一 告子章句上.济南:齐鲁书社,1992.195.
  [2] 朱熹.论语图文本.长沙:岳麓书社,2006.96.
  (责任编辑白文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