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8年第10期
当代学生道德成长的阻碍因素分析
作者:荣翠红
其一,是道德情感的淡漠,即道德责任心与道德使命感的缺乏。
从心理学的角度讲社会责任感是一种高尚的道德情感,是一个人对自己的言论、行为、承诺等持认真负责、积极主动的态度而产生的情感体验。由于特定的社会环境和教育体制,养成了学生从小到大的目标就是考大学,至于考上大学以后干什么,往往只有一些美好和模糊的憧憬而已,他们很难站在一定的高度审视将来,审视自己与社会的关系,再加上计划生育带来的独生子女比例之大和“四二一”式的家庭教育、父母的溺爱,当代学生都是在以自我为中心的环境中长大,久而久之就淡化了对他人、对家庭、对社会、对国家的责任,取而代之的是自我意识的膨胀。体现在两点:
个人理想强而社会理想弱。当代学生大都憧憬自己成年后功成名就、出人头地。关注自身的发展和现实的利益,渴望通过个人的努力去创造物质条件优越、社会地位显赫的生活。他们认为社会理想既大且空,甚至模糊不清。他们关注社会也只是关注社会现实问题的解决,并不考虑国家的前途和命运。他们习惯从自我的独立个体出发进行比较和判断。他们习惯在事实面前接受真理,在事实面前看待问题,习惯接受经过了自己亲身体验的认知过程,善于横向比较不善于纵向比较,善于微观比较不善于宏观比较,所以很难形成社会整体责任。
重现实轻理想。市场经济所遵循的是价值规律,逐利是根本原则。市场经济的价值观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当代学生,他们的物质竞争意识很强,一心一意要发奋进取,谋取最大的物质利益。这种以物质利益为重的价值取向引导着当代学生从注重知识的价值到更多地注重金钱的价值。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利益的杠杆作用日益增大,个人的独立性与自主性也逐渐增强,当代学生在成长的过程中也逐渐学会从经济利益出发来选择自己的行为,设计自我发展的道路,经济利益突显出来,理想弱化。在孜孜追求物质利益的过程中他们自然越来越强烈地感到社会理想、社会责任只是与自己相距遥远的外在的东西。
但是当代学生的使命感可能衰落到了前所未有的程度。中国人从羞于言钱、视金钱如粪土到市场经济的追名逐利,人们传统的价值观经历了一次彻底的颠覆,这种社会价值取向直接影响着当代学生的社会定位。学习是为了就业,就业是为了经济地位,对身外的人和物持一种漠不关心的态度,政治热情降低,社会参与意识弱化,正义感和同情心也不比前辈,虽然愤世嫉俗,但是知行背离,道德虚无感代替了社会责任感,无法如前辈人那样站在历史的高度培养自己不受经济利益束缚的自由的思想、独立的人格、批判的精神,缺失了对国家、社会和人类的关怀,几乎消失了对社会终极目标的使命感。
其二,人生价值观的异化。人生价值观是一个人对人生的目的、意义和道德的根本看法和态度,从根本上决定着个体的道德品质及其一生的发展方向。21世纪是一个生命意识、生存意识凸显的时代,关注人类生活,关注人的生命,已成为人们探索人生价值、实现人生理想的重要体现。21世纪的学生在享受科学技术带来的较为丰富的物质生活的同时,也面临着前所没有的生存危机。随着年龄的增长,对生命意义的困惑以及学习工作的压力,让他们感到无所适从,难以适应。他们价值观的异化体现在:
行为与认识的脱节。当代学生都想摆脱依赖,放弃权威,追求独立人格,但缺乏辩证思维能力和实际的独立能力,在理论与现实的冲突中,他们的思想活跃但混乱,既有追求美好未来的强烈愿望,又显得理想模糊。一方面对“人生的价值在于奉献”等高尚的人生观比较淡漠,认为是脱离现实的“假大空”,另一方面又对崇尚自我完全抛弃社会国家利益的私利主义嗤之以鼻。但在现实的践行中,在物质利益的诱惑下,不知不觉地顺应并且认同了较低的社会道德行为模式。以至当今的学生对于人生价值问题,在认识与实践、观念与行为之间存在着很大的差距,是一种似是而非的折衷主义人生价值体系。
人生理想失去平衡。市场经济给当代学生的人生观带来了一定的负面影响。资本主宰一切,金钱高于一切的观念渗透到社会和精神生活的每一个领域。人生价值观向金钱和个人倾斜。金钱同人的地位等同起来。这些都使他们本已不明朗的人生理想在意识领域变得更渺小。相当多的当代学生认为个人价值的实现仅取决于个人的学识、才能、机遇甚至是人际关系,而与个人的道德品质没有直接关系。他们宁愿把人生的砝码都置于专业技能的学习和培养上,而不情愿在高尚的人生理想上增加重量,或者说他们的人生理想的天平被物质利益的地位压垮了。
其三,西方大众文化中不良因素的影响。来自西方大众文化的影响对当代学生也是一种冲击。西方大众文化也可以说是一种快餐文化。以好莱坞、麦当劳、可口可乐、流行音乐、流行歌曲、流行舞蹈为特征的西方大众文化对当代学生的影响是翻天覆地的。这种西方文化的渗透是整个西方文化精神和生活方式的渗透,它潜移默化地改变着当代学生。同时,当代学生对传统文化的认同感越来越弱。西方的工具理性取代了中国传统的道德精神教义。文明的发展冲破了禁欲主义的藩篱,却走向了另一端的放纵。严肃和理性受到了巨大的冲击,当代人沉浸在感官文化之中,大量的非主流文化充斥在社会的角角落落,本能欲望的泛化导致当代人性走向缺失和虚无。人们的道德意志在一定程度上被摧毁,实用成为第一原则,精神的力量被削弱,人们的精神状态中,精神领域的活动不是从信仰出发,而是从达到目的的途径出发。“上帝死了”,“无家可归了”。早在20世纪80年代中期,“先锋派”作家就展示过这样一批充满了困惑感、无聊感、厌倦感的“现代学生”,他们误认为维护个人尊严的唯一途径就是获取财富,以便使自己的欲望得到充分的满足。经济社会的发展,东西方的进一步融合,西风东渐,西方人心灵的孤寂、精神的失落也影响了在传统道德熏染下的中国青少年在一定程度上的道德失范。在人类的生活方式中,技术成规,单纯的手工技巧、形式,准确的方法等取代了艺术、哲学等精神品的地位。“时代的技术性、工具性、机器性日益明显。当代人性逐渐被外物所奴役、被技术所异化。”当代学生在这种冲击下,自然把实用与快乐作为生活的第一准则,精神的装束越来越单薄,在欲望的支配下也陷入了苦闷、疏离、孤独、浮躁,难以建构一份稳定的人格。
其四,网络中不良因素的影响。网络成为当代学生的又一个世界。中国学生对网络的沉迷几近畸形,是别国所没有的奇怪现象。甚至于,如何让中国的学生摆脱网络中的不良影响已成为中国人研究的热门课题。这种畸形源于中国青少年沉重的现实压力,或者可以归于应试教育的结果。父母的殷切期望、老师的权威式的要求,社会瞬息万变的评价标准,令这些被“应试教育”压得喘不过气来的中国的孩子们在现实的蠕行中气喘吁吁。对于在现实中无法发展自己个性的当代学生来说,网络无疑是一个精神宣泄的寓所,一个精神流亡的圣地。特别是那些在现实中老师不重视,家长不贴心,学习也不好的人,现实中无法满足自我实现的需要,他们的不安的精神在网络中找到了归宿。网络的新颖、互动、开放、平等、虚拟、高速、无限等特征正好迎合了当代自我表现的需要、个性张扬的需要,满足了他们的好奇心、自主意识、创造欲望,甚至于破坏、捣毁、报复的欲望。同时,网络的虚拟性和隐蔽性对传统的道德规范提出了挑战。当代学生的道德观、价值观、人生观在缺乏必要的、正确的引导和社会规范的约束下,往往产生道德失范的意识和行为,有可能引起青少年道德意识的弱化和社会责任感的下降。网络信息的泛滥可能导致信仰的缺失或价值观的多元化,网络的无序、混乱可能带来精神的虚无感。
总之,不管当代学生有多少缺点,但他们终究要成为我们社会主义建设的接班人和主力军。因此,不能对他们一味地指责和抱怨,而应该加强引导和帮扶。学校、家庭、社会必须三位一体,构建当代学生的思想道德教育网络,共同关注学生的成长。只有这样,才能有效地防止道德的沦丧,才能托起祖国明天的希望。
参考文献
[1] 德·卡尔·雅斯贝斯著.时代的精神状况.王德峰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97.
[2] 德·鲁道夫·奥伊肯著.生活的意义与价值.万以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97.
[3] 德·弗朗兹·博厄斯著.人类学与现代生活.刘莎、谭晓勒译.北京:华夏出版社,1999.
[4] 孙文宪.艺术世俗化的意义——论本雅明的大众文化批评.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2004(5).
[5] 龙应台.全球化的我在哪里.新华文稿,2004(10).
[6] 陈少明.中国哲学史研究和中国哲学创作.学术月刊,2004(3).
(责任编辑孙晓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