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8年第10期

复杂科学视野下的学校德育实效性解读

作者:薛桂英




  
  四、批判学校德育评价的技术化偏执
  
  关于学校德育评价问题一直是德育理论与实践领域的难题,德育评价是一项非常复杂的动态的系统工程,它涉及评价对象、评价主体、评价环境及评价中介等很多内容,它和周围的环境存在着复杂的联系。而且德育的可作用范围问题、时间反馈问题和作用的大小问题等不确定因素一直是困扰学校德育评价的因素。由于在复杂系统中各要素相互联系、彼此影响,任何微小的变化都可能对整个系统产生影响,复杂系统的发展具有不确定性,这就要求过去我们认为的简单性原则要发生根本的变化。现在从复杂科学的反馈原理和整体原理来看,以系统的复杂性和复杂系统为研究对象的复杂科学为我们研究教育评价提供了新视角,对我们研究学校德育评价具有指导性意义。因此,有必要探讨、研究学校德育评价所涉及的复杂性问题其中主要指不确定性特征。首先,要在理论认识上把握学校德育评价结构上的多维性,将其作为德育系统的一个子系统来进行考察;在方法上将可能的手段尽量“穷尽”,发挥“多元智能”效应以降低结构上的不确定性。其次,复杂科学的整体原理强调系统要素的协调性,认为只有充分利用系统各部分相互协调作用共同组成整体结构,才能更好地发挥整体功能,因此,要注重整体与部分之间关系的协调,就要对学生作出全面的发展性的认识,以利于进一步促进学生的发展。再次,要把品德问题放到现实生活背景中来作全面的考察,以保持德育评价的全面性和开放性。复杂科学认为,开放是使信息量增大,有序性递增,也就是减低不确定性的必然要求。另外操作中要注意评价信息收集的一致性和全面性,因为德育评价所依据的信息量及评价结论的科学性,需要教育各子系统及社会其他系统的积极参与。
  综上所述,从复杂科学视角对学校德育实效进行合理的解读,以期能够有利于学术界和实践领域全面认识和正确对待学校德育实效问题,最重要的是启发人们探索应对的策略。首先,在内容把握上要符合社会发展要求的思想观念、价值观点、道德准则等这一基本核心,还要在这一核心统领下发挥校本课程开发,结合学校和社区实际境况和具体事实分析和疏导学生思想和品德习惯的养成。其次,在方法上要改变以管理代教育和灌输说教的方法,教师和家长要引领学生关注教育事件对学生的冲击与影响作用,这些教育事件或者说案例可以是学校生活中的个案,也可以是社区或社会中的相关事例,用对这些事件的分析讨论和追问来促发学生独立地深入思考问题,这是对学生进行道德辨别和选择能力的培养,可以使之养成良好行为习惯,当然需要纪律规范的约束,但更需要学生自觉地对道德规范认同并逐步自觉的内化,发挥学生自我教育能力的培养。如戚万学教授所说“道德实质上是一种解决问题的过程,而不是某种固定不变的观念和习惯”。再次,发挥德育网络的整合作用。切实加强学校德育对家庭和社会的组织领导,构建德育网络,形成德育合力。现代社会是个开放的系统,其变革速度快,变化幅度大,社会信息渠道多,信息量很大又传播极快,年轻一代思想品德的形成会受到多方面因素的影响,如校内的和校外的、正式的和非正式的、可控的和不可控的多种因素的影响。在这些影响因素中既有积极的,也有消极的。因此,学校德育要统合家庭和社会多方面的力量,发挥社会教育的整体优势和家庭教育的长期性优势,发挥积极因素的影响作用,防止、矫正、消除消极因素的影响作用,这对增强德育实效是十分必要的。最后,在德育评价上要注重全面的发展性评价。德育评价具有发展性,应及时调整评价内容和重点,体现出及时性和发展性。
  
  参考文献
  [1] 戴汝为.复杂巨系统科学——一门21世纪的科学.自然杂志,1997(4).
  [2] O·F·博尔诺夫.教育人类学.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9.
  [3] 埃德加·莫兰.复杂性理论与教育问题.陈一壮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
  [4] 杨培平.学校德育不能是完人教育.天津教育.2005(5).
  [5] 迟希新,檀传宝.20年来全国教育科学规划德育研究的回顾与反思.2005年11月德育年会提交会议的论文.
  [6] H·哈肯,宁存政.信息与自组织.郭治安等译.成都:四川教育出版社,1988.
  [7] 吴兰平,靳云全.复杂科学原理与教育评价.交通高教研究,2003(3).
  [8] 文雪,扈中平.复杂性视阈里的教育研究.教育研究,2003(11).
  [9] 戚万学.20世纪西方道德教育主题的嬗变.教育研究,2003(5).(责任编辑关燕云)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