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8年第10期

加涅的九大教学事件及其新发展

作者:彭 丽 王 熠 莫永华




  19世纪赫尔巴特首倡的“教师中心”在美国的教育观念占统治地位,但自从20世纪初杜威提出“儿童中心论”后,其教育的重心就从“教师中心”转移到了“儿童中心”,直到现在,学生中心的教育观念一直影响着美国教育的发展。而在我国,由于长期受封建教育思想的影响,以及后来接受赫尔巴特和凯洛夫的教育思想,使得“旧三论”观念在教育中根深蒂固,现代的教学设计“大都以课堂为中心、书本为中心、教师为中心,教学上的许多决策都是凭教师个人的经验和意向作出。”[4]不管是美国的“学生中心”,还是我国的“教师中心”,都只强调了学习事件的一个主体。施良方教授指出,教与学在实践中是不可分的,只是在理性思维中是可以分的,在理论上可以分别研究。由此说来,在实际教学中,教与学应该是相辅相成的,教师和学生都应该是学习过程的主体。国内教育技术专家何克抗也提出了“双主教学模式”,这种模式就是要把“教师中心”和“学生中心”两者有机结合,取长补短,也就是说既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又要充分体现学生的认知主体作用,教师和学生都是教学过程的主体,教与学相辅相成,共同作用。史密斯和拉甘正是从教师和学生两个角度论述扩展教学事件,指出学习可以由教学提供,也可以由学生自己生成,承认了教师和学生的双主体地位,应该说扩展教学事件整合了“教师中心”和“学生中心”的教育观念,它既重视教师的“教”,又重视学生的“学”,为大家提供了一个优秀的双主教学模式,对教学实践具有重要指导意义。柯隆杰认为史密斯和拉甘关于教学设计的三部分模型和他所提出的整合模型中的整合象限能完美结合,当需要它们的时候,模型的使用者可以根据需要来选择采用生成性策略还是呈现性策略。从图2中我们可以看出,整合象限不但具有较高的客观主义(直接教学)成分,而且还有较多的建构主义(学生自己生成)成分,它强调的仍然是师生的双主体地位;同时,这也证实了史密斯和拉甘的扩展教学事件符合双主教学的理念。
  尽管我国当前教学改革强调双主体在教学中的重要作用,但加涅的九大教学事件与史密斯和拉甘的扩展教学事件并无好坏优劣之分,他们的区别在于谁的建构主义成分和客观主义成分更多一点。在知识多元化的时代,整合也许给人们更多的新颖和时髦的感觉,但我们并不否定教师“教”的作用,两者各有其实用的场合。“灌输式的主要理论基础是‘机械’、效率和集中”[2],即对于要求在短时间内实现集体化的学习,灌输式比整合式学习更高效和实用,此外,对于年龄较小的学习者,该学习方式也占优势。而对于整合象限,梅里尔(Merrill)阐述说:“由于不同的教学目的有不同的知识构成、陈述方式以及学者指引,因而有各种各样的实践方式与不同的教学目的相对应”[2]。从这一点来说,扩展的教学事件比九大教学事件考虑得更全面,针对的学习对象更广泛、更适合信息时代的多样化学习。
  
  三、结论
  
  柯隆杰的整合模型指出了一个学习事件可能同时含有客观主义(直接教学)和建构主义(学习者生成)的成分,只是孰多孰少的问题,他还指出一个学习事件含有高的客观主义成分并不代表它就具有低的建构主义成分,反之亦然。据此,通过对加涅的九大教学事件与史密斯和拉甘的扩展事件进行分析比较,我们认为加涅的九大教学事件客观主义因素多于了建构主义因素,主要偏重于“教”,比较适合于年幼者、集体化或者有时间限制的学习类型;而史密斯和拉甘的扩展事件从教和学两个方面进行阐述,强调了教师和学生的双主体地位,并指出在一定的条件下,我们可以根据需要选择采用生成性策略(学习者生成)或是呈现性策略(由教学提供),因此,它既含有高的客观主义成分,也具有高的建构主义成分,符合双主教学理念,适用于各种类型的学习,对我们教学实践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参考文献
  [1] 盛群力.教学设计.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
  [2] Johannes Cronje.Paradigms Regained:Toward Integrating Objectivism and Constructivism in Instructional Design and the Learning Sciences.Association for Educational Communications and Technology.2006 (4).
  [3] 何克抗.教学设计理论的新发展(上).中国电化教育,1998(10).
  [4] 张军征.对我国当前教学设计模式分类观点的思考.中国电化教育,2004(3).
  (责任编辑付一静)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