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8年第10期

“类意识”教育浅论

作者:王宜鹏




  一、“类意识”的形成和内涵
  
  1.“全球问题”
  “类意识”这一概念的形成与“全球问题”的出现密切相关。“全球问题”这个概念,是由罗马俱乐部于20世纪60年代末首先提出的。从上个世纪80年代以来,“全球问题”一词在各种语境中被广泛使用,已经成为一个高频词。但这一词汇的广泛使用并没有使得“全球问题”这一概念得以清晰,恰恰相反,它的含义越来越让人难以确切地认识和把握。
  其实,我们判断一个问题是否属于全球问题,最主要的标准便是看它是否具有全人类的意义。罗马俱乐部把全球问题的研究又称作“人类困境研究”,即专指那些可能导致现在和未来“人类困境”的若干重大问题的研究。关于全球问题的具体内容,罗马俱乐部的发起者和首任主席,意大利人A·佩切伊曾经开列了一个相当详细的单子,这就是:“失去控制的人口增长,社会的沟壑和分层,社会的不公平、饥饿和营养不良,广泛的贫困和失业,……对法律和秩序的藐视,愚蠢的核行动,制度的无效和不健全,政治腐败,官僚主义,环境恶化,道德价值的下降,信念丧失,不稳定感……——还有对这一切问题和它们之间的相互联系认识不足,等等”。他指出:“这一堆令人困惑、令人棘手的困难,正是罗马俱乐部所说的总问题。”
  2.“类意识”
  在全球问题变得越来越严重的今天,人们的“类意识”也开始逐渐觉醒。那么什么是“类意识”呢?笔者认为,“类意识”即“人类意识”,即在承认全球存在共同利益、人类文化存在共同性的基础上,超越社会制度和意识形态的分歧,克服个人、种族、国家和集团利益的局限,以全人类共同体的视野去认识和处理人类共同面临的问题的一种观念和思维方式。
  “类意识”表现出的是一种全人类性的价值观,即人类为了自身更好的生存、发展所普遍形成的信念,是人类公认的价值原则和行为准则,反映了全人类共同的利益需求,因而它具有普适性,可以为全人类所共享。
  “类意识”是人类对工业文明痛苦反思的结果。自工业革命以后,科学技术和社会经济呈加速度发展。由于受人类中心主义、科学主义和片面发展观的影响,人类在创造高度的物质文明的同时也带来了灾难性的生态后果:全球变暖,海平面上升,森林毁损,水土流失,空气污染,物种灭绝……所有这些已经越来越严重地威胁到全人类的生存和发展,并从而促进了人们类意识的形成。同时,随着经济的全球化,全球的政治、文化和社会生活也越来越相互影响、相互制约,全人类的利益已被联结成一个共同体。当人类的共同利益越来越鲜明地反映到人们意识中来的时候,“类意识”便形成了。
  “类意识”是一种全新的思维方式。由于在20世纪以前人们还没有像今天这样切近地感受到生存和发展所受到的严重威胁,人们也就习惯于从个人主义、民族主义的角度思考很多问题。但当全球问题严峻地摆在我们面前的时候,我们若还不能摆脱自我中心主义而上升到人类主义,不能抛弃拜金主义和消费主义,那人类社会的前景将是极其黯淡的。
  
  二、我国德育中应加强“类意识”教育
  
  1.形成人与自然之间和谐的发展观
  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科学技术和经济以空前的速度迅猛发展,但同时人类也为之付出了惨重的代价。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其编著的《教育——财富蕴藏其中》就曾告诫人们应该清醒地认识到这种代价:“根据现在的生产速度,被称为不可再生的资源,无论是能源还是可耕地,实际上都会日益缺乏。另外,在物理学、化学和生物科学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工业不断造成污染,从而给大自然带来破坏或干扰。最后,更一般地说,地球上的生活条件正在受到威胁:可饮用水日益减少,森林遭到砍伐,‘温室效应’,把海洋变成庞大的垃圾箱,这些都是我们这代人对未来普遍不负责任的令人不安的表现。”
  环境问题的本质是价值问题。正因人们在人与自然的关系这个根本的问题的认识上出现了误区,才最终导致了今天的环境危机。自西方18世纪的启蒙运动以来,由于人们对“理性”的崇尚,二元论的思维方式主导了人们对于人与自然的关系的认识,大自然成为“主体的人”满足其无止境欲望的原料库。20世纪70年代以来,环境问题成为人类共同关心的主要问题之一,同时也成为世界教育关注的热点问题。1972年在瑞典召开的“人类环境会议”正式确定了“环境教育”这一名称,到目前,把关爱自然、“可持续发展”的理念作为教育的重要价值取向已经成为世界范围教育改革的趋势。
  我国优秀的传统文化中一直就有“天人合一”的和谐发展观,可惜长期以来它没有能够成为主流意识。今天当人们眼看着环境问题日趋严重的时候,终于逐步认识到对自然无限制地索取和掠夺最终将危及人类自身的生存。我们在德育工作中应让学生了解人类中心主义、科学主义至上所造成的危害;让学生认识到维护生态平衡、保护环境的目的是保护人类的共同利益和价值,人类共同利益的实现必须建立在生态平衡的基础之上;让学生树立新的环境价值观;教育学生形成生态消费的理念,让他们认识到当前仍然在产生极大消极影响的消费主义的危害;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的情感,遵循环境道德规范;教育学生树立可持续发展观念,树立生态生产观和生态技术观,并对学生进行初步的科技道德教育,让我们的学生逐渐学会与自然进行有意义的“对话”,学会与自然进行和谐的“交往”,让我们的学生不再像他们的祖辈那样只能做大自然的索取者和征服者,而是成为“大自然的保护者”,“诗意地栖居在大地上”。
  2.树立个人与社会的协调发展观,具有国际合作精神
  近年来受西方教育思想的影响,人们在教育中越来越能够注意学生个性的发展,但同时也让很多学生接受了个人主义。应该看到,个人主义是开拓自然的思想基础,在人类认识自然、改造自然中起了很大的作用,但它也是导致人与人之间、国家与国家之间、民族与民族之间冲突的思想根源之一。
  今天,全球问题的解决要求人们形成“类意识”,而“类意识”的形成又有待于“类主体”的形成。什么是“类主体”呢?所谓“类主体”就是人的自觉的存在状态,是一切个人都自觉为人的存在状态,是在个人全面发展基础上,人和人达到了自觉融合的存在状态。只有当“类主体”得以形成,“全球合作”、“国际理解”才会成为可能。我们在德育工作中要帮助学生重新认识人与人之间合理的关系,舍弃个人主义观及由此而产生的狭隘的民族主义倾向,树立个人与社会协调发展的观点,让学生具有国际合作意识。让学生认识到并理解尊重文化的多样性,尊重其他国家和民族的文化传统,树立全世界各民族文化共同繁荣的观念,教育学生能够在相互尊重、相互理解的基础上,完全平等地与他人、他民族、他文化展开持久而深入的交往,并进而发展与他人交流和合作的能力。应该说,我国中小学的思想政治课教学在这方面有很大的潜力可挖,大有可为。
  3.树立正确的幸福人生观,重建精神家园
  幸福是人生的主题。科学技术和社会经济的迅猛发展也使全人类面临着信仰危机和道德危机,人们普遍重物质轻精神,拜金主义和拜物主义横行,但人们在追求物欲刺激的同时又发现他们除了得到瞬间的欢娱并没有得到他们想要的幸福。于是在西方出现了所谓“垮掉的一代”和嬉皮士运动,甚至出现多次集体自杀事件。
  在我国,近些年来这方面的问题也日趋严重。日本社会学家千右保曾就“如果有足够的钱供你一生享乐而无须工作,那么你是去享乐还是去工作?”这个问题在一些国家作对比调查,结果发现随着时间的推移“玩派”越来越多,尤其是中国,“玩派”接近半数,创世界最高记录。市场经济总是在竭力地宣扬享乐主义的生活观,诱导人们去满足骄奢淫逸的欲望,它所导致的不仅仅是表面的物质的浪费,关键之处在于人们在这种浪费中得到的不是身心的舒畅与愉悦,而更多的是沉重和颓废。同时,市场经济突出的变动性使人们丧失价值追求,滋生及时行乐的生活观。人们的不稳定感越来越强烈,人们无法预知未来,唯知狂欢现在。
  所有这些都说明,幸福感的缺失和误解也已经成为全人类的问题,这就要求我们在教育中应高度关注学生的精神健康状况,帮助学生形成高尚的信仰体系,引导学生认识到道德信仰是个体实现自身价值和体验其真正幸福的重要保证,认识到我们的道德追求并不仅仅是简单地为生物意义上的幸福的获得,相反,对个体来说,道德常常要求个体以节制甚至牺牲自己的物质需要而展现自身,对道德的信仰是个体高级精神需要满足的主要与众表现,反映出的是作为主体的人对人格尊严、荣誉和实现人生价值的渴望,是人的精神生命的主要形式。帮助他们感受对生命意义的关怀,树立健康的幸福观,能够区分幸福感和瞬间的欢娱的不同,并从而帮助他们清除消费主义的不良影响,从拜金主义、拜物主义等等泥淖中摆脱出来,建立崇高的精神家园,幸福地生活,合理地做人。
  
  参考文献
  [1] 王兴成,秦麟征.全球学研究与展望.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1988(4).
  [2]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国际21世纪教育委员会.教育——财富蕴藏其中.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96.
  [3] [德]费尔巴哈.费尔巴哈哲学著作选.上海:商务印书馆,1984.(责任编辑关燕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