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8年第10期
我国基础教育质量政策变迁的路径特征
作者:古翠凤 周劲波
四、九十年代初期以来的基础教育质量政策
这一时期基础教育的质量问题可集中概括为应试教育问题。针对这一问题,基础教育界进行了长期的探索,逐步形成了与之相对应的素质教育的解决方法。国家根据基础教育界探索实践的情况,开始制定基础教育的素质教育政策,以此来解决基础教育的应试教育问题。
从上世纪九十年代初期开始,国家政策里已开始提到应对应试教育问题的素质教育政策。1993年3月24日,国家教育委员会下达《关于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过重课业负担、全面提高基础教育质量的指示》,出台了两项新政策,一是取消重点学校政策,要求各地教育部门努力办好每一所小学与初中;二是对学生进行学习方法的有效指导,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但因为历史原因,重点学校与非重点学校间的差距很难消除,教师学历水平和教学能力也难以短时间内提高,难以在学习方法上指导学生,只能让学生死记硬背。这些反对应试教育的政策收效甚微。而且,因为没有强调思想政治、意识形态等有关德方面的政策,这时的片面追求升学的片面性较文革前更甚。当时基础教育的实践中这些问题已经蔓延到了幼儿教育阶段,“不要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是当时“应试教育”已开始从娃娃抓起的真实写照。
1994年8月,《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学校德育工作的若干意见》提出,“增强适应时代发展、社会进步,以及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新要求和迫切需要的素质教育”。国家政策中首次明确提出了“素质教育”的概念,这可以作为国家基础教育质量政策以素质教育为特征的政策的开始。实践中有和谐基础教育、成功基础教育和主体性基础教育等。1994年11月10日,在《国家教育委员会关于全面贯彻基础教育方针,减轻中小学过重课业负担的意见》中提出,解决应试教育、减轻中小学生课业负担过重问题的关键,在于转变基础教育思想,更新基础教育观念。确立评价学校基础教育质量的科学标准,不是只看升学率高低,而是看它是否完成了基础教育的根本任务,使全体学生在德智体诸方面在原有基础上有较大提高。解决中小学课业负担过重问题的根本出路在于改革要搞好中等基础教育结构的改革,实行小学后、初中后和高中后‘三级分流’,大力发展各种层次的职业基础教育。这表明基础教育质量政策开始从基础教育内部找解决基础教育质量问题的对策。发展职业基础教育、进行“三级分流”,可以使得基础教育全面完成既为上一级学校输送合格的新生,打下良好的继续学习的基础,也为社会输送大批合格的建设者,打下终身学习的基础。1996年3月,《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九五”计划和2010年远景目标纲要》提出:“改革人才培养模式,由‘应试教育’向全面素质教育转变。”这是我国第一次明确提出我国的基础教育质量政策是由片面“应试教育”向全面素质教育转变。
1997年10月,国家教委颁发《关于当前积极推进中小学实施素质教育的若干意见》,指出“实施素质教育是迎接21世纪挑战,提高国民素质,培养跨世纪人才的战略举措”。政府加大了行政干预力度,积极地为基层教育部门实施素质教育扫除障碍,出台规范的素质教育政策。素质教育成为基础教育质量政策的重要内涵。朱镕基在九届人大二次会议上的《政府工作报告》明确提出:“大力推进素质教育,注重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使学生在德智体美等方面全面发展。”将“创新”作为素质教育的重要内涵。1999年1月13日,《面向21世纪基础教育振兴行动计划》,明确提出要实施“跨世纪素质教育工程,全面提高国民素质和民族创新能力”,再次强调了“创新”作为素质教育的重要内涵。
1999年初,教育部发布了《关于进一步深化普通高等学校招生考试制度改革的意见》,出台了“3+X”的高考政策,从有助于中学实施素质教育,全面提高基础教育的教育质量出发,对考试科目、内容、形式和录取方式等方面进行了改革,这对中小学素质教育和基础教育质量的提高起到了良好的导向作用。2000年起试行的“二次高考”政策,进一步缓解了升学压力,给基础教育提供了更加宽松的育人环境,减轻了基础教育的应试教育的程度,推进了基础教育的素质教育质量政策的实施。2001年6月8日,教育部印发《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素质教育落实到具体的微观层面,从根本改变应试教育对基础教育质量的危害。之后全面实施了基础教育新课程改革政策,在新课程改革中尤其强调对学生创新素质的培养。
总的说来,我国基础教育质量政策变迁从新中国成立之后,大致可分为四个阶段,即从建国初到文革前,文革期间,改革开放初到九十年代中期,九十年代中期以来至今等四个阶段。我国基础教育质量政策经历了由政府本位到以人为本、重选拔到重素质教育、重知识到重能力的政策变迁的多次反复。随着基础教育质量政策变迁由以政府为第一行动主体的强制性变迁向以非政府为第一行动主体的诱致性变迁,今后基础教育质量变迁的重要趋势特征将是以受教育者为本,重在素质教育和能力培养,而且这种趋势特征将是大势所趋、不可逆转的。
(责任编辑关燕云)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