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8年第8期
体育教学中学生健康人格的培养
作者:高春明
一、体育教学对培养学生健康情感的作用
1.体育竞争有利于激发学生的集体感
学校体育的诸多方面,蕴含着竞争因素。体育课中的教学比赛和对抗练习,课余时间班级和校际之间各种形式的对抗赛、邀请赛、达标赛、选拔赛,全校性的运动会,都为学生投入竞争提供了参与机会。一方面,体育比赛反映了青少年学生乐于参与竞争的心理需求,是他们参加体育活动最容易接受的一种形式。另一方面,体育比赛的效应在于以运动竞争为媒介,不仅能够提高学生参与体育的兴趣,丰富学生的课余生活,推动群众性体育活动的广泛开展,而且将在学生(包括参赛学生和观赛学生)中产生一种凝聚力和向心力,激发他们的集体感。从而起到体育比赛中部分学生直接参加,多数或全体学生间接参与,共同接受教育,激发集体情感的作用。
2.共同参与有利于增进学生的友情感
学校体育无论是体育课或是课外体育活动,其本身特点决定了宜采用集体活动的形式或比赛的方法,这就增加了学生之间的直接接触和交流。他们在体育学习和参加体育活动过程中,相互之间具有依赖性、牵制性和影响性,为了完成体育学习任务和实现参加体育活动的满足感,必然要求学生之间相互帮助,相互协作,共同参与。学生长期生活在这种体育关系中,就会加深了解,密切来往,使他们的心灵不断受到情感的熏陶,相互之间产生一种深厚的友情。
3.调节身心,有利于培育学生的快乐感
青少年正处在长身体、长知识时期,他们活泼好动,在完成紧张学习后的休息中,为了寻求生理和心理上的放松,乐于参加丰富多彩的文体活动。学校体育寓教育、健身、娱乐于一体,学生在体育课教学、课外体育活动、参加及观看体育比赛中,在锻炼身体、掌握体育知识技能的过程中,陶冶了情操,调节了身心,获得了精神享受。他们在参与体育中获得这种情感体验,有利于文化知识的学习,有利于学生健康心理的培养和发展。
4.多种体验,有利于增强学生的成功感
学校体育与其他学科的不同点在于,学生要在身体直接参与活动的过程中体会和掌握运动技术。在多种身体活动中,通过自己的努力,不断体验成功的感受。运动技能由粗略掌握提高到熟练运用,体育锻炼标准的达标升级,体育课考核中良好成绩的取得,比赛中的获胜以及老师的表扬……这都是成功的体验,而且这种体验最直观、最及时,因而对学生心理的刺激也最深刻。
二、体育教学中的体育精神
社会学家曾指出,任何一种社会活动或现象,当它仅仅体现为技术层面时,它是低层次的、不成熟的。当它进入到人的精神层面、人的意识层面,并影响到人的人格、心理、意识及行为时,那它就进入了成熟的科学的阶段。历史上中外教育家们都没有摒弃体育的教育功能,一再明确地把体育作为教育的三大支柱之一,其中一个重要的因素是体育对人的身心的教育和影响是独特的,是其他学科所无法替代的。
什么是体育精神呢?体育精神是指体育运动中所蕴含着的对人的发展具有启迪和影响作用的有价值的思想作风和意识。体育精神的教育是体育教学中更高层次的重要组成部分,不能忽视,应积极挖掘。体育精神对学生的全面教育、全面发展,对学生健康人格精神的价值在于培养学生愉快的生活态度、较强的身心适应能力、个性的发展、个人行为的规范化、责任感、与同伴的合作精神、竞争、拼搏、信心、荣誉的信念、公正看待问题、遵守规则和规定,以及遵从社会法规。在丰富多彩的体育运动中尽管其技术手段、比赛方法、胜负的形式各不相同,但其基本的体育精神是相通的。学生投入到体育运动中就已经开始接受体育精神的影响和教育,受到体育精神的熏陶,改变和塑造着自己的人格精神。体育教学的改革和深化,这是一个高层次的战略目标,我们应当在体育精神的挖掘、提炼上,在体育精神教育的内容、方法和手段上狠下一番功夫。
三、用体育精神进行健康人格教育
人格教育是一种着眼于受教育者心理品质的培养,是知、情、意、行统一协调发展,完善人的心理品质的培养过程。
1.发展社会认知,在体育的社会交往中培养学生健康积极的生活态度和集体主义荣誉感
人是社会的细胞,人需要在社会实践中去认识社会和理解社会。体育是一种社会现象,也是一种较为独特的社会交往活动,是人生社会的一个缩影。让学生在体育活动中认识体育的实质,从而达到认识人生和认识社会。在体育活动中让学生学会竞争,培养学生拼搏进取的意识。在体育的相互交往中学会尊重,学会合作,培养学生的集体主义精神和集体荣誉感。
2.自尊自爱自强不息,培养积极的参与意识,发挥人的自主精神
体育活动中无论是个人项目或是集体项目,都要让学生学会尊重自己和尊重别人,讲究个人行为的规范性和道德性,培养学生良好的个人行为和道德风尚。鼓励学生积极投入,增强参与意识。在运动实践中让学生学会独立地观察判断,独立地应付突如其来的赛场变化,充分发挥学生的个人特点、特长,发展个性,培养自主精神和独立人格。
3.培养学生的是非感和正义感
体育运动是严格规则约束下进行的健康文明的活动,教育学生遵从规则与规定,按规则允许的精神去认识问题,辨别是非。尊重事实,对的就支持赞扬,错的就批评摒弃,培养学生爱憎分明、态度明朗的人格精神。
4.注重中学生的价值观和人生观教育
价值观、人生观是一个人看待、了解自然和社会现象的基本观点,是调节和控制个体行为的高层次的参照系统。体育运动是一种对抗游戏,是人的身体、意识、心理和智慧的对抗,也是技术、战术的对抗。要让学生学会辩证地、客观地观察问题和分析问题,实事求是,遵从事物的客观规律,趋近事物的本质。学会靠真才实学,靠真正实力,靠智慧技巧,靠人格精神去战胜对手,取得胜利,追求体育的真义和价值。
5.培养学生吃苦耐劳、不怕困难、不怕失败的顽强意志
体育运动中教学训练和比赛,都要求参加者付出极大的身体和心理能量,需要接受艰苦的磨练。要让学生学会在运动中吃苦耐劳,疲劳时学会咬紧牙关坚持到底,困难时学会坚韧不拔持之以恒,失败时学会决不气馁再拼再搏,胜利时学会冷静处之决不得意忘形。坚强意志,是人格精神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素质之一。体育运动是培养坚强意志的一片沃土,有待我们体育教师去深耕细作。
体育教学中融人格教育于体育精神中,关键在于体育教师自己的观念和认识,理性认识上升到这个高度,行动才能产生飞跃。另外,体育教师还应注重自身的人格精神对学生的示范作用,严格要求自己,完善自身的人格精神。挖掘体育精神的要素,丰富和发展体育精神的教育方法和手段,使我国的体育教学迈上一个新台阶,是我们体育教师义不容辞的职责。
参考文献
[1] 段芬,王栋.浅析体育运动在培养大学生健康人格方面的研究.科技信息(学术版),2006(10).
[2] 蔡丽萍,杜欣.体育运动对提高大学生社会适应能力的作用.中国环境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6(2).
[3] 陈雷,苗志刚.体育教育与大学生心理健康浅议.赤峰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6(6).
[4] 刘宁.体育运动与大学生心理健康的理性思考.贵州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2).
[5] 郑利民.发挥体育教育在素质教育中作用的思考.内江科技,2006(3).
[6] 管剑.当代大学生健康人格的培养初探.黄冈师范学院学报,2006(S1).
[7] 张玉芬.试论大学生人际交往与健康人格的塑造.文教资料,2006(6).
[8] 蒋艳阳.高校体育在培养大学生综合素质中的重要作用.体育世界(学术版),2006(4).
[9] 张弘.普通高等师范院校学生体育运动损伤的研究.齐齐哈尔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6).
[10] 王红艳.试论提高大学生挫折承受力的有效途径.石油教育,2006(3).
(责任编辑张茂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