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8年第8期
“阳光体育运动”与学校体育教学改革研究
作者:陈志丹
一、落实“阳光体育运动”是素质教育观的体现
随着学校体育教学改革的推进,大部分学校都采用了“选项课”或“体育俱乐部”等教学形式,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学生上体育课的兴趣。但现行学校体育教学还主要是以学科中心课程理论为基础,知识和技能传习还是课程学习的主要特征,学习经验、学习能力和行为习惯的改变等在素质教育中十分重要的因素,在现行学校体育教学中未能得到重视。现代教育思想与素质教育观念认为学会学习比学会知识更重要。应通过有效的教学手段,培养学生的兴趣、爱好,慢慢使学生养成终身参加体育锻炼的习惯。为此,在落实“阳光体育运动”背景下要教会学生如何来健体与健心,并根据不同年龄段、自身的生活状况以及所处的生存环境,自主性地选择适合自己又力所能及的一些体育锻炼手段,来进行科学、有效的锻炼或娱乐,让经常性地参与体育运动成为自己今后的一种健康的生活方式,并形成积极进取、乐观开朗的生活态度。现代社会各方面都在不断的进步,对人才的要求也越来越高,竞争可以说无处不在,而且越趋激烈。一个人要想在当今这个社会能够更好的生存下去,首先得有一个强健的体魄。只有拥有强健的体魄,才能在这个充满竞争的社会里更好生存下去。其次要善于与人交往。交际是人生的一门艺术,当今社会,不懂得交际或不会交际,乃是人生一大缺陷。由于体育课的特点决定了人与人之间有更多的接触交流的机会,比如一些集体活动:篮球比赛、足球比赛等,还有一些趣味性的游戏都需要同学们团结协作、相互配合才能取得满意的效果。在这一过程中,学生无不需要与人相处、友好交往。因此教师此时要积极引导学生在学习与活动中学会与其他同学交往,让他们之间建立融洽的人际关系和良好的同窗友谊,这对他们今后的发展是有很大好处的。
二、转变教育观念是落实“阳光体育运动”的前提
广大青少年身心健康、体魄强健、意志坚强、充满活力,是一个民族旺盛生命力的体现,是社会文明进步的标志。“阳光体育运动”以全面实施《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为基础,鼓励学生走向操场,走进大自然,走到阳光下,积极参加各类体育活动,使广大青少年形成良好的体育锻炼习惯,切实提高体质健康水平,让“每天锻炼一小时,健康工作五十年,幸福生活一辈子”的口号深入人心。在体育教学中应着眼于怎样通过一些教学方法来激发与调动学生体育锻炼的兴趣和热情,逐步地培养他们爱好和自觉参加体育锻炼的习惯,使他们在运动中,体验到其中的乐趣,品尝到成功的滋味,找到真正的自我,慢慢地让体育运动成为他们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伴随他们的一生。在传统的体育课堂教学中要求学生掌握体育的基础知识、基本技术和基本技能,虽然这种观念在一定时期内的教育教学实践中取得了好的效果,对学校体育工作开展、学生体质的增强做出了应有的贡献,但随着时代的进步,面对21世纪教育的发展趋势和现代社会对人才的要求,原有的教育教学观念已经不合乎时代的要求,表现出不够全面与科学的缺陷。现代社会要求我们培养出来的人应具备强健的身体,良好的心理素质,人际关系的协调能力以及丰富的科学文化知识。只有具备了以上几点的人才有可能在当今这个处处充满竞争的环境下生活得更好,并为社会做出更大的贡献。因此,体育教学要更好地落实“阳光体育”,应时刻将增进学生各方面的健康贯穿于课程实施的全过程,确保“健康第一”思想落到实处,使学生健康成长。
三、完善学校体育教学评价机制是落实“阳光体育运动”的关键
体育评价是为体育教学目的服务的,根据“阳光体育运动”的要求以及健康第一、终身体育的指导思想,建立科学而合理的多维评价体系,从学生的学习态度、成绩进步幅度、应用技术和技能的能力等多方面加以评价,最大限度地激励学生锻炼的动力,从而实现学生终身体育意识的形成和健康素质的发展。“健康”的概念是指不但没有身体缺陷和疾患,还要有完整的生理、心理状态和社会适应能力。既然落实“阳光体育运动”就是追求学生健康状况的发展,体育课的“考试”就应转变为阶段性的健康检测,变成一种对过去阶段的总结和新阶段健康水平的目标与计划的确定。“考试”的观念、内容及方式方法由此会产生迥异于前的变化。学生也会由“被考”转变为“考自己”、“自己考”,教师的“主考”角色也转化为“辅考”。试卷就是学生自身的健康实践——“我的健商水平与体育锻炼成效”。即:以“健商测评”为主,辅之以体能测试、技能测试等,探索考评方式方法的改革,引导学生以自我测试、相互评价等方式参与体育课成绩考评。具体做法为: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在学习的不同阶段,设定健康目标,制定健康计划(运动处方),在计划的执行过程中,按时检测自己的健康状况,调整目标和计划。由此便产生一种全新模式的“学习”、全新模式的“考试”,一种开卷的又完全没可能也不需要作弊的考试。
四、以学生为本是学校体育落实“阳光体育运动”的核心
学校体育就是全体学生的体育,享受身体方面教育,是每一个在校学生的权利,是不能被剥夺或侵犯的,就是说,能不能保证为全体学生服务,实质是一个关系到学校体育能否落实“阳光体育运动”的大是大非问题。因此,为少数、为多数还是为全体学生服务的问题就成为学校体育改革发展中理论上和实际操作上一个根本性的问题。基于这种认识,学校体育教育,无论是体育课还是课外体育活动,都应当给所有学生提供同等参与活动的机会与指导,即使课余体育活动、课余训练与比赛也不应例外。落实“阳光体育运动”的体育教学改革,首先,要以学生发展为中心重视学生的主体地位。在构建课程体系的时候要特别关注学生全面发展的需要和健康的情意体验是否得到满足,教师在组织体育教学活动的全过程中,要特别关注学生在学习活动中的主体地位是否得到充分体现,学生主动、全面发展的教学理念是否真正落到实处。其次,要激发运动兴趣,培养学生终身体育的意识。兴趣是学习的初始动机,也是有效学习的保证。只有激发和保持学生的运动兴趣,才能使学生自觉、自主、积极地进行体育课程的学习。体育教学实施中,从教学内容的选择到教学方法的安排,都要十分关注学生的运动兴趣,十分关注学生健康意识、锻炼习惯和卫生习惯的养成等,这也是实现体育课程目标、落实“阳光体育运动”的有效保证。
体育教学改革在落实“阳光体育运动”中要着重培养学生良好的锻炼习惯和健康的生活方式,使学生热爱体育、崇尚运动,并最终形成终身体育观。1.学校体育教学改革与“阳光体育运动”相适应,为这项活动的推广提供更多的服务与支持。2.进一步强化学校体育教育目标应紧紧围绕不断增强学生体质、提高健康水平、学习健康体育知识和方法、培养学生终生体育意识、培养学生体育能力和健身习惯、促进学生身心全面发展来进行改革实践。3.寓体育技术教学于娱乐健身体育之中,把教师的主导作用转变为学生的主体作用,创造一个享受运动乐趣和掌握体育知识、技能有机结合的教学过程。4.在选定教学内容时从有利于学生终身收益的角度来考虑,选择一些难度适中,易于开展,且能使学生终生受益的运动项目。5.课程考核评价体系向过程化、弹性化、综合化转换。考核方法与评分力求科学性与可操作性,实行将体育过程评价与体育结果评价相结合的评分方法。另外应当加强学生从事体育锻炼过程中,对自我健康的诊断、检查、评价和实施方面的实际应用能力的考核。
参考文献
[1] 李红.教育部国家体育总局就加强学校体育工作出台《意见》——完善保障监督机制推动学校体育健康发展.中国教育报,2006-12-25.
[2] 教育部官员解读阳光体育运动.校长阅刊,2007(7-8).
(责任编辑白文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