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8年第8期

“全面”发展观对体育教学改革的启示

作者:曹桂祥




  中国共产党十六届三中全会,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引人注目地提出“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胡锦涛同志把这样的发展观概括为“科学发展观”。科学发展观是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在总结国内外关于发展问题经验教训的基础上得出的科学结论,是从新世纪新阶段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全局出发提出的重大战略思想,是马克思主义发展观在当代中国的集中体现,是我们应对复杂的国际国内局势和各种新挑战的强大思想武器。牢固树立和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对于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科学发展观中所强调的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不仅适合于国家经济建设的各个方面,而且同样适合于体育领域,体育是人的全面发展不可缺少的重要手段和内容,探索人的全面发展中的体育功能,研究学校体育与人的全面发展的互动关系,对于学校体育教学改革和发展同样具有战略上的指导意义。
  
  一、人的全面发展理论的科学内涵
  
  人作为自然存在物和社会存在物,对自然和社会有各种需要,这些需要要靠人的活动去满足,活动能力决定着满足程度的大小,从而决定着使人之为人的社会关系的丰富程度,进而决定着人的个性的发展程度。人的需要的发展,是马克思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理论的基础内容,人的发展首先包括人的需要的发展,人的需要是人自身的规定性,即人的本性,它是人的全部活动的内在动力。人的需要可以分为生存的需要、享受的需要和发展的需要。马克思认为需要和生产一样,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基础和必要前提,人的发展包含着多方面需求的发展。因此,人的需求的多方面自由而充分的发展是人的全面发展的基础。人的个性的发展,是马克思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理论的重要内容,所谓个性,是指个人独特的主体性,其中包括人的社会关系、社会实践能力和适应能力、文化素质、道德素质和心理素质、体力和智力等等。而个性的充分发展,是指个人能作为个人且根据其意愿充分自由地表现和发挥其创造性,可以自由地实现自己的个人生活和社会生活。在过去相当长一段时间里,我国教育理论界对教育目的的讨论由于受苏联的影响,很少涉及个性发展问题,这是对马克思关于全面发展理论的片面理解。马克思认为共产主义社会是“个人的独创的自由的发展”,既是指人的全面发展,又包含了个性的发展。因此,个性的充分发展是社会发展的重要标志,也是人的全面发展的重要内容和重要标志之一。人的全面发展与社会发展的和谐统一,是马克思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理论的基本特征之一,马克思站在整个人类和社会自身发展的历史高度,从人类的进步与整个社会的全面进步来阐述人的全面发展,强调人的全面发展与人类自身进步和整个社会的全面发展是同时的。马克思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理论,强调人的全面发展与社会发展的和谐统一。人的发展离不开社会实践和社会关系,而社会发展是人的发展的基础和限度。社会的发展也离不开人的发展。社会发展的主体是人,社会发展是通过每一个社会成员的创造活动来实现的。人的需要的发展和个性的发展是人的全面发展的基础和重要内容。因此,人的需要的发展和个性的发展与社会发展是和谐统一的,这是马克思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理论的基本特点之一。
  
  二、“全面”发展观对学校体育教学改革的启示
  
  1.学校体育目标应与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社会目标一致
  人的全面发展学说中的体育思想启示我们,在学校体育价值选择上,不能重复“一边倒”的教训,学校体育目标应该寻求“社会本位”与“个人本位”的和谐融合。学校体育要加强学生身心健康素质教育,注重科学精神与人文素养的结合,努力培养学生的创造精神和创新能力,使学生学会做人、学会学习、学会创造、学会合作、学会健体、学会审美,将近期目标与促进和实现人的全面发展有机结合起来,也就是说,用人的全面发展的思想促进学校体育目标回归。学校体育目标回归的关键在于“创新体育”教育,努力提升体育中学生的主体价值,发展学生的健全个性并谋求与社会生活方式的内在统一,促进社会生产力和经济文化发展水平逐步提高,从而最终达到人的全面发展。人的全面发展中的体育,必须重视体育的内在价值,强调学生身心素质的可持续性发展,即具备人的体育卫生保健知识的学习,身体发展的意识和能力以及开拓创新精神,突出人的“生命体”特征,强调体现人的生命价值,开发生命潜力,指导自身生命发展,以突出体育过程中学生的主体性的发展。人的全面发展中的体育,集中体现在强调发掘人自身对身体健康发展的各种有利因素,并使要素的组合逐渐扩展和完善,即侧重从人的身体发展和完善出发,实现人的身体内在结构的优化和身体心理素质整体性发展,使之实现整体功能大于部分之和、达到提高人的整体水平和真正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2.增强学生体质,全面提高学生的健康水平
  体质是指人体的质量,它是人进行一切生命活动的物质基础,包括身体形态、机能、身体素质、适应能力以及抵抗疾病的能力。根据体育的本质功能,增强体质是学校体育的主要任务。学生体质的好坏直接关系到国力的强盛。针对学生体质的现状,笔者建议,体育教学中应加大有利于提高有氧代谢能力、肌肉耐力、肌肉柔韧性的教学课时比例。体质锻炼的重点应该放在日常身体活动的过程中,作为一种非限制性的手段融入整个健康、健身教育的全过程,而不应只注重测试的结果,目的应该在于培养学生参加身体锻炼活动的生活态度。
  3.培养学生良好的品行,陶冶学生的情操,发展学生的个性,提高学生的心理素质
  随着教育的发展,学校体育与其他课程之间日趋于平衡,体育不再被人们理解为单一的身体训练,而是更倾向于情感、意志、个性等心理素质的教育。在教学中,要加强学生团结协作和人际交往的能力,培养学生公平竞争和勇于克服困难的精神,培养学生乐观的性格、豁达的胸襟、坚强的意志等良好的意志品质。
  4.加强体育理论知识教学,进一步提高学生的体育文化素养
  体育文化素养应包括:(1)体育知识:体育基础知识、体育保健知识、身体锻炼与评价知识、竞技运动知识等;(2)体育技能:基本运动技能、身体锻炼技能、娱乐体育技能等;(3)体育意识:对体育的认识、理解、参与意识;(4)体育兴趣和习惯。学校体育根本的职能应该是对学生科学锻炼身体提供理论知识和方法的指导。课中应增加身体锻炼知识、方法等内容的教学,运动处方原理、运动的生理效果、运动的健康效益、体育欣赏等知识也应安排在体育课中,体育教育的根本还在于体育文化,没有文化就形成不了体育。在现代教育体系中,如果缺少或削弱了体育文化素养的教育环节,那么它所培养的对象就不仅会在身体上,而且会在精神品质上成为不健全的人。
  5.建立以人的全面发展为中心的学校体育学习评价体系
  目前我国学校体育对学生评价的内容主要包括身体素质、运动技能、学习态度和行为,而体育能力、进步幅度等因素则极少纳入其中。对学生的学习评价内容指标主要过多地倚重体育学科知识,特别是竞技体育的知识,而忽视对身心健康、运动参与、解决实际间题的能力、创新能力、良好的心理素质、积极的体育学习情绪等方面综合素质的评定,重在评价共性与一般趋势,忽视了个体发展的独特性。其结果是身心健康、适应社会的评价往往流于形式,运动成绩被推到至高无上的高度,忽视了以人的全面发展为中心的指标来评价学生。素质教育的体育学习评价应以人的全面发展为中心,注重学生的全面发展和提高学生在体育学习活动中的生命质量。因此,学习评价应该既有显性内容(体能与运动素质、体育知识与技能),又有隐性内容(体育态度与情感、体育兴趣与习惯、自我健身管理的能力、自我评价健康的能力、自我休闲、创新的能力)。
  
  参考文献
  [1] 张磊,唐建军.牢固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05(5).
  [2] 崔雪梅.科学发展观与体育课程改革.体育成人教育学刊,2005(1).
  [3] 赵双印,刘书霞.马克思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理论对体育教学改革的启示.河北体育学院学报,2005(1).
  [4] 朱寒笑,余健.学校体育应全面提高学生的体育素质.武汉体育学院学报,2001(2).
  [5] 唐健.人的全面发展理念下的学校体育改革.体育学刊,2005(2).
  [6] 余万斌.以人的全面发展为中心的学校体育学习评价体系.绵阳师范学院学报,2006(2).
  
  (责任编辑白文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