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8年第7期
德育发展模式的选择:从“知识”到“生活”
作者:尤亚东
在正确的教育理念指引下,生活德育的目标定位应作相应的调整:(1)重视学生基础德性的形成与发展,加强学生独立道德判断能力的培养。以往的德育由于过多关注学生的认知或知识层面,而较少关注学生的情感发展和精神成长,忽视了学生的道德主体性的发展,忽视了学生的道德情感体验。由于学生缺乏道德实践的锻炼与感悟,缺乏道德情感的自我体验,就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学生道德自觉性的发展和道德自主判断与选择能力的发展。以生活为基点的当代德育要克服一味地用道德规范去约束、防范学生,导致学生言行脱节的现象。通过教育者的引导,有效促进学生的道德体验,使学生在体验过程中学会理解、学会判断、学会选择、学会行动,自觉发展其自我道德约束力。(2)要变“一刀切”千校一面的单一目标为德育的多层次目标。我国既往的德育目标只强调统一,并存在着“高、大、空、全”的理想主义倾向,使人可望而不可及而弃之不顾,这是德育失效的重要原因之一。当代的生活德育目标体系的整体建构的设想是:“总体目标,一以贯之;学段目标,各有侧重,年级目标,具体明确;情意兼顾,知行统一。”当代德育必须从实际出发,兼顾不同阶段、不同年级、不同对象;不要“一刀切”,要分层次;不要讲“高、大、空”,要讲“近、小、实”;贴近生活、联系实际、层层落实、互相融合、启发引导、主体参与、情意兼顾、知情统一。
3.以生活为基点的德育内容源于生活更要服务于生活
德育内容应该植根于生活之中。一方面是生活赋予了道德教育意义,是道德生命成长的田园;而道德教育又是生活中道德目的的体现,它塑造的是个人道德的生活。另一方面道德教育为了生活。道德教育就是要引导当代学生从当前的现实生活逐渐走向未来的幸福生活,这个过程也是道德个体所追求的善和幸福目标得以实现的过程,是为了提升人的生命价值的过程,它源于生活又服务于生活。为此,德育内容应该包含有政治品质、思想品质、法制品质、道德品质和心理品质等互相联系、相互渗透的五方面要素。这五方面的教育需要学校、家庭、社会多方配合,层层落实,并最终实现人的完整发展的终极目标。考虑到德育内容的时变性,为了适应我国社会转型和全球化、国际性的背景,生命道德教育、科学道德教育、信息道德教育和生态道德教育也应该及时地充实到当代德育内容中来。
4.以生活为基点的德育更加强调途径与方法的多元化
以往的德育途径与方法过于单一,而且封闭性、灌输性、单向性相当强。只强调学校德育的重要性,甚至把德育从生活中孤立出来,使德育尤其是学校德育与外界生活丧失了复杂性的联系,从而失去了活力和魅力。更由于传统德育只重灌输,忽视了自我感悟、自我体验,忽略了道德自主性的培养,造成受教育者对现有德育的叛逆和厌倦,导致德育实效性低微。为此,当代德育必须由学校和教科书向社会大系统开放,向新生活开放,向个性生命开放,注重显性德育课程与隐性德育课程(包含校园文化建设、和谐的人际关系等)的有机结合,发挥学校教育、家庭教育、社会教育的整合作用。把说理疏导、情感陶冶、品德实践、榜样示范、自我教育等多种方法有机结合、综合运用,把学科教学、课外活动与社会实践活动等有效途径有机配合、灵活运用。要善于激发学生的道德体验,照顾到学生的自尊心、同情心、成功感、幸福感、挫折感,对学生多一点人文关怀,多一点人生点拨,积极促进每一个学生完整人格的独特发展。
5.德育评价的规范化与特色化
德育评价的科学化与规范化是提高德育实效性的客观依据。然而,既往的德育评价理念陈旧,重诊断性评价轻发展性评价,导致评价不全面,以道德认知代替品德的整体评价,而且道德评价方法科学性不高,有较大的主观情感性。为此,当代德育评价的改革与创新首先是确定科学的测评指标体系。依据品德结构元素论,测评指标的具体内容应涵盖道德认识、道德情感、道德意志和道德行为几方面。其次在注重道德行为的测评的同时,也要注重道德动机的测评。还可以通过多视角、多维度评定,提高测评信度和效度。如多主体评价,有自我评定、同伴评议、班主任评定、任课教师评定以及家长评定等多方面以及问卷调查法、行为观察法、情境测试法等多种方法的整合。特别是学校德育工作的检查与评定要制度化,有目的、有计划、有时限地进行,不能只作总结性评定,更要作形成性、发展性评价,以保证评价的真实性、全面性。
为此,要提高当代学生道德教育的实效性,使德育重新散发其生命力和育人魅力。现实中的德育必须立足社会生活,以现实生活世界构建道德教育大厦,让学生在德育中体验生活以及生命的乐趣,从而提高德育的可控性、实效性。
参考文献
[1] 赵祥麟.杜威教育论著选.王承绪编译.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81.
[2] 詹万生.21世纪中国德育课程体系之建构.教育研究,2000(12).
[3] 梁钊华.以生活为基点的德育解读.广西:经济与社会发展,2003(12).
[4] 冯建军.主体道德教育与生活教育研究,2002(5).
[5] 高德胜.知性德育及其超越——现代德育困境研究.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
(责任编辑付一静)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