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8年第6期

营造英语课堂创新氛围的策略

作者:李冬媛 王 慧 白丽伟 杨咏梅




  英语作为“教育面向世界”的重要学科,随着中国与世界经济、政治合作的日益加强,以及奥运会的来临,在新形势下它的作用显得更加突出。伴随着学英语热的到来,英语教学也在不断地创新。以下笔者就如何在新形势下营造浓厚英语教学课堂创新氛围谈一点自己的看法。
  
  一、设疑启智,营造创新氛围
  
  英语课堂教学中每一教学步骤都应多设“信息沟”,层层递进,可根据一定的教学内容或语言材料,设计适量灵活性较大的思考题,或让学生从同一来源的材料或信息中探求不同答案,培养学生积极求异的思维能力。设计此类思考题,让学生进行讨论、争论、辩论,既调动了学生积极运用语言材料组织新的语言内容的能力,又训练了他们从同一信息中探求不同答案的求异思维能力。
  为了渲染英语课堂气氛,营造创新氛围,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望,上课时教师尽可能多地用抑扬顿挫、情感充沛的语调并配以丰富的表情和适当变化的手势来组织课堂教学。善于使用微笑教学,并辅之以风趣、幽默充满诱因或悬念的语言,给学生创造一个开放宽松的教学环境。在和谐宽松的课堂气氛中,可以使学生怀着轻松愉快的心情投入到学习中,自然就敢用英语大胆发言,积极思维,进而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这样,可以使学生增强听力和口头表达能力,学会用英语思维,不断产生学习英语和施展能力的兴趣,从而营造良好的创新氛围。
  
  二、巧设创新探索机会
  
  素质教育是培养21世纪人才的教育,学生需要获得能够继续获得知识和能力的科学方法,良好的学习方法,能使学生更好地发挥天赋能力。教师应使教学灵活多变,保持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学的多样化,能使学生的学习兴趣稳定长久。只有教学的内容、形式、思维方法和教学手段多样化,才能实现灵活的教学,并保持学生的学习兴趣。首先要使教学语言在力求准确清晰的同时,讲究生动、形象、文雅、风趣,要富有吸引力,使学生感到有兴趣。教师对学习材料和内容的处理,一般是由易到难,逐步深入,同时要考虑到对学生学习兴趣的刺激程度,使学生的思想始终处于积极状态,使他们的兴趣逐步升级。其次,思维方法和教学手段的多样化也有助于使学生的兴趣得以保持。教师要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力求采取不同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来处理,对于同一教学内容,也可以从不同的思维角度,以不同的思维方式来讲述和探讨,启发引导学生对英语学习产生兴趣。
  主体性的课堂教学要求师生共同参与、相互交流,进行多边活动。师生间平行、民主、合作的交往关系,能使课堂更自由开放,更富有情境性,更利于学生的主动参与。教师在教学的设计和安排上,必须注意教法新颖有创意,以便更好地调动和发挥学生的主体性,使他们真正成为学习的主角。在英语课堂教学中,可以采用多种方法,通过多种途径引导和激励全体学生主动参与,锐意创新。教师在教学过程的设计和安排上要注意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尊重学生的独立人格,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想方设法培养其独立获得知识和创造性运用知识的能力。
  
  三、创新教学设计
  
  新课程重要的转变是教与学的方式,教师要成为学生有效学习的促进者、平等交流者,成为学生的“合作伙伴”,课堂要成为学生的天地和创新的摇篮。当然强调学生主体并不是课堂上让学生自由学习,学习活动毕竟是教师组织指导下进行的,是一种高效的活动,因此一节成功课离不开一个好的教学设计。教师要以探究活动为主线,努力贴近学生生活,尊重学生已有经验。一开始通过一张图片、一则新闻、一个故事、一首歌曲激起学生学习兴趣并提出问题,然后组织学生大胆猜想培养学生问题意识,进而组织学生探究,层层深入,步步推进,培养学生科学学习英语的态度和方法。只有精心准备一堂课,才能使整堂课中学生思维活跃,创新的火花不时被点燃,课堂教学有效性得到很好体现。
  以上的三大突破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课堂气氛民主,学生的读、讨论、口语交流积极主动,音乐听觉、视觉的刺激,调动了学生的课堂积极性,调动了学生的感观,让学生对英语产生喜爱之情。(2)努力触动学生的心灵,让课堂充满理智的挑战、问题的情境、知识的构建,由单纯的传授转变为双方的参与。(3)教学目标明确,每个环节都围绕目标,学生的自由触动学生的心情,调控学生的情绪,注重学生的终身发展,引导学生向课堂纵深发展。(4)示范性、导向性的作用。对新课程理念的体现,由形式到实效,教学手段的多样,学生学习方法的体现,教师教态的和谐性,师生间和谐平等的互动,教师主动走近学生,课堂教学结构设计具有完整性。(5)学生心灵的自由。英语课的娱乐是一种享受,创设的情境很恰当地渲染了课堂氛围。(6)英语的人文性在课堂中恰当地把握。
  
  四、教师要以自己的积极情感感染学生
  
  教师的情绪、情感具有感染性。教师本身的情感状态,可以产生共鸣,使学生受到潜移默化的影响。上海特级教师于漪说:“作为一个教师,教学时总是不能板着面孔进课堂,板着面孔进课堂,一进去就跟学生拉了一个很大的距离,学生一看到你就望而生畏,感情上就有了距离,教师上课应当和颜悦色,使学生感到可亲可敬。优秀教师的经验说明教师的情感有助于良好课堂气氛的形成。”
  现代教学评价理论评价课堂教学氛围的一个最重要的显性指标,是观察并判断贯穿于课堂教学全过程,由师生共同产生的“情感流”的饱满程度,从“情感流”的流向、流量、相互激发而引起的共振频波、幅波等表现加以评判。而从“情感流”的产生机制、激发机制、强化机制以及对课堂教学效率的作用程度等内在要素来分析,教师无疑居于“情感流”的焦点位置。因此,我们可以认为,教师对自身激情的调控能力成为课堂教学氛围的先决条件。教师应该充分调动自己情绪的感染力,给知识、信息附加情感色彩,使课堂气氛轻松、和谐、愉快,达到情感交融,使学生进入最佳的学习状态。教师应该在平时的教学研究和实践中不断摸索、积累、借鉴成功的经验和做法,强化具有鲜明个性特征的、稳定的自身情绪调控操作方法,并努力向艺术层次发展。需要指出的是,教师是活生生的社会人,生活中的各种因素都会给自身情绪带来不同程度的影响,所以,教师自身情绪的调控显然已超出了有限的课堂教学范围。
  
  五、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和同学关系
  
  课堂气氛也受班级集体人际关系状况的制约。班级集体的人际关系主要是师生关系和学生关系。师生关系融洽,教师热爱、信任学生,学生尊重、敬仰教师,这往往会形成积极、健康、活跃的课堂气氛。反之,则会造成消极、冷漠、沉闷的课堂气氛。例如,如果教师只对出类拔萃的学生感兴趣,表现出厚爱,而冷落了成绩差的学生,那么就会造成成绩偏好的学生自以为是,骄傲自满,成绩差的学生灰心丧气,感到自卑,慢慢就会产生抵触情绪,对学习失去信心。一旦学生与教师产生了对立情绪,教师的教学就显得无能为力了。因此,在教学中,教师应热爱每个学生,尊重每个学生,关心每个学生,对学生一视同仁。不要因为学生的成绩优劣,性别、出身等的不同而产生亲疏和偏向。提问题或组织课堂活动,机会要尽量均等,尤其要注意多给那些自卑感强的“差生”有表现的机会,以增强他们学习的自信心。如果每个学生经常感到教师对自己的爱、关心和尊重,便会激发出健康的情感,产生积极的学习动机,在和谐的气氛中学习知识,培养能力。
  从学生间关系看,也有类似的情况。同学之间团结、友爱容易使课堂形成互相尊重、体谅、友好的风气。同学之间如果不和睦,矛盾重重,四分五裂,课堂上就容易出现嘲讽、攻击、紧张等不健康气氛。所以教师首先要以身作则,热爱学生,尊重学生,关心学生,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同时要注意发扬同学之间的团结、互助、友爱的精神,使全班的人际关系健康和谐,同学们在欢乐愉快的课堂气氛中生活成长。
  
  参考文献
  [1] 张庆宗.英语教学法(英文版).长沙:湖南人民出版社,2004.
  [2] 刘舒生.教学法大全.北京:经济日报出版社,1990.
  [3] 何广铿.英语教学法基础.广州:暨南大学出版社,2004.(责任编辑张茂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