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8年第6期

新课程下的数学教学论课程改革实践

作者:田 斌




  随着基础教育教学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教师的质量与国家实施素质教育的要求的差距明显表现出来。数学教学课程与基础教育数学课程密切相关,在教师专业成长过程的职前培训中起着重要作用。
  
  一、更新教学内容,改进教学方法
  
  1.教学内容的更新
  (1)结合数学教育的发展和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需要适时补充和更新教学内容。数学教学本身是一个动态发展的过程,因此数学教学论课程的教学内容除了要有基础性、实用性,还需要有时代性、前瞻性、创新性。在保证基础性的前提下,补充更新教学内容。一是密切联系我国数学教育实际,体现我国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理念和要求。如在学习基础教育数学教学的内容时,结合国内外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情况,对我国基础教育数学课程改革的理念、内容变动、目标变换等进行着重介绍和分析。二是体现学科发展的前瞻性,将国内外数学教学的改革与发展过程和发展动态,数学教育的最新教学研究成果及研究前沿在教学中补充,以帮助学生树立全新的教学理念和指导思想。三是向学生提供不同的学术观点及争论等,让学生领会数学教育研究中百家争鸣、百花齐放的学术氛围,激发学生对数学教育研究的意识。
  (2)教学内容与基础教育数学教学实践结合,增强学生的感性认识。数学教学论课程理论性强,学生对数学教学理论的理解存在较大的困难,落实不到具体的教学实践中。学生虽然从小学到中学聆听过许多数学教师上课,但没有关注教师的教学方法。而从中学到大学学习,中间又没有积累实际教学经验的机会。实际上对数学教学缺乏亲身体验,也就缺乏理论对指导教学实践的认识。为此通过播放大量的中学数学课堂教学录像,听取高年级学生的试讲和实习返校后学生的公开课和讲课比赛等,组织学生到中学听课、调研、考察,请中学教师做讲座等,然后结合相应理论进行案例分析。这样不仅增强学生对数学课堂教学的感性认识和对我国基础教育数学教育状况的了解,通过实践学习理论,领会理论与实践的关系,而且感受到了优秀教师的专业态度、专业技能、专业价值和专业精神等。
  2.教学方法的改进
  教法与学法相互制约,相互影响,许多有效的学法正是直接从教师具有示范性的教法转化而来。师范生在学校的学习方式直接影响他未来的教学方式。经历“大学教法——学法——中学教法”的转化过程,实现从学生向教师角色的转变,这是高师院校所特有的规律。在教学中,以教法的改进促进良好学法的形成。
  (1)综合运用多种教学方法。讲授法可以实现数学教学理论的系统学习,但教学的实践性很强,因此不能仅仅通过讲授理论,而要通过综合运用多种教学方法,开展探究式、参与式教学,综合运用各种信息技术。同时开展课题研究,在探究过程中突出教学理论对实际教学的指导作用,体会理论的来源基础是实践。如关于教学原理的学习,首先采用讲授法简要梳理教学的一般原理,通过观看具体的新课改教学录像,组织学生进行讨论,学生在比较的基础上,分析哪些环节好,哪些环节还有待改进,以及各自的原因分析和改进方法探讨。学生往往开始回答得不好或回答得不全面,为此再针对问题用教学原理进行深入的讲授分析。学生不仅结合具体实践理解了教学原理,还可以培养学生在教学行动中的反思意识。
  (2)增进师生交流,加强学生的亲身体验。对于数学教学论这种实践性较强的理论学科,其早期的理论本身就来源于实践的归纳、提炼和抽象,教学理论上的研究成果也只能通过实践的检验才能成为真理而被广泛应用。因此在教学过程中增加课堂教学实践环节,如进行某一教学片段的设计、试教和评教,将微格教学训练与数学教学论课程相结合,引导学生积极参与。还让参与过家教的学生谈谈家教中的一些感受和体会,将其中涉及的问题进行分类并讨论。这样除了教学基本功得到了训练,还加深了对理论的理解,用理论去指导、分析实践,使理论学习更加充实有意义,促进了学生之间的合作与交流,从而提高了对数学教学理论学习的兴趣,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
  
  二、加强教师职业技能训练
  
  1.课堂教学技能训练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强调要变学生的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教师课堂教学的角色定位为组织者、引导者和合作者,这就要求教师具有良好的个性品质,掌握各种教学方法,懂得数学教学规律,能够为学生创造宽容、理解、平等、友好的学习氛围,善于综合运用多种教学方法有效地吸引学生学习。相应地,在数学教学论课程的教学中,除了注重教学方法的介绍与实践,注重各种数学课型教学规律的探讨,还结合具体案例,开设如何吸引学生、如何启发学生、如何与学生交流、如何组织学生等课堂讨论和技能训练。
  2.教学设计技能训练
  在新的课程标准之下,基础教育数学课程出现了全新的教材,它们与以往的教材有很大的区别,给师生留下更多的发挥空间。教师与学生都成为建构新课程的合作者,这要求教师树立正确的教育观念,具有较高的处理教材的能力,能正确地、创新地进行教学设计。在教学中除了向学生讲解教学设计的相关知识和基本要求,围绕命题、概念、数学思想方法、数学问题解决教学等课题独立设计教学过程,写出完整的教学方案。在小组或班级进行模拟教学和教学后的反思讨论以外,还以新课程理念为指导去比较分析同一课题在不同教材、理念下的不同设计。通过训练,学生掌握了不同课型设计的要点,并在突出数学本质、启发学生主动探究、板书设计、语言精确等方面都取得进步,同时掌握了评课的基本方法。
  3.教学研究技能训练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要求教师要不断进行教学反思和教学研究,“数学课堂教学是数学教育研究的源泉,课堂永远是绿色的”。数学教育教学的研究始终与具体的实践密切关联。基于这方面的原因,在教学中不仅向学生讲解数学研究的地位、定位、研究课题类型、写作的基本规范、研究的基本方法等,为了培养学生的科研意识,为以后的科研奠定基础,还应加强教学研究技能训练。一是感知教学研究,挑选优秀的教学研究论文作为案例进行教学,让学生感知教学研究,意识到数学教育研究并不神秘。每一个教师走进课堂,面对自己的学生都努力提高课堂效益,探求进行数学教学的策略,总结数学教学的规律,实际上这已经不同程度地进入数学教育研究的领域。二是学习模仿教学研究,在课程学习中,要求学生每一个月收集4篇有价值的教学研究论文,并说明最深的感受和自己不同的观点等,以读书笔记的形式作为一项作业交由教师批改或在教师组织下相互交流评价。这既让学生接触到最新的研究成果,学习了他人的研究方法,又让学生意识到只有不断进行教学实践研究才能提高教学水平。三是进行初步的教学研究。课程某些章节结束,通过写小论文的形式完成作业,促使学生开展初步的教学研究实践。通过训练,学生明确数学教育的研究方法,初步形成了教学研究意识,教学研究技能得到训练。体现在毕业论文的写作中,不仅是论文研究的方向涉及到相关的教学内容,有的甚至涉及数学教育的研究前沿,而且改变了以往只是写综述性论文的情况。而采用查找资料、问卷调查、个案研究等将定性研究与定量研究相结合的研究手段和方法,形成了初步的教学研究技能。
  
  三、完善评价方式
  
  为了更好地体现评价的导向、激励、制约与管理功能,提高教学能力,激发研究教学规律的兴趣,对传统数学教学论课程的考试进行完善,一方面要采用多渠道多种方式评价,如采取笔试、口试、教学研究小论文三结合的方式评定学生成绩,具体包括课堂讨论、小论文、调查报告、读书笔记、平时作业、课堂示范、书面考试等方面综合评价。另一方面要加大平时成绩的权重,平时成绩比例增大为40%,期中和期末各占20%~40%。期中和期末考题改变由封闭型占主体为开放型占主体,采用情境化考试方式,主要考查有关知识的理解与灵活运用。目的在于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让每一名学生积极投入到教学论课程的学习与活动中,促进教育理论的掌握和教学能力的提高以及教学研究能力的初步养成。
  通过以上的改革实践,取得了明显的教学效果,主要体现在学生学习数学教学理论兴趣增强,课堂主动参与度提高,许多学生还经常与同学和教师交流探讨有关数学教育教学的问题,自觉进行教师技能训练,理论学习和实践活动实现了双向促进。
  
  参考文献
  [1] 杜玲玲.数学教育专业学生培养中的若干因素及关联分析.数学教育学报,2002(3).
  [2] 孔凡哲.高师数学教学方法的现状及改革尝试.数学教育学报,1998(1).
  [3] 教育部师范教育司.教师专业化的理论与实践.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
  [4] 国家教委师范司.高等师范学校学生的教师职业技能训练大纲(试行),1994.
  [5] 张奠宙.数学教育经纬.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2003(9).
  [6] 田斌.数学教学论课程情境化考试探讨.重庆文理学院学报,2007(4).(责任编辑张茂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