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8年第6期
加强个体德育的理性思考
作者:池卫东
个体总是以某种形式生活在群体中,如:家庭、学校、班级、单位等,人们最容易看到的是群体的状态,最优先考虑的是群体的需要,最优先照顾的是群体的利益,关照群体的定势导致人们容易忽视对个体的深入关怀。就教育而言,因为效率、资源等多种因素的影响,面向群体的教育方式更为多见,思想品德教育尤其如此。
“长期以来,我们德育的一个重大缺陷就是忽视人的个性发展”[1],德育工作一直长抓不懈,但结果往往事倍功半,原因很复杂,其中有一种教育行为值得反思:即对个体缺乏应有的关注,对人本身最富有色彩的精神世界不能给予充满生机与活力的关怀。我们所做的更多的工作在于把社会的期望与规范泛泛地告诉给孩子们,至于孩子接受了多少,顺其自然,未接受的原因何在,少有人深究。我们对孩子个体的深度关照,以及给予孩子自主发展的机会实在太少,前苏联著名心理学家鲁宾斯坦指出:“教育者或者教师企图不通过儿童自己的活动去掌握知识、培养品德,却将知识、品德要求强加到儿童身上。任何这样的企图只会破坏儿童健康的智力发展和精神发展的基础,破坏培养他的个性品质的基础。”[2]
回顾一个人的成长经历,在家里,家长对于孩子品德的个体关照拥有得天独厚的条件,但事实上,孩子从吃喝、穿戴到求知、学艺倾注了家长的大部分精力,相比之下家长对孩子是否真正快乐、是否容易与小朋友相处、是否愿意告诉家长自己遇到的困难与麻烦、是否能看到自己与别人的长处、是否能正视自身的弱点、是否对别人有应有的尊重与同情心等品行的关心与培养明显不足,家长对孩子进行道德培养的意识和行为并不普遍。在学校,德育是以课堂教学为主渠道的,课堂教学的缺陷就在于难以充分照顾个性差异,而以培养道德行为为主要目的的课外活动和社会实践本来就不多也不够深入,即便如此,有限的活动与实践也主要是面向群体(而非个体)学生安排与组织,学生个体的经验与愿望难以被照顾,而这些属于个体的经验与愿望又恰恰是一个人成长的基础或发展的方向,我们没有给学生提供自由表现的机会,也就不能发现学生成长的问题所在,无法提供学生发展的具体指导,不了解、不指向个体的指导是盲目的。我们必须认识到解决这个问题的紧迫性,因为“今天已主要不是群体生存问题,而是个体生存问题——个人感受和体验。今日之素质教育,即重视人的自由全面发展、个性人格的健全——真正地强调“因材施教”、“因学施教”[3]。
二、加强个体德育的必要性
加强个体德育可以使太多的人解决成长中的问题,避免生活中的不幸。那些误入歧途而违法犯罪的青少年往往既缺乏家庭的温暖,又遭遇学校的冷遇。那些有人际交往障碍的人不是天生就不会交往,而是生活中没有被给予交往的机会和激励。那些有自卑倾向的人急需被告知与其有相似经历的人大有人在。由于我们的视线没有盯住个体,也就少有针对个体的有效的教育方式,比如说交流,交流是人社会化的重要手段,也是深入了解人的个性特征的有效方式,交流可以加深人与人之间的认识,可以沟通人与人之间的感情,可以了解人与人之间的差异,可以寻求人与人之间的共鸣,可以感受到自己对他人的需要,也可以体验到自身存在的价值,在交流中,在互动中,人们走出无助,走出狭隘。但像交流这样的简便有效的个体教育方式,事实上在家庭、学校、社会都不常用,以致于家长不真正了解自己孩子的优势与不足、兴趣与愿望、学习中的问题、与他人相处的表现;教师不真正了解学生成长的环境、学习的特点、成长的烦恼。
加强个体德育可以有效提高人的生存能力。市场经济条下的社会生活凸显了个人生存能力的重要性,这种生存能力不仅表现在个体对于知识与技能的掌握,更体现在个体面对激烈竞争、生存压力而表现出来的积极、进取、坚强、自信、乐观、豁达、理解、宽容的心态;个体在错综复杂的现实生活中明辨是非、固守德行、真爱生活、追求美善的价值判断能力和行为选择能力;敢于负责、自觉负责、乐于负责的责任意识以及战胜挫折困苦的顽强意志。市场经济对人的生存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也给了人更多的自主机会,但忽视个体的德育不能让每个人或者说更多人真正提高生存的能力和自主的能力。人们的适应问题越来越多,生活的乐趣离人们越来越远,生活质量受到严重威胁。诸多事实为我们敲响了关注个体教育的警钟,这其中以德育为最重要。
加强个体德育是提高德育实效性、科学性即提升德育质量的突破口。存在主义者马丁·布伯曾言:“自我的内在生长……是在造成另外一个自我的过程中完成的,并且必须认识到造成另外一个自我的人就是我自己。”人的内心世界的发展变化一定是在自身的经历、经验、神经系统活动特点的基础之上的。对个体道德发展的深入关注,会帮助我们发现更为深刻的教育问题。“道德教育作用真正发生的过程,主要不是以原则输入的方式完成的,而是个人以自己原有的经验为基础,在扩展新的经验时,或者是个人对环境中的道德难题予以解决的时候。这两种情况下,个人都获得了成长[4]。
加强个体德育是真正实现人的和谐发展的必由之路。和谐发展的衡量标准有两方面即全体(非个别)与全面(非片面)。无论是全体标准还是全面标准的实现,都必须建筑于对个性充分了解的基础之上。我们以往对个体的忽视与其说是教育条件所限,不如说是教育观念所囿。教育者必须对“发展”有科学的认识与领悟。由雅克·德洛尔任主席的国际21世纪教育委员会,在1996年向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提交的题为《教育——财富蕴藏其中》的报告中指出:“教育应当促进每个人的全面发展,即身心、智力、敏感性、审美意识、个人责任感、精神价值等方面的发展。应该使每个人尤其借助于青年时代所受的教育,能够形成一种独立自主的、富有批判精神的思想意识,以及培养自己的判断能力,以便由他自己确定在人生的各种不同的情况下他认为应该做的事情。”真正的发展是人自身的发展,人的发展应该是和谐的,人的发展的内部要素中又以“德”为最根本,而德育的对象是具体的人,具体的人是独立的,也是独特的。德育是以塑造人的灵魂为目的的人类活动,其终极目的应是把社会的要求内化为个体的个性品质,实现人社会性本质的要求,个性差异是客观存在的,只有最大限度地照顾到人的独特性与独立性的德育,才能是有效的。
三、加强个体德育的有效措施
切实转变德育观念。美国的教育哲学家、教育社会学家杜威曾言:大家都知道品德发展是所有学校工作的目标,而其困难之处却在于观念的执行。关注个体教育从语言表述上并不是新提法,讨论该话题的真正意义在于,使教育者意识到关注个体的行动并未得到广泛有效的落实,使教育者积极探索关注个体应该关注到何种程度,德育中到底应该给个体关注以何种地位,如何才能使这种关注从提法落实到做法等亟待解决的现实问题。全面促进人的和谐发展,必须变粗放式的德育为精雕式的德育,变针对群体为主的德育为针对个体为主的德育,观念的深刻改变将在很大程度上带来德育的方式、方法的改变。
积极改革德育方法。人是具体的,人所遇到的问题是具体的,解决具体人具体问题的方法自然也必须是具体的。要使关注个体变为实实在在的行动,必须积极改革传统德育方式、方法。为什么长期以来接受道德教育在许多人的心目中是迫于外在强力即为了完成任务,而不是基于自身发展需要的自觉行为,静心苦思,难道育德多余了?育德内容空乏了?都不是,而是德育未很好遵循人发展的规律,未把育德工作做到每个人的心里,常用“一刀切”的办法让受教育者削足适履。注重体验、加强实践有利于强化个体的参与,应成为德育方法改革的努力方向。
营造强化个体德育的氛围。个体教育的深入,离不开教师的责任心与创造力,也离不开广泛的支持与协作。教育经费的投入、教育方法的改革、校园文化的建设都是实施个体德育所必须的。改革的成功至少需要两个条件,一是改革者的勇气、智慧与责任,二是强有力的外在环境因素的支持与保障,二者缺一不可。
建设高素质的师资队伍。关注个体,提高德育的有效性关键在于教师。德育教师应是榜样,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一个热爱生活的教师更容易把自己的生活体验传递给学生,以自己对生活的态度感染学生,将自己的生活经验教授给学生。德育教师应是导演,善于指导学生找准生活中的位置,担当好生活中的角色,好教师就像好导演,对生活有敏锐的观察力和深透的洞察力,更易于给学生以成功的指导。德育教师应是专家,必须经过训练,在“人”学方面有丰厚的理论功底,勤于学习教育理论,勇于探索新问题。德育教师应是实干家,德育工作是“细活”,需要教师做“精工”。以上述标准衡量,目前德育师资队伍的差距不容忽视。德育队伍建设急需做好两件事,一是严把入口关,二是调动积极性。
参考文献
[1] 朱小曼.道德教育论丛.南京: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
[2] 弗里德曼等.中小学教师应用心理学.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3.
[3] 彭未名.论生存主义的教育选择.清华大学教育研究,2002(6).
[4] 朱小蔓.课程改革中的道德教育和价值观教育.全球教育展望(沪),2002(12).
(责任编辑孙晓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