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8年第3期

英语口语教学方法探微

作者:韩 婧 刘新霞




  一、英语口语教学的认识误区
  
  英语口语教学在前几年被普遍忽视。很多学生在考试中可以发挥得很好,但不能用英语回答简单的问题,他们仅仅学会了“哑巴英语”。有些人认为口语教学没有什么方法可言,教师毋需备课,“教师本人的口语好就行了”。似乎教口语的人毋需费力,也没有什么学问。照这些人看来,教师只需安排学生熟记几段对话,到课堂上背诵一下,或指定一两个题目,让学生讨论讨论,便“万事大吉”了。一些未经正式训练的外籍教师,把课堂当成了唱歌、游戏的园地,或把口语训练课变为教师大谈英美文化、西方奇闻的听力课。这样的课往往开始很热闹,最终学生除了听力有所提高,或了解一些西方风土人情,学会一些歌曲、游戏外,会话能力没有什么进展。传统的教学法注重强调语言的形成规则,而忽视了口头表达能力的培养,这是目前英语教学中普遍采用的方法。这种方法有它的合理处。但缺陷也是显而易见的。有许多学生,他们对书面语法结构掌握得很好,却不能在会话中准确、流畅地表达自己的思想。在低年级尽管专门设立听说课。但无论是教材还是配套录音磁带都是针对“听”的训练而设立的,而“说”的训练却往往得不到相应的补充,成为一个薄弱环节,因此便出现了以上所提到的情况——培养出一批“哑巴”学生。所以,有必要对“说”的训练作更进一步的探讨。可见,要上好口语课,不但需要研究英语口语的特点,掌握有关知识,而且需要讲究方法。
  
  二、英语口语教学要注意的问题
  
  一是要注意教师角色的换位。一位教师的任务不是“教”,而是“演”,因此,英语教师必须在一定的时间内扮演各种的不同角色。在操练新语言之初,教师是一个组织者,告诉学生他们将要做什么,怎么做。为了确保操练顺利进行,教师可以用几个问题来检查一下是否全体学生都明白了他的讲授。一旦操练开始进行,教师的角色就变成了“提问员”。这时的教师应该是鼓励学生,提供建议。最好不要打断学生,此时教师可以成为“监听员”,在学生们对话之后再给予纠正。在口语课上,教师还可以是个“参与者”,尤其是在多角色扮演的戏剧中。教师作为“参与者”,他就更能看清楚新的语言项目在学生中进行得顺利与否;还可以给学生一个更好的机会练习口语,也可以打破教师与学生之间的障碍,活跃学习气氛。
  二是要注意“班级大,人数多”的问题。不少教师认为,现在学校的班级都比较大,因此,“教师讲,学生听”的模式是惟一的选择。然而,讲解语言知识毕竟不是培养学生运用语言的好方法。英语教师的任务是尽可能多地为学生创造运用英语的情境。这样做决不是不要教师的主导作用,而是要教师的主导作用体现在引导和组织学生,让学生多讲多练上。换言之,在口语课上,“导演”的重任在教师身上,“主角”则要由学生来担任。
  三是要注意学生不敢张口、不愿张口讲英语的问题。首先教师应以课文的情景、句型、语言表达法为基础,设置与现实生活相似的语言情境,启发和诱导学生触景生情,让学生因情而说话,说自己确实“想”说的话。由于角色是学生自己,学生就会最大限度地发挥想象力,犹如身临其境而能畅所欲言。
  
  三、英语口语教学要循序渐进
  
  教师如何激发学生的谈话热情,调动他们积极投入交谈,在口语教学中是至关重要的。口语教学很重要的一点就是需要给学生设立一种合适的谈话气氛,使学生在这种氛围中有感而发,有一种迫切地想要表达自己的观点和看法的冲动。因此,英语口语教学要循序渐进,教师的作用就是使学生处于一种谈话的情境中。那么应该如何设置这种情境呢?
  在最初阶段,利用图画设置情境进行教学易引起学生的兴趣。兴趣是教学中的一个最重要的因素。但是,适合教学用的画册为数甚少,而书店供应的画册又不适合教学使用。这便需要教师不时地为自己设计并绘制教学图画了。所选题材最好是所学语言国家的日常生活、历史传说等,因为学生渴望了解一些语言背景。这对他们其他方面的学习也是很有益的。
  如果学生口语表达能力较高,教师可以给学生以一定的考虑时间,然后鼓励学生独立谈谈他们对图画的理解,充分发挥学生们的想象能力,要求尽可能详讲,并伴有适当的评论,这对其他学生可以起到启发、鼓励、模仿的作用,可调动学生多说、说好的积极性。
  到了较高阶段,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已达到了一定的水准,教师可采用讨论、辩论的方式以进一步培养、提高学生的口语能力。题目应该选择学生们普遍关心的热门话题。在教学中,好的教师就如同一个交响乐队的指挥,他不是演奏者,而是指挥演奏的人。教师借助信号保证维持适当的速度,保持合奏和独奏之间的平衡,保证及时纠正错误的音调。也就是说,在这一阶段的口语教学中,教师的作用就是引导学生顺利地进行讨论、交谈、辩论,而不是教师整堂课地独自。特别是在辩论过程中,教师要保证每个学生的参与,并适时给予指示,使辩论得以顺利进行。辩论结束后,教师要对语言中的使用作出评价,指出口语中语音、语调、措辞、语法等方面存在的问题。对表达好的方面给予肯定、赞许,这一步是必不可少的。经过不断训练。学生们的口语能力一定会有一个飞跃。
  
  四、英语口语教学的基本方法
  
  英国著名语言学家I.g.亚力山大在他所著的《新概念英语》前言中指出:Nothing should be spoken before it has been heard.由此可见。听是说的基础。凡在接触新材料之前,要求学生先仔细听教师朗读教材或听录音。
  学生要仔细听。听时不看书面材料。凭自己的能力听懂或基本听懂材料的内容。这不但有助于提高听力,亦促使学生注意语音、语调细节,利于模仿。听完录音一至三遍后,教师用一些Yes-no questions提问,一般要求中差生回答,抽中、上学生回答一些较复杂的问题,接着全班逐句跟读。朗读时,要求学生特别注意语调、重读。因为这方面的差异,往往表示不同的意思、感情,正确的节奏、正常的速度,是良好和流利口语的重要标志之一。在学生跟读时,教师要严格要求。
  朗读时,边练习边检查纠正。开始时可全班进行,以便增强信心鼓励人人开口。然后由教师指定一排、一行,小组重复。当少数人说时,教师能比较容易地听清他们说得怎么样。最后,叫个别学生单独说。因为事先他们已有了很多练习,再让他们自己试着单独说就不会感到紧张。在此阶段尽量多表扬多鼓励。
  正确的模仿,有助于正确地熟记和背诵。要求学生熟记教材,反复练习,达到能够正确、流利地背诵。这是掌握指定教材很重要的一步。 检查学生背诵情况。检查可先让学生背诵整个对话,然后分成几“对”或几个小组,每人担任对话中的一个角色,进行背诵。背诵时。需要求学生语音、语调、速度、节奏都正确和自然。要带着感情“进入角色”。检查背诵时,也可由教师复述对话,或慢放录音,要求学生听写,并交教师批改。
  组织学生做“半活用”练习,逐步过渡到“活用”。学生能背诵会话材料,只是初步掌握的开端。背诵不等于熟练掌握,这中间还有相当的距离。不了解这一点,不在背诵的基础上继续进行各种练习,势必造成学生掌握不牢固的现象。这就要求教师有高度的组织才能和教学艺术。设计的练习既要量大,又要方式多,如:难度逐步提高的替换练习、扮演角色表演、“填空”对话、一分钟两两对话、借助图片或幻灯提供的情景练习等等。
  总之。要对教材进行各种变换形式的训练。这些练习要有趣,并一环扣一环,步步深入,使学生始终满怀兴趣,积极主动地与教师配合,投入到口语练习中去。
  
  (责任编辑 孙海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