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8年第3期

英语阅读课教学反思

作者:郑家钦




  目前的阅读教学是以讲授字词句和语法为重点的单向式教学模式,严重影响着阅读教学的效果。本文分析了当前阅读教学的现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以期为阅读教学带来生机。英语专业课中,阅读一直是学生在基础阶段的必修课,它在专业课中所占的比重较大,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阅读课教学效率的高低直接影响着学生英语水平的提高。我国外语界著名学者董亚芬教授曾指出,“轻视读与写,听与说(尤其是说)只能沦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阅读教学的重要性可见一斑。
  
  一、阅读课教学的现状
  
  目前,阅读课教学依然偏重传统模式,课堂教学中的“一言堂”教学虽有所改观,但阅读教学总体上说还难以达到学生的要求。笔者从教和学的角度简要分析如下。
  
  1.教的现状
  一方面,阅读课教师普遍感到时间短、文章长,班级人数多,教学中语言点多,不讲总感觉没有完成课堂教学任务。另一方面,有些教师热衷于扮演授业、解惑的角色,从词到句,从概念解释到遣词造句,从段落大意到中心思想。作详尽的讲解,生怕学生不清楚。据调查:“87.2%的教师在课堂上讲授生词、语法知识。”(郑树棠,魏乃兴)于是阅读课上教师唱“独角戏”,充当“保姆”角色,造成课堂气氛沉闷,课堂教学收效甚微。
  
  2.学的现状
  以教师为中心的阅读课堂教学中。学生只能被动地接受教师的“灌装”,其结果往往导致学生只学到了几个单词或短语,对文章的思想内容、写作风格等一概不知。课堂气氛的沉闷也造成了学习者心理上的压抑和不安全感,不能自由发挥其创造性,也不能在学习中取得更大的进步。班级人数多,不是每个学生都有机会参与课堂教学活动,这一点也影响了阅读的积极性。另外,还有不少学生认为没有必要开设阅读课。这表明他们对阅读课的开设目标不明确,对阅读课的认识存在误区。
  所以,现今的阅读教学在教学理念和教学方法上都应有所改进。反思阅读教学的现状,结合笔者的课堂经验,提出一些行之有效的对策。供广大英语阅读课教师参考。
  
  二、提高阅读课教学功效性的对策
  
  1.正确认识阅读课的教学目的
  要想分析阅读教学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合理的解决对策,就必须对什么是阅读、阅读课的主要目的有一个清醒的认识。Farrell认为阅读就是构建意义的过程(meaning construction),这种过程是通过读者已有的知识、书面语中的信息和阅读文章的上下文之间的相互作用来完成的。阅读的目的是了解作者的写作意图、表达思想,途径是要调动读者已有的经验、知识,充分利用作者提供的语言,在上下文中准确理解文本含义及其承载的社会功能。国内学者沈明德等认为阅读能力是对文字进行“解码”的能力。对英语文字所传达的信息的理解,取决于对此文字的认读能力。因此,英语阅读课的教学目的就是:(1)扩充英语词汇;(2)通过不断的阅读训练提高学生对英语文字的认读能力;(3)帮助学生获取有关英语社会和文化的信息知识。
  
  2.有效合理地借鉴国外阅读模式或理论
  国外许多学者对阅读教学进行了大量的研究,并提出了许多理论和模式。其中比较有影响的主要有:(1)Goodman(1967)和Smith(1971)“自上而下”模式(top-town model);(2)Laberge和Samuels(1974)提出的“自下而上”模式(bottom-upmodel);(3)Rumelhart(1977)提出的“相互作用”模式(interactive model)以及(1980)提出的“图式阅读理论”(Schematic theory of reading comprehension)等。我们认为,上述模式各有自己的优势,都有一定的借鉴意义。但是,国外的阅读研究理论大都是把英语作为母语或第二语言进行的,而在我国英语是作为一门外语来教和学的。因此,我们既要借鉴国外的阅读研究成果,又不能完全照搬照抄。一切都要参照学习者(学生)的英语水平,根据我国的实际教学情况,合理有效地借鉴切实可行的模式或理论来指导自己的教学。
  
  3.改变单向传递的教学模式
  目前的阅读课堂教学大都以学习内容和教师为中心,课本是信息源,教师是信息的传递者,渠道是教师对课本的讲解,学生是信息的收授者。教师对字词句、语法进行讲解,也谈及阅读技巧,扩展背景知识,希望借助课堂教学演示传授给学生解决问题的方法。实现阅读能力的转移。但是,这种能力是无法被学生内化的,教师只能促进学生阅读能力的培养,而不能传递这种能力,学生自主学习的地位是不能被教师所替代的。实践证明,这种单向式的教学模式非但不能实现知识技能的传递,还会影响到学生批判性思维能力在阅读中主动构建意义的能力等。改变这种单向式的教学就是要让学生参与到知识构建的进程中来,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向学生介绍有效阅读的方法,通过合理组织课堂激发学生的兴趣,变单向模式为互动模式。
  
  4.阅读教材的选择和使用
  (1)阅读课教材的选择。一般说来,每门课程都有自己选定的教材。但是。由于种种原因,教学机构不可能及时地更新教材,这就容易造成一套教材多年使用的现象。而语言是“活的”,它会随着时间的推移和社会的进步而不断发生变化。如果教材缺乏时效性,那就不能激起学生的阅读兴趣,更谈不上从中获取新信息。另一方面,阅读教材的选择还应考虑学生的实际水平,真正把握好文章的难易度。如果文章过难,学生会因为读不懂而丧失阅读下去的信心和兴趣。因此,无论是课堂教材,还是布置下去让学生课后阅读的教材,都应遵循这样一个原则,即材料的难度应略高于学生现有水平,也即“i+1”(i为学生的现有水平)。(2)灵活地使用教材。事实上,学习者手中的教材只是一种语言符号系统的载体,教师要将这套系统转化为学生的语言能力,需要大量的创造性工作。活化语言是教师教学能力的重要表现。作为英语阅读课的教师不但应该掌握所教课程的内容,而且应该对教科书中体现的教学思路和采用的教学内容中不适应学的地方稍作修改调整。以增强教学的功能性和趣味性。
  
  5.注重课堂阅读与课外阅读的有机结合
  阅读有别于一般的知识课,也不同于简单的技能训练,不但需要陈述知识的传授,还需要大量的操练。阅读量越大,学生积累的背景知识就越多。更易于形成提高阅读能力的良性循环。然而,如果只限于每周两节的阅读课的课堂学习,这一目标显然难以实现。因此,我们应该坚持课内外结合的原则,教师结合课堂学习,有计划地指定课外阅读材料,并定期检查,评定成绩,使课外阅读具有真正积极的现实意义。
  
  6.运用丰富多样的教学手段
  改进教学方法并灵活运用多种形式的教学手段,也是提高阅读教学的有效方式。阅读课的首要任务当然是“读”,但讨论同样重要。组织有序的课堂讨论,对课堂教学的效果必将起到积极的作用。另外,利用各种各样的多媒体手段、英语报刊杂志、原声影像作品等也能丰富英语课堂,产生意想不到的教学效果。
  阅读本身是一个复杂的感知和理解的过程。阅读课教师应借鉴吸收国内外阅读教学理论和模式中的合理成分,指导自己的教学,转变教学模式,实现单向教学模式向互动模式的转变,实现传授语言知识与训练阅读技巧和策略的有机结合。同时,注意培养学生课外自主学习意识,使之能积极有效地完成阅读任务。从而不断提高阅读教学的功效,满足社会发展对英语学习者的要求,适应英语学习者新的学习需求。
  
  (责任编辑 张茂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