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8年第3期
新课改对中学历史教师的素质要求及其实现
作者:尹行创
一、专业知识素质要求及其实现
中学历史教师知识素质大体反映在三个范畴及三个层次上:一是高层次的历史专业知识,二是较低层次的历史教学内容要涉及的各种相关学科知识,三是较高层次的教育、教学理论与方法知识。在新的目标要求下,做为中学历史教师,首先要注意不断充实与提高自身的历史专业知识素养,使自己对重要历史知识既熟悉史实又深刻认识,这是提高历史教师素质的基础和主要内容。“只有当教师的知识视野比学校教学大纲宽广得无可比拟的时候,教师才能成为教育过程的真正能手、艺术家和诗人。”因此中学历史教_师在这方面应多下功夫,多读几本中外通史,尽量弄清楚重要历史问题的前前后后,并根据中学历史教学的特点既能讲清楚历史过程,又能分析历史原因。在此基础详读断代史、专业史的国别史。以及经济史、思想史、文学史、科技史、教育史、文化史、战争史、中西交通史等。在广泛阅读这些专业书籍时最好做读书笔记,摘抄重要史料,作专题卡片,努力加宽加深自己的历史专业知识,使教师自己首先成为博学者。然后,还要有重点地选读一些史学名著。如司马迁的《史记》、班固的《汉书》、司马光的《资治通鉴》、刘知凡的《史通》、郑樵的《通志》、希罗多德的《历史》,修昔得德的《伯罗奔尼撒战争史》、塔西佗的《日耳曼尼亚志》、恺撒的《高卢战记》等。在平时,历史教师还应把在阅读报刊杂志及看电视、上网络的过程中得到的各种历史知识及时记录下来。以备教学时使用。
由于中学历史教学涉及到的知识领域极为广泛,历史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常会遇到诸如考古学、人类学、民族学、社会学、地理学、文学艺术、数理化等方面的内容,因此中学历史教师也应注意补充一些与历史相关的学科基础知识,以提高自己的整体学识水平。
中学历史教师还要及时学习教育心理学、教学方法论、学科教育的新理论、新方法,并不断地把这些所学新的方法运用到日常课堂教学之中,使自己的教育方法更加科学,更符合教育教学规律,克服教学的盲目性。要善于把实际教学经验与理性知识紧密结合在一起,使中学历史教学质量不断提高。这是为完成对学生进行公民教育和人文素质教育这个目标教师必须过的第一关。
二、思想修养素质的要求及其实现
中学历史教师要深刻领会“为学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成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合格公民奠定基础。”这句话的内涵,但要真正实现这个目标,教师自身的思想修养素质先要得到提升,然后在完成系统传授历史基础知识的过程中,必须把以思想教育内容适时包容进去,并自然地渗透到讲授中去,长期下去。就会在潜移默化中达到教学目的,否则就不能全面完成中学历史教学任务。
即使是一名系统接受过思想修养理论课教育和政治理论课教育的历史教师,如果不能理论联系实际。对自身的思想修养素质不去严格要求,认真提高,仍然不能很好地完成思想教育任务、不能在讲授历史过程中给学生以思想启迪、不能使学生知古鉴今,明白做人的道理。因此历史教师要不断学习吸收新思维理论、新认识理论、新思想方法,懂得在中学教育阶段如何进行历史教育即如何安排和讲授历史问题,明白中学历史教学的方针,以提高对中学历史教学的理性知识,这是中学历史教师提高自身思想素质的重要一环。在这里还应强调的一点是中学历史教师在提高自身思想素质的时候,一定要注意努力提高自身的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理论水平,提高对历史发展规律的认识,加深对爱国主义的理解,深化对社会主义的情怀。
体现思想修养素质的另一重要方面是教师的职业道德修养,这主要表现在应热爱中学教育事业并献身中学教育事业。历史教师要清楚地认识到自己肩负培养新时期建设人才的神圣使命,因此必须真心实意地热爱自己的本职工作。把全部精力和心血都奉献给教育事业。还有应具备为人师表的人格素质,这既包括良好的教养和性格,也包括高尚的人格、丰富的生活经验、远大的追求等。在这里,道德修养不仅关系到教师自身品格完美,而且有着强烈的为人师表的示范性,有以身立教的作用。
三、教育技能素质的要求及其实现
教学技能素质是提高中学历史教育质量的关键。新时期下教学技能素质除传统的如备课技能、讲课技能、课堂管理技能、考评技能、组织历史课外教育活动技能、语言技能和板书技能(此技能在没有条件实施多媒体课件教学的地方仍适用)等外,还应掌握多媒体课件教学这个现代技能方法。
备课技能是在安排教学过程时要注意突出教材内容的重点和难点。以保证学生都能接受和理解;讲课技能是要求教师熟练掌握多种在历史课堂教学中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技巧,并能在具体教学时机动灵活地自如运用。由于历史课堂教学情况千变万化,因此历史教师要根据不同的教材性质和特点进行优化选择,综合使用;课堂管理技能要学会在教学过程中观察学生的各种反应,注意其在听课过程中的表现和动作。看其是否注意力集中,以便及时引导或纠正。在进行课堂教学管理时要特别注意尊重学生,即要维护好教学秩序,又不能轻易伤害学生的自尊心,否则会引起教学秩序的混乱;考试技能是指教师要遵循试题科学化、规范化和标准化的原则,减少试题及参考答案的人为化因素,评卷要力求公正和客观。考试既是检查学生的学习效果,也是检查教师的教学效果;组织历史课外教育活动技能是指对课堂教学之外的各种历史教育活动的组织、指导、指挥及参谋策划能力,组织历史课外活动小组,带领学生进行实地考察、访问、参观,尽量满足大多数学生的历史求知欲望;对于语言表述技能,国外教育心理学家认为,教师在达到必要的智力和知识水平后,对教学效果有重大影响的因素是思维的逻辑性和口头表述能力。历史教师只有用生动、准确的口头语言进行形象介绍,才能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历史能力,认识历史发展规律;板书技能要求的是板书设计应做到文字简练,句子整齐,以方便学生记忆,是直观性很强的辅助教学手段,“在讲授历史、植物、动物和地理课的90%,物理和数学课的100%,都要使用黑板和彩色粉笔。在我看来不这样做,就不可能设想会有一个发展抽象思维的过程。”
当然,现代的课件制作和多媒体教学方式可弥补板书很多不足,其整齐、直观、生动等特点,是手写板书所不具备的优势。(在受信息设备限制、没有条件实施多媒体课件教学的地方除外)对教师的要求是精心的课件设计;严密的内容规划。并兼顾教学环节的多个层面,做到了这一点,教师就会轻松而有效地完成教学任务,这也是新课改所要求的“要努力创造条件,利用多媒体、网络组织教学。开展历史学科的计算机辅助教学。”它是现代课堂教育的趋向。
四、教学相结合的素质要求及其实现
这方面,历史教师应时刻关注现实中(无论中外)对历史有重大影响的事件或人物或地理变化,并恰到好处地将之用于教学中,真正做到古今中外的紧密结合,它可提高学生对历史课的认知感、新鲜感。要特别注意对教学思想理念发生影响的政策性事件,如新课改下的《历史新课标》,即对我们的历史教学力面发生重大影响,历史教师应熟读之,及时调整自己的教学思维,教学理念相应发生改变。另外还要注重自身的进修,“必须不断地掌握历史学科研究中的新动态,学习和吸收新的教育科学理论,认真总结和汲取国外的成功经验,在传统的历史教育水平上有所发展和创新。”
历史教师素质的提高是一个渐进的过程。为加快这个过程的提高,还可以邀请一些富有教改经验的同行教师来听自己讲课,请他们认真评议并提出具体改进意见。也可以听其讲课,观看他们的历史课堂教学录相,并注意从专业杂志、报刊上及时吸收好的新的教学技巧,把优秀的教学经验、方法、技巧渗透到自己的日常教学工作之中,全方位改变为应试而教的角色,以完成向新课改目标的转变。
(责任编辑 刘永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