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8年第2期
教学策略的选择与运用
作者:柯和平 齐剑鹏
经过多年的发展,目前可选择参考与运用的教学策略(教学法)主要有以下10种。
一、五段教学法
赫尔巴特学派的“五段教学法”(预备、提示、联系、统合、应用),后经前苏联凯洛夫的改造而传入我国。其优点是,能使学生在较短时间内掌握较多的系统知识,能体现“教学”作为一种简约的认识过程的特性。所以在实践中长盛不衰,至今仍是学校教育中的主要教学策略之一。其缺点是,学生在这种教学过程中往往处于被动地位,不利于他们学习主动性的发挥,为此,多年来在这方面一直受到批评与指责。
二、九段教学策略
这是美国著名教育心理学家罗伯特·加涅将认知学习理论应用于教学过程的研究而提出的一种教学策略。此教学策略把学生内部的心理活动分解为九个阶段,相应地教学策略也包含九个步骤。
三、先行组织者教学策略
奥苏贝尔认为,能促进有意义学习的发生和保持的最有效策略,是利用适当的引导性材料对当前所学新内容加以定向与引导,这种引导性材料就称为“先行组织者”。
先行组织者难度高于当前学习内容时采用“渐进分化”策略,先行组织者难度低于当前学习内容时采用“逐级归纳”策略,先行组织者难度不高不低时采用“整合协调”策略。
所谓“渐进分化”策略,首先讲授最一般的,即包容性最广、抽象概括程度最高的知识,然后再根据包容性和抽象程度递减的次序逐渐将教学内容一步步分化,使之越来越具休、深入。
所谓“逐级归纳”策略,先讲授包容性最小、抽象概括程度最低的知识,然后阿根据包容性和抽象程度递增的次序逐级将教学内容一步步归纳,每归纳一步,包容性和抽象程度即提高一级。
所谓“整合协调”策略,通过分析、比较先行组织者与当前教学内容在哪些方面具有类似的或共同的属性,以及在哪些方面二者并不相同来帮助和促进学习者认知结构中的有关要素进行重新整合协调。
四、假设——推理教学策略
这是一种着眼于培养学生逻辑思维能力的教学策略。它的主要步骤是:问题→假设→推理→验征→结论。
在“问题”阶段,教师应提出难易适中的问题,并使学生明确问题的指向性。在“假设”阶段,教师应运用问题情境引导学生通过分析、综合、比较,努力提出各种假设,并围绕假设进行“推理”,从而逐步形成当前教学目标所要求掌握的概念;在“验证”阶段,应由教师或学生自己进一步提出事实来说明刚获得的概念;在“结论”阶段,由教师引导学生回顾教学活动,分析思维过程,总结学习收获。
这种策略的优点是有利于发展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不足之处在于比较局限于数理学科的教学内容。
五、示范——模仿教学策略
这种策略特别适合于实现动作技能领域的教学目标。它的主要步骤是:定向→参与性练习→自主练习→迁移。
在“定向”阶段,教师既要向学生阐明动作要领和操作原理,还要向学生做示范动作;在“参与性练习”阶段,教师指导学生从分解动作开始做模仿练习,并根据每次练习结果给予帮助、纠正和强化,使学生基本掌握动作要领;在“自主练习”阶段,学生由单项动作与技能的练习转向合成动作与技能的练习,并可逐步减少甚至脱离教师的现场指导;在“迁移”阶段,要求学生不仅能独立完成动作技能的操作步骤,还能将习得的技能应用于其他类似的情境。
六、支架式教学策略
支架式教学策略由以下几个步骤组成:
1、搭脚手架,围绕当前学习主题,按“最邻近发展区”的要求建立概念框架。
2、进入情境,将学生引入一定的问题情境(概念框架中的某个层次)。
3、独立探索,让学生独立探索。
探索内容包括:确定与当前所学概念有关的各种属性,并将这些属性按其重要性大小顺序排列。探索开始时要先由教师启发引导(例如演示或介绍理解类似概念的过程),然后让学生自己去分析;探索过程中教师要适时提示,帮助学生沿概念框架逐步攀升。起初的引导、帮助可以多一些,以后逐渐减少,愈来愈多地放手让学生自己探索;最后要争取做到无需教师引导,学生自己能在概念框架中继续攀升。
七、抛锚式教学策略
抛锚式教学策略由这样几个步骤组成:
1、创设情境,使学习能在和现实情况基本一致或相类似的情境中发生。
2、确定问题,在上述情境下,选择出与当前学习主题密切相关的真实性事件或问题作为学习的中心内容(让学生面临一个需要立即去解决的现实问题)。选出的事件或问题就是“锚”,这一环节的作用就是“抛锚”。
3、自主学习,不是由教师直接告诉学生应当如何去解决面临的问题,而是由教师向学生提供解决该问题的有关线索(例如需要搜集哪一类资料、从何处获取有关的信息资料以及现实中专家解决类似问题的探索过程等),并要特别注意发展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八、随机进入式教学策略
随机进入教学策略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步骤:
1、呈现基本情境,向学生呈现与当前学习主题的基本内容相关的情境。
2、随机进入学习,取决于学生“随机进入”学习所选择的内容,呈现与当前学习主题的不同侧面特性相关联的情境。在此过程中教师应注意发展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使学生逐步学会自己学习。
3、思维发展训练,由于随机进入学习的内容通常比较复杂,所研究的问题往往涉及许多方面,因此在这类学习中,教师还应特别注意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
九、启发式教学策略
启发式教学是教师根据教学目标和教材的实际,从学生的知识基础、心理特点和接受能力出发,通过教与学的互动作用,发挥双方的积极性和各自的特殊作用,充分调动学生的主动性、创造性,在教师的启发诱导下,引导学生按科学的方法去主动学习,积极思考,从而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一种教学思想。启动式教学的形式多种多样,可自由发挥,有机组合。
十、探究式教学策略
这种策略在Internet上的应用范围很广,从简单的电子邮件或邮件列表学习方式,到大型、复杂的学习系统中都有采用。实施这种策略需要由某个教育机构(如中学、大学或研究机构)提出一些适合由特定的学生对象来解决的问题,并通过Internet向学生发布,要求学生解答。与此同时提供大量的、与问题相关的信息资源供学生在解决问题过程中查阅。另外,还设有专家负责对学生学习过程中的疑难问题提供帮助。给学生的帮助并不是直接告诉他答案,而是给以适当的启发或提示,如“请查阅某某站点上的某某文章”之类。这种学习策略彻底改变了传统教学过程中学生被动接受的状态,而使学生处于积极主动的地位,因而能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创造性。
虽然各类教学策略有明确的指向性和一套实施的操作程序,具有可模仿性,但由于具体的教学活动过程中存在着许多变量,教学策略的运用并不能照抄照搬,而要在运用中有所变化,有所创造。需根据现有基础和条件,进行综合设计,具体化各环节,进而在教学过程中加以实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