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8年第2期
高中校本课程开发的内在规律与制度建设
作者:柏宏权 徐 克 奚彩林 刘世星
一、校本课程开发的特点
1、校本课程开发的“校本性”
校本课程的开发,需要从本校的实际出发,根据学校具有的教育资源、办学规模、办学特色、学生特点及所处的地理位置等确定校本课程开发的取向和特色定位。校本课程应该是能彰显学校个性、反映学校特色的课程。如我们开发的《感受仪征文化》、《身边的经济学》、《烧烤与健康》、《英语才艺活动》等校本课程等都具有很浓的“乡土”特色,能充分利用学校本身的特点与所处的地理环境,结合当地的经济社会发展特点而开设的。
2、校本课程开发的“开放性”
如果说国家级课程存在着“规定性”的倾向的话,那么,校本课程更多体现的是“开放性”倾向。课程编制是开放的,教师要自己设计课程的目标、课程内容、实施方案与课程评价。学生学习空间是开放的,要求学生的学习不仅仅局限在校园,更注重从校园走向社会。学习途径是开放的,可以通过检索计算机网络、图书馆、报刊电视等媒体,走访社会有关部门、采访各方面的专家学者等多种途径学习。学习结果是开放的,鼓励学生就研究的问题提出自己独特的见解。结果形式可以是小论文、调查、设计方案、作品集、节目表演等。
3、校本课程开发的“综合性”
校本课程的开发不仅要考虑某一门学科知识,而是要考虑各门知识的综合,还要考虑到知识、能力、情感等的综合性。举例来说,我校的《感受仪征文化》、《仪征水质状况》校本课程,就要运用生物的、化学的、物理的、社会的、历史的、地理的等等多方面的综合知识,涉及动手的、体验的等多种实践能力。而这种学科内容的交叉与渗透,各种能力的交替运用,正是开阔知识视野,锻炼和提高各种实践能力,促进个性发展的有效途径,为学生密切联系生活实际,提高品德素质、智能素质、身体素质、审美素质、心理素质和劳动素质提供了舞台。
4、校本课程开发的“研究性”
校本课程不仅是一种结果,也是一种意识,更是一种过程。不能把校本课程看成是物化的、静止的文本状态,而是要把校本课程视为更加鲜活的、发展的、创新的活动形态,是教师和学生共同开发与创造的、促进学生认知能力、实践能力提升的学习活动过程。只有具备研究性的课程才更有利于学生的发展。正是基于以上认识,我们把校本课程的开发与研究性学习结合起来,校本课程只有具备研究性,才能真正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和探究性。
校本课程在“教什么”上赋予学校与教师更多的权利,需要教师投入更多的思考,而不能仅仅完成教科书或教学参考书上的内容。教师需要根据本地、本校的实际情况,自己的知识经验、学生的兴趣、爱好和发展水平等,在整个课程动作过程中,通过批判反思而实现对课程目标、课程内容、课程资源、课程意义和课程理论进行持续的主动建构,即所谓的从课程实施者转变为“课程创生者”。这就要求教师必须是研究型教师。斯腾豪斯正是为了课程开发与实施的成功才提出了“教师即研究者”这一观点的。
5、校本课程开发的“创新性”
校本课程的开发,是一种创新活动。为使这种创新活动落实在实处,我们把校本课程的建设与研究性学习创造性地结合起来。通过引导学生的主动参与、亲身实践、独立思考、合作探究等方面营造特定的教学情境,激发学生的创新精神。让学生积极地去思考,主动地去体验,自己去克服困难,自己解决问题,不断进行反思,从而使他们树立创新意识,形成创新能力。
二、高中校本课程开发的管理要求
1、目的要明确
开设任何校本课程。都要有明确的目的。要对人才培养有明确、实际的价值。如果没有明确的目的,就绝不能开设这样的课程。
2、目标要具体
任何校本课程的建设,都要有明确、具体的目标。要按照人才培养的基本要求,教育教学的规律,学生的培养层次,具体课程的特征,为具体课程确定合理可行的具体建设目标。
3、体系要合理
学校首先要有结合校本特点的校本课程开发的整体规划,在这个基础上,由教师申报校本课程,从中筛选出符合要求的校本课程,从而形成合理的校本课程体系。
4、理念要先进
校本课程应有自己独特的理念。理念先进,有感染力,课程教学才可能吸引和凝聚学生的注意力,使学生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才可能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5、进程要循序
校本课程的建设都不可能一步到位,有其不可逾越的阶段性。首先是课程的设计期,主要是明确课程的目的,初步确定课程的目标,搭建课程的内容框架,培训主讲教师;其次是学习调整期,主要是学习同行的经验,吸收其他课程有益的成分,初步建立课程的理念,并使课程的实施方案基本趋于合理;再次是快速提升期,即在前一阶段基础上,全面提升课程的内容体系,培育课程的教学模式,开发课程的教学资源,培育教师梯队。再就是相对稳定期,即待课程整体上达到某个较高水准时,要在较高的平台上保持课程的水平与质量。此后,则需要根据客观情况的变化和人才培养的要求,使课程发展与时俱进。
三、案例:南京师范大学第二附属高级中学校本课程管理制度案例分析
2004年南京师范大学第二附属高级中学启动了“校本课程建设”。相应建立了四类制度,第一类制度是制度化的管理程序;第二类制度是校本课程选择与评价标准;第三类制度是基于项目的协议管理;第四类制度是校本课程开发建设滚动式资助制度。
1、制度化的管理程序
(1)程序化选择立项。在课程立项阶段,为选择“好苗子”,一方面针对学校开展较早,有着多年积累的选修课与活动课,使之更加科学、规范,并不断完善管理与评价机制,使之成为校本课程,强调“自上而下推着走”;对那些在建设思路和课程理念上与学校校本课程建设思路一致的课程,强调“自下而上强化竞争”。另一方面,任何人选课程都要通过“教科室预审、课程负责人答辩、专家评审”的程序。经过这样的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