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8年第2期

班主任实施心理健康教育的途径与方法分析

作者:周 斌




  一、问题的提出
  
  对中学生而言,心理健康不仅是自身发展的需要,也是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由于社会多元化的发展,社会不但要求学生有较高文化、技能水平,而且要求学生要有较好的心理素质。中学生由于所处的年龄阶段决定了其心理健康教育对其将来的成才与个人发展具有重要的影响,而班主任在中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中担任重要角色,如何提高班主任对中学生心理教育的效果成为一个重要的研究课题。
  
  二、班主任进行中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优势分析
  
  1、鲜明的针对性
  班主任接触学生时间长,次数多,对学生了解较全面,较深入。在心理健康的内容选择上具有针对性。专职心理学教师一般按教学大纲的要求,对各年级各班进行心理学知识讲授和心理健康训练,具有广泛性、普及性的特点,而班主任则可根据本班的整体情况和突出问题、个体特点进行有选择性的讲授、训练和矫治。在个体施教上,班主任更具有针对性,这是专职心理学教师力所不及的。专职心理学教师所教班级多,人数多,侧重于“面”上的教育,即使有“点”上的教育,那也是极个别的,很特殊的学生。而班主任由于工作重点和角度不同,更多的是“个体”的教育与辅导,在教育的内容与方法上更具有鲜明的针对性和灵活的选择性。
  
  2、时空的灵活性
  班主任实施心理健康教育,既可在校内,也可在校外;既可在课内,也可在课外;既可利用较长的时间,如入学教育和班会时间,也可利用较短的时间,如课间休息和放学之后。在空间与时间上具有较大的灵活性。而专职的心理学教师局限性较大,时间和空间基本上限制在上课的节次和上课班级,在个别辅导上即使表现出一定的灵活性,但这种灵活性是远不及班主任的。
  
  3、防治的系统性
  班主任带班一般为三年,初一到初三,高一到高三。这就为班主任对学生系统地进行心理健康教育提供了条件。班主任可以根据本班学生各阶段的特点和出现的问题进行全程式的系统的研究与教育。而专职心理学教师由于学校人力和物力、课程与精力等因素的限制,大多只在起始年级开设心理学课程或在关键的时段(如毕业前夕)作心理辅导,对学生成长的全过程关注不够。
  
  三、中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中常见的问题分析
  
  1、厌学心理
  在中学生中存在较多的厌学现象,表现为对学习感到乏味,提不起兴趣,学习处于被动状态,对学校、对老师态度冷漠。一提起学习就心烦意乱、苦闷、焦躁,一进教室就情绪低落,上课精神涣散,注意力不集中,作业抄袭,考试舞弊,严重者逃学、辍学。
  厌学原因十分复杂。有的对学习缺乏应有的兴趣,学习目标极低而且单一,学业基础差;有的遭受到批评、指责和冷落,超过了他自身的心理承受力,以至自暴自弃,破罐破摔;有的智力偏低,接受能力较差,造成学生基础差,有时虽有上进之心,却是心有余而力不足;也有的是因教师教学方法呆板,教学水平低下,教学态度粗暴所致。
  
  2、自卑心理
  自卑心理几乎人人都有,只是程度上的区别。这是一种非常普通的心理障碍,自卑的学生感到自己无能,并且自感无力克服。表现为胆小,不敢与人交往,不相信有能力,不敢与人竞争,不敢抬头挺胸出现在同学面前,总是怨恨自己。自卑对人的影响是:使可能变成不可能,使可能不大变得毫无希望,使自己不断走向退缩。
  
  3、考试过度焦虑心理
  学生参加考试应当有适度的焦虑。不同程度的焦虑,对考试有不同的影响。焦虑程度适当,有利于促进复习,有利于考出好水平。焦虑程度太低,会使学生对考试满不在乎,骄傲自满,粗心大意,考不出好水平。焦虑过度则使学生坐立不安,头痛脑昏,注意力无法集中,思维比较紊乱,看不清题意,解题容易出错,不能发挥正常水平。
  
  四、班主任进行中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途径与方法分析
  
  在遵循心理健康教育规律和原则,充分了解学生心理健康状况的基础上,班主任完全能够,也应该开展创造性的心理健康教育。针对上文分析的中学生中常见的心理问题,班主任实施心理健康教育,可以采用以下几种途径和方法。
  
  1、举办心理健康知识讲座,发挥自我教育的作用
  对中学生有针对性地讲授一些心理学的知识是十分必要的。“知”是“行”的基础。没有一定的知识来武装学生的头脑,学生对自己的心理世界永远是混沌的,行为往往是盲目的,一遇到心理困扰便显得无所适从。学生掌握一些心理学知识的意义是多方面的。心理学知识对指导学生的学习大有好处,他们按照心理学揭示的规律去学习,学习成效就会有所提高。了解了记忆的规律,学生就有可能上课更专心,更好记住应记的知识。学习了有意注意的规律,学生的思维就可能更开阔、更敏锐和更富有创造性。
  掌握一定心理学知识可以使学生加深对自己的了解,解答他们在思想和日常生活上的疑难问题,从而达到自我认识、自我完善、自我发展的目的。学习了有关性格的知识,就有助于学生对自己性格的了解,从而矫正自己的不良性格,完善自己的性格。了解了青春期的心理特点,从而主动把握自己的心理,安全顺利度过青春发育期。掌握一些心理学知识,有助于学生处理好人际关系,改变学生非理性的思维方式。学生在了解自己心理的同时,也了解了同学及其周围人的心理,这样便可以对不同气质、不同性格类型的同学采取相应的态度,从而防止不必要的矛盾,增进与他人的友谊。
  
  2、营造班级文化,优化群体心理
  班级文化也包括物质文化、制度文化、精神文化三个方面,只不过它的内涵有所不同而已。班级精神文化包括书面文化、行为文化、艺术文化和心理文化。如果班主任从优化班级群体心理来构建班级文化的话,则应抓好物质文化、制度文化、行为文化、艺术文化四个方面的文化建设。相对于班级文化建设来说,这四个方面具体化为:营造整洁、舒适的教室空间环境,营造民主、严明的法治环境,营造团结、和谐的班级人际环境,营造健康、美观的艺术环境。
  班主任应充分认识班级文化的教育功能。班级文化的内容体现了班主任的价值取向和时代的主旋律,体现了全班学生创造力和创新精神,班级文化的形式,浸透了班主任的审美价值和学生的美学追求,班级文化建设的过程,体现了班主任心血和学生智慧,班级文化建设的结果是班主任综合能力的体现和学生自我教育成果的展示。班级文化对学生的教育是隐性的教育,对学生起着潜移默化的作用,它虽不主动对学生施加教育,但只要学生关注它、思考它,那么它就对学生进行着教育,从这个角度看,它是世界上最好的教师。如果忽视班级文化建设,班级外表形式上可能出现不同程度的秩序混乱、行为粗俗、物品狼藉,而团队内在精神上则呈现出缺少凝聚力和文化氛围。
  
  3、加强学生实践活动,培养学生良好心态
  要使中学生心理健康发展,提高他们的认识、意志、情感等心理品质,除了课本上理论知识的学习,教师耐心细致的辅导等之外,还须让学生走出课堂,走出校园,走出封闭的单元住宅楼房,走向社会,参与各种社会实践活动。
  组织学生参加社会实践活动可以增强社会适应性。学生通过社会实践,扩大社会接触面,拓宽社会知识面,可以打破从校门到家门的封闭式生活而给学生造成的胆怯恐惧等心理状态,从而能较好地适应各种外部环境。
  组织学生参加社会实践活动可以增强处理人际关系的能力。许多中学生不善人际交往,而参加社会实践活动必然要与社会各阶层人士接触、交往、了解,在这些交往中可以逐步培养学生的社交能力和公关能力,帮助学生克服面对新环境或初次结识的人表现出来的紧张、自卑、孤独、抑郁、畏惧、烦闷等不健康心理。
  组织学生参加社会实践活动可以增强意志力。在社会实践活动中参加诸如社会调查、学工学农等主题活动,经受艰苦的劳动磨练,严格纪律的训练和各种挫折的打击,有助于学生正确认识自己,克服独立生活能力差、挫折耐受性差、害怕困难等心理,有助于培养学生吃苦耐劳、艰苦奋斗、勇于开拓进取的精神和百折不挠、坚韧不拔的勇气以及乐观开朗、团结协作的品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