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8年第1期

在古诗词教学中培植学生的审美心境

作者:施春晖




  古典诗词是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从形式到内容都给人以美的感受,其整齐优美的形式、和谐动听的韵律、含蓄精练的语言和深沉炽热的感情,是对学生进行审美教育的精品。诗词的阅读与欣赏应当超越单纯的训诂文字、诠释词语的范围,跨入语义学与美学的领域,用心灵去捕捉诗的意象和境界。怎样才能激发审美欲望,发挥审美自觉呢?有诸多方法。而培植审美心境是首要的,它是发挥审美自觉的前提。所谓心境是一种在较长时间内影响人整个行动的持久的情绪状态,因而能使一个人的活动和体验都染上一种情绪色彩。“夫载哀者闻歌声而泣,载乐者见哭者而笑。哀可乐者,笑可哀者,载使然也。”[1]这就说明一个人心境的好坏,不仅能强化或钝化他的五官感受力,而且还有可能引起完全相反的感受。古诗词审美亦然。如果学生能带着和诗词相应的情绪色彩进人诗词审美学习,往往能较好地发挥审美活动的主观能动性。否则,审美活动则难以展开。中小学生思维方式主要以形象思维为主。根据这一特点,培植审美心境,就更能激发学生情感,更能促进学生进行深层次的审美活动。
  审美心境的培植是个复杂的心理工程,可采用以下几种方法。
  
  一、巧妙导入,激发美的兴趣
  
  设计好精彩、新颖、扣人心弦的导语是培植审美心境的第一步工序。教师凭借自己丰富的感情和巧妙的开场,在课堂上创造出引人入胜的情境,便能触动学生的心弦,引起感情上的共鸣,从而使学生进入教师精心设计的审美意境之中。如教《春日》一诗,一位教师是这样设计导语的:春天是一年四季中最美的季节,你瞧,微风轻拂,万树摇绿,百花绽放,到处生机盎然,给人们带来了新的理想、新的希望!古今中外,许多文人墨客都对春天充满深情,歌颂赞美它!今天就让我们尽情地享受春天、赞美春天吧!导语的情绪色彩和诗词的情感色彩声气暗通,就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就能唤起学生的注意力,使他们迅速地投入教学情境中。指导学生学习《琵琶行》可这样激情导入:人生难得一知己,千古知音最难觅。伯牙操琴遇子期,高山流水韵依依。乐天浔阳闻琵琶,相逢何必曾相识。教师的语言是动态的文本。优秀的教师语言表述能滋润孩子的心灵,激发学习的情趣。
  由于古诗词作者写作时间的特殊性,教者在教学中,首先应根据诗词所表达的不同意境来设计不同的导语,使学生很快与诗词所描绘的意境产生一种和谐的心向。这样才能活跃他们的思想,激发他们的兴趣。学生带着这样的心境来学习,自然会发挥审美自觉。
  
  二、充分诵读,走入美的诗境
  
  古诗词教学中的美育内容是极其丰富的。怎样给学生一双发现美的眼睛,激起其对传统文化的喜爱呢?诵读是培植审美心境的有效途径。人们对事物的鉴赏,总是从对事物的感性直观开始的,而对一首古诗词,首先是对语言符号的感知。由于古诗词语言精练,节奏明快,声韵和谐,读起来琅琅上口,非常适合青少年儿童的认知特征。学生在诵读时较之其他文学样式更能激起审美欲望。
  引导学生诵读就要把古诗词的意境和神韵出神入化地渲染给学生,使学生充分享受听觉美感,自觉地进入诗文的情境中去。教师的范读十分重要。作为教师,要努力提高自己的朗读水平,美读古诗词。叶圣陶先生说:“所谓美读,就是把作者的情感在读的时候传达出来。”[2]“美读的方法,所读的若是白话文,就如戏剧演员读台词那个样子。所读的若是文言就用各地读文言的传统读法,务期尽情发挥作者当时的情感。美读得其法,不但了解作者说些什么,而且与作者的心灵相感通了,无论兴味方面或受用方面都有莫大的收获。”[2]因此,语文教师要努力在范读中做到:设身处地,激昂处还它个激昂,委婉处还它个委婉,务期尽情地发挥作者当时的情感。美读得其法,能使朗诵具有艺术穿透力,使得具有识觉特征的文学作品立体化,变得鲜活起来。这对学生的感觉和知觉具有较强的冲击力,能诱发学生情感的波澜,会使他们自觉地走进作者的心灵。当然范读只是一种先导,只有学生自己诵读,才能体味出诗歌的情感。教师要具体指导学生诗词诵读的语气轻重、语调变化、节奏快慢以及艺术处理,唤起他们朗读的感情与诗人的感情起伏相合拍,指导他们把握“当感情紧张亢奋时,节奏趋于急;感情轻松平静时,则趋于缓”。例如,诵读苏轼的《惠崇春江晚景》:“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时,把重音放在“鸭先知”三字上,且略放慢语速,这样便把诗人面对春意盎然的景象时抑制不住的喜悦心情表现了出来。《雨霖铃》的感情基调凄凉伤感,语速宜舒缓,音调宜低沉,但在具体的诵读过程中也要讲究情感的跌宕起伏,如“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一句,“竟”字之前可以高昂些、急促些,以衬出相见时双手紧握的急切心情,“竟”字之后可以陡转低调,以表达千言万语无从说起的伤痛。教师进行必要的指导,学生就能掌握朗读的技巧,在反复吟咏中以达到“目视其文,口发其声,心同其情,耳醉其音”的艺术效果。
  
  三、音乐渲染,营造美的氛围
  
  诗与曲,自古以来就是相互依存的姊妹艺术。优美的歌曲,能创造特定的情境,能把学生带进一种特殊的艺术氛围中去,从而为学生体会古诗的情感创造条件。由此,教古诗词,常常用歌曲、音响来引发学生的情感。如学习《咏柳》一诗,学生要体会作者歌颂热爱春天之情,是有一定难度的。教学时,可先播放一段乐曲——《春芽》。该曲以轻快的节奏、优美的曲调、诗一般的音乐语言,形象地描绘了春天的大自然,抒发了少年儿童热爱春天、热爱祖国的感情。乐曲使学生置身于优美的春景之中,美好愉悦的情绪便油然而生。诗人笔下美丽多姿的新柳,便能很快唤起学生的共鸣。这时,再学古诗,学生能较快进入诗人的情感世界。电视剧《三国演义》的片头歌豪放、浑厚、悠远而略带苍凉,内容和基调与苏轼的《念奴娇·赤壁怀古》吻合。学生听着歌曲,自然能走进诗人的内心世界,更能体会诗人所抒发的情感。
  教学中借助音乐能巧妙地调动情感,烘托、渲染诗歌的内容,创造美的氛围。当学生进入一种特殊环境,面对特定的审美对象,耳闻目睹全是美的形象及充满新异性的事物,新鲜感便会油然而生,注意力便会集中。在清新明快的乐曲中讲授辛弃疾的《清平乐·村居》;在古朴忧伤的古筝曲中学习杜甫的《春望》;在哀怨动人的琵琶曲中引出李煜的《相见欢》。不同情调、不同风格的优美音乐会使学生时而惊喜,时而忧伤,他们会因陶醉而感动,他们会随着音乐与诗人一起来感受那份情感。
  
  四、借助图画,再现美的情境
  
  在我国古老的文化建构中,诗与画是一对十分密切的姐妹艺术,古诗词的特点是诗中有画,画中有诗,诗与画互相生发,相得益彰。一首诗往往就是一幅美丽的画图。所以我们可以因势利导地从图片入手引导学生走进诗境。有些教材中配有插图,教师可以充分利用它们。教材中没有插图,教师可利用多媒体、VCD等现代化教学手段,把诗词中静态的画面、文字,转为动态或立体的画面。如果用动态的画面展示,能大大增强学生对诗的理解。学生的情绪因此被调动起来,他们处于想进一步了解具体情况的精神状态。这样,通过图文的迁移过渡,顺理成章地调动了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初读诗歌,教师还可自己亲手画一画。教《早发白帝城》时,教师可先用简笔画再现情境,用粉笔勾勒彩云、山、水、小船,学生边讲,教师边画,画面从无到有,处于变化之中,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把学生带入悬崖峭壁、猿声啼叫、轻舟飞流直下的画面中。当然,教师也可叫学生在自读的基础上动手画画。《天净沙·秋思》中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等景物,都是入画的元素。这些内容,完全可以凭想象以绘画的形式表现出来,强烈的色彩对比,或明或暗的景物渲染了一种伤感的氛围,让学生身临其境感受到诗人强烈的思乡情怀。
  在培植学生的审美心境过程中,以上介绍的方法是较常用的,但这几种方法并不是孤立的,在实际教学中,往往相互结合,同时采用。“在吝啬的自然剥夺了人的快乐的地方,在奢侈的自然解除了人去努力的地方,在迟钝的感官感觉不到需求的地方,在强烈的情欲得不到满足的地方,美的幼芽都不会萌发。”[3]根据不同诗词的特点,教师运用语言、音乐、图画等方式创造与渲染气氛,调动学生的感觉器官和思维器官,学生将会耳濡目染,进入诗词中所描述的情境,具有良好的审美心境。
  虽然良好审美心境的培植最多只能为审美活动能动化展开蓄势,虽然它终究不是学生主体能动化的审美活动。但在语文教学中,来自视觉、听觉等一切可感知的审美因素,从各种渠道综合作用于学生的情感,将会达到以情动人、以美育人的极佳审美境地。“作者胸有境,入境始与亲。”学生只有具备了良好的审美心境,才能发挥审美活动主观能动性,才能促使主体对诗词意蕴进行深层次的自觉把握。
  
  参考文献
  [1] 刘安,陈广忠.淮南子译注.长春:吉林文史出版社,1990.498.
  [2] 叶圣陶.叶圣陶语文教育论集(上)·中学国文学习法.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80.125.
  [3] 席勒.美育书简.北京:中国文联出版公司,1984.132.
  (责任编辑 孙海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