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8年第1期
英语教学中部分中西文化现象差异浅析
作者:李群英
一、中西个人价值取向差异
在英语教学中,笔者发现经常会遇到在中国人视为不可思议、不谦虚太直率的句子:例如:A:Oh,Miss Zhang,how beautiful you are!B:Thanks.在中国人眼里,当受到表扬或夸奖时,会感到不好意思(so shy),会说“那里,那里,过奖了,”“一般,不怎么样”等等,显示过于谦虚。因为中国文化是团体取向的纵向等级文化,它倡导集体主义和协作精神,个人主义在中国文化中是不被提倡的或是“错误”的思想。在这样的环境里,保护团结和谐是团体存在的前提,因此,人们交流的方式也是围绕这一原则进行的。保护团结和谐统一的方式很多,过度谦虚(being too modest)就是其中之一。中国人历来以自谦为美德。而在美国人看来不仅不能领会你的客气,反而感到纳闷、不可思议,有时还会发生误解。往往被看作是虚伪,缺乏自信的表现。
西方文化尤其是美国文化是个体取向的横向平等文化,其社会的基础是建立在个人上面的,以个人为主体,以自己为主体。它强调充分发挥个人的自由、权利以及独立思考与行动的能力。它是美国社会文化的主流。所谓个人的权利,素被社会所公认,各个人的行为,完全由于他的自由意志,他自己对他的行为负责,不管对方怎样。在这种文化氛围里,人们崇尚自由、平等和独立,崇尚自我,所以保持团结和谐统一就显得不那么重要了,处处以自我为中心,比较自由、直率、诚实,同事夸你或上司表扬你时,你会说,“谢谢”(Thank you.);同事或朋友夸你的衣服漂亮时,你会说“谢谢”(Thank you.)以示接受,或回赠称赞,(Thanks,I like yours,too.)请人到家里做客,你会说,请自便(Make yourself at home),就餐时,你会说,请随意(Help yourself please.)。因此,在英语教学中教师要有意识地、适当地向学生介绍一些英语国家的文化背景、风俗习惯,让学生了解东西方的文化差异,以培养学生能准确地运用所学语言进行交流。
二、中西语言表达方式的差异
中国人说话喜欢“拐弯抹角”(beat around the bush),而西方人,尤其是美国人则喜欢“直来直去”,“直截了当”(go straight;talk frankly;or to the point),你尽可不管别人,直抒己见,只要言词不唐突别人,意见上的争执是无伤大雅的。
人类学家霍尔(Edward Hall)按语言表达直接程度的大小把社会分为高语境社会(high-context society)和低语境社会(low-context society)。高语境即说话意义依赖语境,低语境则相反。中国社会就属于高语境社会。中国有着悠久的历史,中国人长期生活在一起,从原始社会到现在的高科技社会,彼此相互了解。生活习惯、风土人情、交流方式等等大体一样,对彼此的思维方式、行为准则非常了解,无需用言语来表达,他们可以用沉默、手势或面部表情来表达,可以转弯抹角、含蓄、委婉等方式来进行交流,对方都能听明白。而西方国家,尤其是美国则恰恰相反,美国由于历史短,移民多,不同的种族不同的民族有着不同的价值取向,审美情趣,婚丧嫁娶,生活方式等等,这给彼此交流带来了很大困难,要使对方明白你的意思,(make yourself understood),“直截了当”,“直来直去”不转弯抹角的进行交流对其尤为重要。因此,在英语教学中,教师应注意中西语言表达方式的差异的对比(compare and contrast),使他们在跨文化交际中,游刃有余。
三、婚丧嫁娶习俗的差异
每个国家都有自己的风土人情和风俗习惯。例如:婚丧嫁娶,(wedding and funeral)。在中国,婚礼上新郎新娘要披红挂绿,鞭炮齐鸣,亲朋好友前来贺喜,新郎新娘拜天地拜父母,互相对拜,然后,大摆宴席,还要闹洞房,好不热闹;而在西方,特别是美国,女孩出嫁时,娘家要给她穿戴上“旧的东西、新的东西、借来的东西和蓝色的东西”例如《走遍美国》A Family Album USA Episode19第二、三幕中,Susan和Harry的婚礼上提到(something old,something new,something borrowed and something blue),意思是婚后会交好运,这是一种沿袭下来的老传统了;由于白色与纯洁和贞洁相连,女性结婚时通常穿白色婚纱,以示纯洁高贵;婚礼一般在法庭、各种宗教的教堂、小礼拜堂里举行,婚礼上男女双方交换结婚戒指,并要戴在对方的手指上,双方自己决定是由法官、牧师、神父还是教士来主持他们的婚礼。一些人喜欢在不那么正规的地点举行婚礼,他们可以在自己的家,朋友的家或在户外,像公园这样的地方举行婚礼。婚礼结束后有婚宴和舞会。按照传统习惯,婚宴是由新娘的父母主办。婚宴后,新婚夫妇启程去外地度蜜月。有时他们的蜜月地点是保密的。
办丧葬仪式,中国和西方国家尤其是与美国比较,大相径庭。中国人办丧事,传统地是死者家属要披麻戴孝,从头到脚都穿白色(wear white),祭奠亡人,家人还要给死者穿上寿衣(cerements)死者要停放三天、五天或七天,各地风俗不一。在此期间,亲戚朋友前往吊唁,以表悲伤,死者子女守灵,好让死者的在天之灵得以安慰,大喜大悲洋溢期间;而西方人,尤其是美国人在丧礼上则一定要穿黑色(wear black),来体现庄严肃穆。中国的丧礼以白色为主,西方的丧礼则以黑色为主,过去的丧葬以土葬为主,现在则以火化为主,中西不尽相同。
四、中西寒暄话题的差异
在日常交际中,中国人,尤其是语言学习者一般都会注意健康、年龄、收入、婚姻等话题,而西方人,尤其对美国人来说,这些话题都属于个人隐私、需要回避的话题,他们不喜欢触及个人的问题。因为触到个人的问题,就不免涉及他人的私事,是非常令人讨厌的。中国人,尤其是语言学习者与他人初见面时,习惯问候对方的尊姓大名,家在哪里,在哪儿工作等等,寻根问底,习以为常。这已被视为交际场中应有的礼节,而在西方人,特别是美国人眼里,交际中的话题最忌讳关于对方的年龄、收入、健康、婚姻等方面的话题。特别是妇女不愿意别人问起她的年龄,所以你若冒昧问对方多大年龄(How old are you?)是最失礼的。
中国人见面打招呼,“上哪儿去啊?”(Where are you going?)和“到哪儿去啦?”(Where have you been?),甚至刚从卫生间出来碰到熟人打招呼:“吃过午饭了吗?”(Have you had your lunch?)等等。这一类的话,在中国人之间是常有的事,而对于西方人,尤其是美国人来说会不高兴,会使他们感到纳闷,费解,他们误认为对方干预了别人私自的行动,他们的反应很可能是“多管闲事!”或“你管得着吗?”(It's none of your business.);“吃过饭了吗?”他们会认为如果没吃的话,你是否想请他们吃饭,这种招呼意味着邀请对方吃饭。他认为:“你怎么老问我吃了没有?我有钱。”他会误解为你担心他没钱吃饭,他显然对这种问法感到生气。因此,在英语教学中,教师要让学生了解这些差异,要与汉语进行比较,增强学生的跨文化知识和运用能力。
五、中西家庭观念的差异
“父为子纲”是中国家庭几千年来延续下来的根深蒂固的观念。子女必须服从父母长辈,否则被视为“大逆不道”、“不孝”。父母是绝对的权威,发展到当今社会,父母又成了孩子的庇护神、债务人,父母辛苦一辈子就是为了孩子,使得中国家庭中的独生子女成了家中的小皇帝,大多数孩子从一出生就很少离开过父母。通常,孩子出生后的几年里与父母同居一室一床,母亲外出或走亲访友总要带着孩子,长期如此的母子间的亲密使孩子在感情上依赖母亲;饭来张口、衣来伸手、生存能力低下,独立性差,依赖性强。在西方,尤其在美国,孩子与父母的距离较远,孩子一出生就和父母分开,单独有自己的房间,父母走亲访友或购物时,通常用婴儿车推着孩子;父母鼓励孩子自己走路,摔倒了自己爬起来,自己学吃饭;有的父母干脆把孩子托付给保姆,培养孩子从小不依赖父母。父母比较尊重孩子的意愿,注重孩子的个性培养,独立是对孩子的基本要求,同时父母又是孩子的朋友,父母同孩子相处关系融洽,孩子成年后不再依赖父母生活,即使是上学也靠自己打工挣钱完成学业,否则,会被视为丢人的事。中国人辛苦了一辈子,就是为了孩子。父母省吃俭用,一辈子积蓄买一套房子,该享天伦之乐了,自己也已走到生命的尽头。房子成为留给子女的遗产。祖祖辈辈,世代如此。
中西文化观念差异无处不有,除上述外,还表现在诸多方面,如饮食习惯、家庭生活习惯、教育观、人生价值观等等。著名外语教育家王佐良先生说:“不了解语言当中的社会文化,谁也无法真正掌握语言。”由于社会历史和发展背景不同,中西文化观念差异是多方面的,全方位的。这就需要我们在英语教学过程中,不仅要传授语言知识,培养学生的听、说、读、写、译能力,同时还要适当引入一些中西文化对比的讨论,这有助于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课文,加深印象,增强对英语学习的兴趣,培养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将课堂置于跨文化交际环境之中,做到既教语言又教文化。
(责任编辑 刘永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