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8年第1期
体育锻炼对学生心理障碍的调节
作者:龙 芬 刘君雯
心理障碍是指由不良刺激引起的心理功能失调,主要反映为一个人在发展和适应上的困难,包括多种适应不良的心理与行为表现。学生常见的心理障碍有:神经病类症状、人格障碍及其他心理困扰。神经症是指一组有大脑功能轻度障碍的疾病的总称。它是指人的精神(心理)方面的疾病,而不是躯体方面的疾病,属于心理障碍的范畴。通常,学生人群中较为多见的神经症类型主要有:神经衰弱;焦虑症;强迫症;恐怖症;抑郁症。人格障碍是指从童年或少年时期开始,并持续终生的显著偏离常态的人格。它是一种介于精神疾病于正常人之间的行为特征。学生中较多见的有偏执型、强迫型、情感型人格障碍等。其他心理困扰,如学习问题、人际关系问题、恋爱与性心理问题、求职与择业心理问题等等。相比之下,前面所讲的两类心理障碍(心理问题)显得要稍微严重些,是偏离正常心理状态的心理问题,而对于正常人来说,也常常会遭遇到一些心理困扰,而这里的困扰主要是由很多现实的社会心理因素所导致,也往往是暂时性的,经过自己的主动调节或寻求咨询老师的帮助,往往能得到很好的克服。
产生心理障碍的原因非常复杂,有遗传因素、身体因素、心理因素和社会因素。它们互相影响,互为因果。就心理因素来讲,如各种消极的动机冲突造成的心理矛盾;持久、过度的紧张状态,造成的神经系统功能失调;不良的性格特征如自私、自卑、消沉、任性、固执、孤独、抑郁等造成整个性格类型变成病态性的。导致学生产生心理障碍的因素,主要有以下几种。
1.学业负担过重
一些学生因未能掌握正确的学习方法而导致考试不及格,从而带来系列问题。有的学生自信心下降,有的学生得了考试恐惧症,每逢考试时就生病或者不敢考试。
2.社会环境变化
学生从不同环境来到一个地方,面对全新的生活环境,全新的生活方式,有些适应能力较差的学生会感到不适应,继而产生各种各样的生活问题使心理产生波动,影响心理健康。
3.人际交往复杂
在进入大学后,交往的范围比以前有所扩大,有些学生想着要和别人去交往,在不知该怎样去交往或交往失败后,而导致了性格孤僻或少言寡语。有些学生行为不羁,常抽烟、酗酒、不按时作息、晚上十一二点钟闲聊侃大山、不关灯、开夜班看书,影响他人休息,群体不相容,互感压抑和紧张,铸成不和谐情境。
4.择业求职困难
主要表现在择业理想和个人能力间的矛盾而造成困惑、焦虑,激烈的竞争和缺乏自信的矛盾而造成的心理自卑。
5.性心理卫生不良
学生性机能成熟后,加之社会上一些不健康的性知识刺激,对性的问题特别敏感,有时会有遗精或手淫的问题而产生羞愧、恐惧、悔恨和自责的心理,对形成健康的心理也极为不利。
二、体育锻炼对学生心理障碍的调节
1.体育锻炼调节心理障碍的生理机制
目前关于体育锻炼对心理状态改善的可能机制有以下3种学说:
(1)分散注意假说:这种假说的基本前提是,体育锻炼给人们提供了一个机会,使他们能够分散对自己的忧虑和挫折的注意。认为紧张刺激产生的注意分散能够引起情绪的改变。运动后可产生注意分散,其结果是降低心理紧张状态。
(2)单胺假说:这种假说的基本前提是,神经递质类化学物质分泌量的增加同心理健康状况的改善有关。神经递质在神经之间以及神经与肌肉之间起传递信号的作用。研究表明,抑郁的人经常出现胺分泌量减少的情况,如去甲肾上腺素、血清基、多巴胺的减少,而进行锻炼的大鼠则出现脑去甲肾上腺素提高的现象。从理论上分析,体育锻炼刺激神经递质的分泌,进而对心理健康起到促进作用。
(3)内啡呔释放假说:这种假说认为,各种内啡呔产生于脑、脑垂体和其他组织,这些内啡呔具有吗啡的作用,即它们能减轻痛感和产生快感,而运动能够促进人体的B-内啡呔的释放,从而减轻痛觉和改变精神状态。
2.体育锻炼调节学生心理障碍的具体表现
(1)体育锻炼对学生神经症类心理障碍的调节作用。学者们的研究给我们启示:在学生中,焦虑症患者可以选择趣味性较强或患者感兴趣的体育项目为治疗活动项目,如游戏、羽毛球、乒乓球、排球、篮球、足球、游泳、跳绳等;抑郁症患者可以选择技巧性的集体项目为治疗活动项目,如足球、篮球、排球、乒乓球、健美操、集体舞等;神经衰弱症患者可以选择患者感兴趣或重意念的治疗项目,如长跑、骑车郊游、游泳、太极拳、气功、爬山等。恐惧症患者可以选择一些惊险性的项目为治疗活动项目,如游泳、溜冰、拳击、体操等。有的放矢、持之以恒的体育锻炼更能有助于心理障碍者早日恢复心理健康。
(2)体育锻炼对学生人格障碍的调节作用。自我概念在适应社会和人格的形成方面起着很大作用。自我概念是指个体主观上关于自己的看法和感觉的总和(Rosenberg,1979),它是相对稳定的。众多研究已表明,参加体育锻炼能使自我概念清晰度明显提高。还有的研究表明:肌肉力量与自尊、情绪稳定性和外向性格呈现正相关,通过力量训练,个体的自我概念显著增强。
运动心理学研究证明,各项体育活动都需要较高的自我控制能力,坚定的信心,勇敢果断和坚韧刚毅的意志等心理品质为基础。因此,有针对性地进行体育锻炼,对培养和健全学生的人格有特殊的功效。坚持参加足球、篮球、排球以及接力跑、拔河等集体项目的锻炼,有助于逐步改变孤僻的习性,适应与同伴的交往;坚持参加游泳、溜冰、单双杠、跳马、跳箱、平衡木等项活动,有助于克服害羞、胆怯心理,以勇敢无畏的精神去越过障碍,战胜困难;坚持参加乒乓球、羽毛球、跨栏、跳高、跳远等体育活动,有助于克服办事犹豫不决的毛病,增强果断的个性;坚持参加下棋、打太极拳、慢跑、长距离步行及游泳、骑自行车等运动,有助于调节神经活动,增强自我控制能力,稳定情绪;坚持参加跳绳、俯卧撑、广播操、跑步等活动,有助于增强自信心。
(3)体育锻炼对学生其他心理困扰的调节作用。体育锻炼的愉悦性可以调节人的情绪。体育锻炼可健全情绪生活,减轻心理压力。
体育锻炼的竞争性可以增强人的自信。体育锻炼的激烈竞争可增强人的自信心、责任感、荣誉感和集体主义精神,培养坚持性、果断性、自制力、独立性等个性品质,使人性格开朗、乐观,情绪振奋,充满生气,增进自我了解,树立悦纳自己的态度。
体育锻炼的合作性可以协调人际关系。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是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相互依赖的,良好的关系有赖于相互了解和彼此沟通。体育运动的特点要求人与人之间消除隔阂、解除戒心,做到相互了解,相互合作与帮助。这样,不仅对双方取得成功都有好处,长此以往,就会使人形成一种与人亲近、合作的习惯。
体育锻炼的娱乐性可以充实人的生活。丰富多彩的课余体育活动可使学生增长知识,发展才能,产生充实感。
由于体育锻炼有其独特的活动内容和形式,参与者常常会获得“学会了”的愉快、“增长了”的喜悦、“成功了”的兴奋、“获胜了”的欢心等等。这些满足感能消除人的紧张情绪,磨炼人的性格,锻炼人的意志,增进人的心理健康水平。
3.体育锻炼调节学生心理障碍的注意事项
(1)体育锻炼作为调节与治疗心理疾病的训练形式,不是一般的娱乐游戏活动,要想达到心理转化的目的,必须有一定的强度、质量和时间要求。众多研究得出了较一致的结论,认为取得较大心理效应的体育锻炼活动是:令人喜欢、愉快和有趣的活动;有氧运动或有节奏的腹式运动;回避人际竞争的运动活动;可自定步调的运动活动;中等负荷强度的运动活动;每次活动时间至少20~30min。
(2)牢固树立“健康第一”指导思想,切实加强学校体育卫生工作。体育教师及体育工作者有的放矢地对心理障碍学生进行指导,注意运动的适应症和禁忌症,避免发生事故。
(3)尽管体育锻炼对学生心理障碍有调节与治疗作用,有不少的人从中受益,但它有别于心理咨询,不可以完全替代心理咨询。
参考文献
[1] 何颖.体育锻炼与心理健康(综述).山东体育科技,2001(1)
[2] 崔凤华.试论体育锻炼与学生心理健康.河北体育学院学报,2001(3).
[3] 蔡菊英.体育锻炼对学生心理疾病的调节与治疗.四川体育科学,2003.
[4] 喻坚.体育锻炼与心理健康.福建体育科技,1997.
[5] 漆昌柱,徐培.体育锻炼对学生心理健康的影响及其机制.武汉体育学院学报,2003(5).
[6] 史春霖,鲍丙刚.学生社会化的障碍及对策研究.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2(7).
[7] 马启伟.体育心理学.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6.
(责任编辑 孙晓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