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7年第12期
语文教学中“问题意识”缺失的原因及对策分析
作者:谢秀亮
一、培养问题意识的重要性
1.培养问题意识,有利于学生储备丰富的信息量
具有问题意识的学生能够对事物保持高度的敏感性,他们会启动思维,搜寻头脑中的原有知识,对事物进行重新理解、分析,从而对知识的掌握更为深刻。此外,解决问题的欲望还会促使他们去查阅资料,请教别人,这就使他们的知识和信息量得以扩充。
2.培养问题意识,有利于培养学生的主体性
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势必打破封闭式的教学模式,使学生敢于怀疑教师给出的结论或答案。有了这种意识,往往可以使思维活跃起来,打破定势,主动去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研究问题、解决问题,从中不仅获得知识,而且获得思想方法和探索问题的能力。这样,学生就积极主动地参与到教学中来,成为知识的主动探索者。
3.培养问题意识,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
著名科学家杨振宁曾作过这样的对比,中国留学生在美学习时,学习成绩往往比美国的学生好得多,然而十年以后,科研成果却比人家少得多。何以造成如此的反差?芽杨振宁认为,主要是因为中国学生不及美国学生思维活跃,不善于提出问题。所以,杨振宁向中国科大少年班指出的第一条成功法则就是质疑。确实,只有敢问、会问,才有创新的可能,而强烈的问题意识,作为思维的动力,可以促使人们去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直至进行新的发现——创新。历史上有许多理论与实践都证明了这一点。
二、目前语文课堂教学中问题意识的严重流失及原因分析
1999年1月20日《中国教育报》刊登了一篇题为《金牌选手为什么不会提问》的文章,说的是第29届国际中学生物理奥林匹克竞赛后,举行了专家报告会,会上外国选手纷纷发言,与大师对话,而我国的5位金牌选手却无一人提出问题。他们为什么不提问?芽这是值得我们每个人深思的问题。
1998年以来,多次调查结果表明:从小学到大学,学生在课堂上主动提出和回答问题的积极性逐级降低。究其原因,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传统文化的障碍
自古以来,“述而不作”的儒家传统文化要求人们思想统一、保持共性、安于现状、循规蹈矩,它往往使人们形成一种保守的心理态势,遵从中庸之道,从不轻易展示个性。我国传统文化中过分强调长幼有序,师道尊严的伦理思想,使教师处于一种近乎“神圣”的地位。于是教师成为权威的化身,课本成为权威的裁体,做学生的只剩下对权威的盲从。传统的教育评价观使人们认为“只有在学校听老师的话,努力学习、成绩优秀的学生才是好学生”等等。诸如此类的文化传统都抑制了学生问题意识的发展。
2.应试教育的影响
“上课记笔记,下课看笔记,考试背笔记,考后全忘记”是中国应试教育的真实写照。它注重的是知识的记忆,而忽视了知识的运用和创新。多年来,教材容量大、难度深,学生作业多、负担重的现象一直未得到有效控制,这一切都不利于学生质疑精神的培养。
3.教育观念的遏制
长期以来,教师采取输入式教学,把学生视为承载知识的容器,忽视了学生主体的参与。在教学中,他们不会引导学生主动探究,不会创设有趣的问题情境,不会引导学生积极思考,甚至有的教师错误地认为学生的质疑和提问是扰乱课堂秩序,对其讽刺挖苦或粗暴压制,最终导致学生不敢、不愿提问。
4.教师问题意识的缺失
首先,是对问题意识的错误理解,以为只要多问问题,就是进行启发式教学。
其次,许多教师没有自己的问题,他们提的问题都是从书本上“借”来的,教师只是充当“提出问题”和“明确答案”这个环节的“中间人”的角色。
5.学习态度的偏差
由于多种因素的影响,语文学科始终处于一种在夹缝中求生存的尴尬境地。有的同学认为语文课学不学、听不听差别不大,有时间不如多做一些数理化习题,抱着这样的态度,就连完成一般的学习任务都成问题,更不要说积极学习,产生问题意识了。
三、培养学生问题意识的对策
1.加强“双基”学习,重视学科融合
学生的认知结构中必须有适当的基础知识,才有可能对所学的内容进行思考、提出质疑。比如在文言文的学习过程中,如果学生不掌握实词、虚词的一般用法,不了解句式变化、词类活用的特点和一般规律,不了解一些古代文学、文化知识,那么在学习中不要说提出什么问题,就连基本任务的学习也无法进行。可见问题意识的产生必须以一定量的知识储备为前提。所以我们在日常教学中,应重视学生基础知识的学习和掌握,鼓励学生广泛阅读,扩大信息量。另外语文学科与其他学科有着非常密切的联系,加强语文学科与其他学科的融合,可以使学生从多学科的角度去观察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
2.消除心理障碍,营造和谐氛围
美国心理学家罗杰斯说:“学生只有在紧密、融洽的师生人际关系中,才能对学习产生安全感,并能真实地表现自己,充分地表现自己的个性,创造性地发挥自己的潜能。”因此,教师应放弃权威式的教育,努力营造一种推心置腹的交谈气氛,使学生敢于无拘无束地把自己对课文的各种感受、怀疑带到课堂上来。对于学生提出的问题,教师不宜过早评价,也不要忙于给出完整的答案,要耐心等待,最好引导学生解答。
3.改变教学方法,注重学生探究精神的培养
“探究式”的教学法,对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是很有效的。因为这类教学法一般是按照“问题——探究——新问题——再探究”的循环往复的科学研究的思路展开的。比如教《信陵君窃符救赵》时,可以让学生在自读的基础上,就课文内容、人物等提出疑问,然后挑出最有价值的的问题,拿到课堂上来讨论。有一个同学提出这样一个问题“信陵君窃符救赵到底值不值得赞扬?芽”有的说:“不应该赞扬,因为信陵君的行为是自私的,为了顾及个人的亲情和成就自己的‘信义’美名,竟然置对国君和国家的忠诚于不顾。”有的说:“值得赞扬。信陵君窃符救赵并非出于私心,因为他明白唇亡齿寒的道理,所以救赵就是自救。他是真正的伟丈夫。”虽然观点大相径庭,但显示了学生独到的见解和深刻的思考,这样的教学强调了学生的主观参与。久而久之,学生的问题意识就加强了。
4.提供问题情境,教给学生提问的方法
学生不喜欢提问题,一个重要的原因是不知道该怎样提。有时即使对某种现象产生了疑问,但害怕提的问题过于浅显或落俗而遭人讥讽,就选择了沉默。所以,教师应当教给学生一些找问题或提问的技巧。
(1)学会从课文中寻找问题
①围绕课文题目寻找疑点。围绕课文题目提问题能培养学生的审题能力,同时也能加深对课文内容的理解。比如《故都的秋》,题目中“故都”能否换为“北平”?芽为什么?芽
②从字、词、句等方面寻找疑点。课文中有的词句含义比较深刻难以理解,比如《死水》中有一句“不如让给丑恶来开垦,看它造出个什么世界”,其中“丑恶”究竟指什么?芽
③抓住课文的重点寻找疑点。在阅读中,可以根据课文的重点,通过前后比较发现疑问。比如《假如给我三天光明》,海伦·凯勒是如何安排这三天的?芽为什么要这么安排?芽这三天之间的内容有何联系?芽
④从关键句、重点句、中心句来寻找疑点。《荷塘月色》第一句话“这几天心理里颇不宁静”是全文的文眼,作者为什么不宁静?芽课文中哪些地方表现了不宁静?
⑤对结构的安排、内容的选择提出疑问。如《智取生辰纲》一文中,为什么要花很大的篇幅写杨志的智押?芽这样的安排有什么好处?芽
(2)从回答问题中学会问问题
教师要给学生做好提问示范,设计的问题要能引起学生思考兴趣,且具有一定的梯度,让学生在层层剖析中,在问题的解决中去突破教材的重难点。而学生在回答问题的过程中,不仅掌握了知识,提高了能力,而且对问题的模式也有所了解,他们会模仿提出问题,进而主动地、更好地提出问题。
5.创设提问环境,养成提问习惯
针对学生问题意识弱化的现状,教师应该采取一些措施,努力营造提问的氛围,培养学生的提问习惯。比如,可以设立“问题卡”;也可以在教室的墙壁上,创设“你问我答”专栏,还可以在每堂课最后留几分钟让学生自由提问等。老师既要像学生一样平等地参与,又要对学生的“问”与“答”及时给予评价。如果学生长期受到这样的训练,问题意识就会逐步形成。
(责任编辑 关燕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