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7年第12期

人本主义教育思想及其在语文教学中的渗透

作者:王志生




  一、人本主义教育思想的基本内容
  
  1.教育目标是培养人格健全,知、情、意全面发展,能自我实现的人
  人本主义的代表人物马斯洛认为,人具有一种与生俱来的内在潜能,他说:“一位作曲家必须作曲,一位画家必须绘画,一位诗人必须写诗,否则他始终都无法安静。一个人能成为什么,他就必须成为什么,他必须忠实于他自己的本性。”马斯洛认为,教育的任务就在于帮助人们满足自我实现的需要。他说:“教育的功能、教育的目的、人本主义的目的,与人有关的目的在根本上就是人的自我实现,是丰满人性的形成,是个性能达到的或个人能够达到的最高程度的发展”。罗杰斯主张教育目标应该是促进学习和变化,培养能够适应变化和知道如何学习的人。他认为只有学会如何学习和如何适应变化的人,只有意识到没有任何可靠的知识,惟有寻求知识的过程才是可靠的人,才是有教养的人。罗杰斯认为,按此教育目标培养出来的人能充分发挥他所有的组织潜能,对社会和他人具有建设性和信任感,而且具有理性的面对现实的精神。
  2.以学生为中心,形成民主、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
  在传统教育中,教师是知识的拥有者,学生是被动的接受者;教师是权力的拥有者,学生是服从者;学生只是被动接受知识的容器,教师的任务就是尽其所能向这个容器中灌输知识。这种状况严重地影响了学生的积极性与创造性。为此,罗杰斯提出要废除传统意义上教师的角色,以促进者取而代之。他认为,在教学中,师生之间应该是一种民主、平等的关系,是一种辅助者与学习的主人之间的关系,教师要和学生共同承担学习的责任,师生之间的感情要和谐。
  3.教学过程是一种师生互动,学生自发、主动进行的学习活动
  在对教学过程的认识上,罗杰斯强调教学要以学生经验的生长为中心,以学生的自发性与主动性为学习动力。他始终把学生作为一个完整的个体加以接受,作为一个具有各种感情、埋藏着大量潜能的尚未臻于完美的个体对待。为此,他提出了“非指导性”教学的理论与策略。其具体做法是:教师与学生共同承担责任,一起制定课程计划和管理方式等方面的内容;教师提供各种各样的学习资源,包括自己的学习经验或其他经验、书籍、参考资料及社会实践活动;让学生单独或同学们一块形成学习计划,把探寻自己的兴趣作为重要的教学资源;学习目标由学生自己确定;对学生学习的评价由学生作出;促使学习以一种更快的速度更加深刻地进行下去,并渗透到学生广泛的生活和行为中去,使学生的情感、理智沉湎于这一过程的始终。
  
  二、在中学语文教学过程中树立新型的师生关系
  
  中国传统的语文教学模式是“教师讲,学生听”。这种教学模式在我国语文教育史上持续了几十年,很多教育改革家虽一直试图改变这一模式,但由于传统影响根深蒂固而难以实现。如在阅读教学中,学生对作品和作品中任务的认识,主要还是依靠教师讲解获得,即使教师引导学生思考,学生思考的结果也大多是要统一到教师的答案,更确切地说是教参的答案。在阅读教学中,学生思考的空间不大。目前越来越多的语文教育工作者已认识到这种教学不适合当今时代对教育的要求,许多人努力探索打破旧教学模式的途径并取得一些成绩,但就大面积而言,“以学生为主体,师生互动”的问题没有得到很好的解决。
  人本主义教育理论极其重视教学过程中的师生关系的作用,它把教师角色定义为促进者、合作者、指导者、探求者。认为教学活动是教师和学生之间的互动过程,应建构新型的教师与学生合作的关系。从教师的角度讲,好的教师是从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开始的,它是促进教学中的信息交流、认知期待和情感转换的一种情绪媒介,能够对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产生重大的影响。作为教师,在中学语文教学过程中要多一些宽容与理解,对学生的感受要多一些关注。在语文课上要努力为学生创设相对自由的活动情境,诱发学生的好奇心,鼓励学生大胆尝试,丰富学生的想象力,以培养学生的创造个性。可以有计划地组织学生讨论,为学生提供思维摩擦与碰撞的环境,为学生的学习搭建更为开放的舞台。
  由于人本主义教育强调融洽的师生关系,而这种良好师生关系的形成除了需要教师的宽容关爱,还需要教师本身具有很高的素养。这对教师来说也是一个很大的考验。
  
  三、在教学活动中加强情感教育
  
  传统的语文教学模式是一种唯理性的教学模式,这种模式崇尚抽象、概括、提炼,崇尚逻辑思维能力,却忽略情感、审美情趣的介入,使最具有人文性、审美性、灵活性和创造性的语文教育变成了机械训练。为此,中学语文教师在课堂中要加强对学生的情感教学,注意培养学生悟情的能力。当然,情感是以认识为前提的,只有被感知过的事物,才能对这一事物产生一定的情感。因此,教师在进行语文教学时,不但要善于运用讲解的方法,讲清与文章有关的背景故事,更要引领学生体察、彻悟课程所表现出来的作者的情感。从而达到以理激情、情理交融的境界。我们所学的课本上的许多文学作品,无一不是作家情感的结晶,蕴蓄着他们丰盈的思想与情致。“故都之秋”的清静悲凉;“杨柳岸,晓风残月”的儿女情长;“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的游子情怀;“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的亡国之痛;“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的豪迈气概。作品中这些意义和情味同作者旨趣相同的语言文字,是情感的载体。教学中应当抓住这些语言材料,在认知的基础上领略其中蕴含和传达的丰富情感,从积极的情感体验中培养情感。同时中学语文丰富的教学内容中,蕴涵着绚丽多彩的自然美、人情美、生活美。有清新优美的《春江花月夜》,也有凄楚孤寂的《枫桥夜泊》;有“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飘逸,也有“长江悲已滞,万里念将归”的悲沉;有“大江东去浪淘尽”的豪放,也有“小桥流水人家”的婉约。所有这些,无疑会使人心神摇荡,获得精神上的愉悦和享受。中学语文在对学生进行情感教育的过程中,要寓教于乐,使学生在阅读和欣赏时自觉地受到美的熏陶,提升人格、净化心灵,形成正确的人生观。此外,教学中,教师要创设一种与被感知对象相似的熟知的教学情境,以唤醒知觉表象,从而过渡到对认识对象的体验上。教师引领学生在感知描述性优美语言时,依据已有知识经验,在头脑中形成表象,像过电影一般,如见其人,如闻其声,从而透过语言文字达到领略作者表述之情的目的。也可以通过学生自己朗读课文让其从整体上感受文章中的人、事、景、物,引起情感反应,从而体验书中的优美滋味。如教师在教课文《荷塘月色》时,充分启发学生形象思维,让学生闭上眼睛一边聆听着《荷塘月色》的朗读带,一边想象和作者一起沿着静美淡雅的荷塘向前走的情景,品味作者的心境从而达到情景交融。
  
  四、突出爱国主义和人格教育,塑造健康人格
  
  人格是个人相对稳定的比较重要的心理特征的总和,这些心理特征包括个人的能力、性格、气质、兴趣、爱好倾向等。健康的人格一般来说是理性、意志、情感的统一,是人的个性朝着健康人格方向发展,从而形成良好的个性品质。健康人格形成过程是主客体交互作用的过程,它的实现必须依靠教育的培养。人本主义教育理论中最重要的一点是教育应促进人的自身的不断完善。中学语文教学中尤其要突出爱国主义和人格教育,塑造健康人格。中学语文教材所选的作品,均是经过千百年流传下来的具有强大生命力的文学精品,它们代表了中国几千年灿烂文化和文明的进程。在课堂教学中,要注意引领学生去探讨中华民族“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的主体精神,去感悟它所蕴涵的思想内涵:它是中华民族坚韧不拔、生生不息的力量源泉;它是“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高度的社会责任感和“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的大丈夫气概;它是“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万世开太平”的开拓进取精神;更是“孔颜乐处”的乐观心境。如在讲授儒家思想时,让学生讨论孔子的“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己欲立而立人,已欲达而达人”的思想。让学生逐步意识到这不仅是一个人完善自身人格,加强品德修养的为人之道,推而广之,它也突出了当今世界的主题是和平与发展,而不是霸权与武力。和平与发展是人类共同的事业,这就要做到平等待人,各种人、各种文化要相互平等、相互尊重。又如在唐诗宋词讲授中,以岳飞《满江红》中的“怒发冲冠、壮怀激烈”的爱国情感;李清照《夏日绝句》中的“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的民族气节来打动、震撼学生的心灵,引起他们强烈的共鸣。以此为契机,引导学生联系现实进行讨论。中学语文正是通过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和人格教育,帮助青年学生明确学习目的,端正人生态度,塑造完美人格,激发他们为振兴中华而读书的热情,帮助他们勇敢担起民族未来的重任。
  新的时代需要的是新型语文教师,而不是教书匠。面对新世纪的创新教育,面对课程标准中的人本主义思想,我们广大语文教师要树立为学生服务的思想,把民主引进课堂,这样我们才能在课改的大潮中自由游弋。“淡泊以明志,宁静以致远”,让我们抛开世俗的烦恼,耐住教育的寂寞,静下心来,以学习为舟,以人本为桨,以人格为帆,驶向语文教育成功的彼岸——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责任编辑孙晓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