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7年第12期
论语文教育的形象制约性
作者:彭 豪
语文教育形象制约性是由语文课程的形象性特质决定的。语文课程的形象性特质是指:“课堂教学中活跃着语文课文的形象。教师头脑中有鲜活的课文形象活动着,教师可以通过自己的教学方法和具有描绘性的教学语言,唤起学生头脑中的有关形象,这些形象在学生头脑中不断生成不断变化,像放电影似的鲜活地活动着。学生在语文课上,形象思维十分的活跃。”[1]这是语文课程的本体特征,它通过教师艺术化的教育活动,转化为语文教育的一种审美意境。这个意境中活生生的形象,始终悄无声息的指挥着语文教育活动的展开,并成为语文教育活动的制约因素。这就是语文教育的形象制约性。语文教育形象制约性的根源在于语文课程的“言语”性质以及由此产生的语文课程形象性本体特征。
20世纪初瑞典语言学家索绪尔语言学的引进,为我们求证“语文课程”的性质指明了方向。后来,叶圣陶“语文是口头语言和书面语言的合称”说,经由索绪尔“语言——言语分立说”的考察,学者们指证了“口头语言和书面语言”是“口头言语”和“书面言语”的误用。[2]因此,我们可以得知:语文是“言语”。
20世纪90年代以降,有论者认为:语文教育“在教师的精心组织和指导下,主要通过对典型‘言语作品’的剖析、玩味和模仿,在各种‘言语行为’中,不断内化各种收获,并能较为成功的转化为各种‘言语作品’,逐步形成能够听说读写等‘言语能力’,以应用于广泛的社会生活‘言语行为’之中”。[3]“作为母语教育的语文课,就是师生双方凭借以‘言语作品’为主体的课本,有目标、有计划地通过符合‘言语生成’与‘言语理解’基本转换规律的方法体系来实现‘言语活动’的优化组合,有效地提高学生人品、文(语)品综合表现的‘言语能力’,使之在社会生活中,在人生历程中能有与其年龄相适用的规范得体的‘言语行为’的基础学科。”[4]语文课程性质由“工具性”重新改写为“言语性”。
从语文是“言语”到语文课程是“言语课程”,我们找到了语文教育“形象制约性”的理论根源。语文是“言语”,是语言和思维的结合过程和产品(作品)。从过程来讲,实验研究表明,人的大脑两半球具有一种合作关系,左脑负责语言和逻辑思维,而右脑则做一些难以换成词语的工作,通过表象代替语言来思维,或者说倾向于以感觉形象直接思维。右脑这种形象思维的品质,规定着语言和思维的产品(语文)的质性——形象性。
从产品来说,言语是动态的、个体的,不同人使用同一种语言,会有不同风格的言语产生,所以形象性只能活跃在个体言语里面。语言和言语,就像砖头和房子,言语作品就是言说者用“语言”这些“砖头”经过精心构思(思维)而建造的“房子”(作品),其“形象”也是各不相同的。另外,人们理解语文(言语作品)主要依靠的是“直觉”。直觉的特点之一是理解和观照的合一。正如董奇所言:“理解和观照合一凝结为直觉者的心理意象……意象不同于单纯的感性形象,而是直接表象的形象,是意义的想象化和形象化的意义,所以意义和形象构成意象统一的双重环节。”[5]钱学森说语文课程是最富有形象的课程道理就在这里。
在建构主义教育观念下,语文是一个主体精神世界与文本精神内涵相遇而建构的“意义结构”,它本身有生命,期待着与人交流、对话,因此它实际上是另一个主体。[6]在这种新的理论视野里,作为主体的人(师、生)与作为主体的文本是互敬互重、互相制约的。从这个层面来讲,语文课程具有形象性本体特征,同时意味着语文教育具有形象制约性的特点。
二、语文形象制约作用的具体表现
1.制约教材编写思路
建国初期,语文教育高度重视为政治服务,教材选文标准反映出鲜明的政治特色。个中原因固然复杂,但是,与人们对语文教育形象制约性的漠视不无关系。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深入,人们对语文教育形象性制约性特点的认识也在加深。2000年秋季推出的初、高中语文实验教材,在编写思路上发生了很大变化,其中主要是增加了文学的分量,减少了政治性的课文。初中教材中散文、童话、寓言、诗词、小说等文学课文占80%以上,高中教材也达到了68%。教材中有诗歌的韵律美、意境美、哲理美;有小说的人性美、人情美、人格美;有议论文的逻辑美、思辩美等等,这些都能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情不自禁地、潜移默化地受到熏陶。
2.制约教师执教行为
(1)制约教学整体的设计
教学设计,必须考虑几个因素,即“为什么教”、“教什么”、“怎么教”。这一切都必须依据学生的学情以及母语教育的特点和规律,当然也包含接受语文教育形象性的制约。
(2)制约教学手段的运用
形象性的语文教学应当采取直观形象的教学手段。挂图、音像、影视片、多媒体等既是教学手段,又是非文本语文,其特点是声形兼备、声色兼美、形象直观。通过这些手段,可以再现文本语文的场景和意境,有计划地指导学生视听、赏阅、体验和联想,可刺激语感以产生的生理机制,引起记忆表象,激活直觉思维,学生如临其境、如见其人、如闻其声、获得一种生动、真实、亲切的形象感受。
(3)制约教学方法的选择
语文教学是母语教学,教学方法的选择首先要考虑是否符合汉语的特点和汉语教学规律,一句话,受制于语文形象性的特点。传统的美读吟诵、揣摩玩味、切己体验、比较分析、启发引导,乃至新《课标》提出的探究性学习、综合性学习等,都可以看作是“法宝”,都有利于唤起学生头脑中的有关形象,培养学生的形象思维能力。
(4)制约教学言语的锤炼
语文的形象性特征,要求教师对自己的教学言语进行锤炼,通过自己生动传神的、绘声绘色的讲述,调动起学生的想象、联想等思维活动,让课文的语言符号完全转化为学生头脑中的活跃的形象。
3.制约学生的学习行为
学生语文学习行为包括读、写、听、说几个方面。我们有过一个调查,即对1000名中学生(初高中各500名)就他们所喜欢的体裁进行调查,就阅读方面的调查显示,学生喜欢文学作品的占87%,回答的原因是文学作品有更突出的形象,学起来更有趣;就学生写作的调查显示,喜欢写可以虚构的体裁(散文和一般记叙文),原因是写起来更方便,可以塑造自己喜欢的形象。原来,学生喜欢文学作品是因为“学起来更有趣”,“写起来更方便”。
学生学习的思维方式也主要呈现出形象思维的特点。表现在四个方面:首先多意象运动。文学作品是形象思维的结果,是用意象反映生活,揭示道理的。因此,学习者就要以意象运动的形式展开学习,意象运动愈充分,大脑便愈活跃。其次多意会感悟。汉语的许多词汇中就具有丰富的汉民族语言的背景,文学语言的模糊性、含蓄性又为学习者提供了大量创造空间。再次多直觉思辩。语文学习需要一种语言直觉,形象思维的直觉性是指对事物的识别、判断不是以规定的程序、步骤一步一步地作出,而是瞬间完成的;有时思维也不是连续的,具有跳跃性,直接识别事物或获得最终结果。最后多整体把握。学生不喜欢老师对课文做支离破碎的分析,而喜欢抓住课文的形象,进行整体的体验和把握。[7]看来,形象性对学生学习行为的制约作用是不可低估的。
总之,以上我们仔细研究了语文教育形象制约性的含义、理论根源和各种作用,说明语文教育形象制约性作为客观存在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但是理论界从来没有这方面的研究,教育实践上也同样存在着形象制约性的严重缺失,甚至连最新部颁《语文课程标准》也置于不顾。譬如在“课程的基本理念”第二条中强调指出:语文的教育要“正确把握语文教育的特点”,但观其中,只是对“人文性”、“实践性”和“整体感知性”几个特点有所说明,而对语文课程“形象性”特征及其在语文教育中的制约作用却只字未提,这不能不说是个纰漏、一个缺憾。过去的语文教育缺乏形象性、没有“语文味”,原因就在于漠视语文的形象性及其在教育过程的制约作用。在“工具论”本体观的指导下,一味地灌输语文知识,盲目地训练语文技能,到头来还是“少慢差费”了得。语文教育形象制约性的丧失最终导致的是语文教育的畸形发展。还望同仁们痛定思痛!
参考文献
[1] 宋其蕤.语文教学美学论.广州:广东教育出版社,2003.
[2] 王尚文.中学语文教学研究.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
[3] 郭开平.语文学科的性质新论.语文教学与研究,1999.
[4] 李维鼎.语文言意论.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0.
[5] 董奇.论直觉思维.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学报,1987(1).
[6] 潘新和.新课程语文教学论.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5.
[7] 连瑞庆.形象思维与中学语文教学.北京:北京科学技术出版社,2006.(责任编辑 白文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