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7年第11期

第二语言习得的作用及其对外语教学的启示

作者:康妮娜




  20世纪是语言学得到迅猛发展的世纪,20世纪70年代崛起的第二语言习得研究,尤其令人注目。自那时起语言学家们开始意识到第二语言习得研究的必要性和重要性,因而有越来越多的语言学家投入到第二语言习得的研究中来。他们研究第二语言习得的一个主要目的,就是企图为第二语言教学提供一个合理的语言心理上的基础(psycholinguistical basis)。为此,研究者们就课堂教学在第二语言习得中的作用这一主题进行了大量的研究,这些研究的结论对外语教学有重大的理论价值,对我们外语教学有很大的启发意义。
  
  一、课堂教学在第二语言习得中的作用的研究成果
  
  课堂语言教学实际上是对语言习得过程的直接干预,那么学习者是否能够学到和掌握课堂中所教的内容呢?课堂语言教学对第二语言的发展究竟有什么影响呢?一般认为,第二语言习得主要受大脑语言习得机制的制约,在课堂中学习第二语言和在自然环境中习得第二语言没有本质上的区别。那么课堂教学究竟能否影响语言习得过程,改变语言习得途径,提高学习速度或者提高学习者的最终语言水平呢?
  20世纪70年代以来,有关学者对课堂教学在第二语言习得中的作用的研究主要围绕以下几个问题进行:(1)课堂教学对第二语言习得者习得第二语言的顺序是否有影响?(2)课堂教学对第二语言习得者习得第二语言的速度及过程有何影响?
  Long就这方面的实证调查做了一次总的回顾。他共列举了11项研究,其中6项得出明确结论:课堂教学可以加快语言习得的速度,2项的结论模棱两可,还有3项则显示课堂教学对语法知识习得的发展速度影响甚小或根本没有影响。在此回顾的基础上,他总结了这些调查研究的结论:(1)课堂教学无法改变二语语法习得的自然顺序;(2)课堂教学可以加快第二语言习得的速度,也能对第二语言习得的过程产生积极的影响;(3)只注重语言形式(即语法规则)的课堂教学活动对第二语言习得的作用是有限的。
  
  二、上述研究对我国外语教学的启示
  
  1.循序渐进与因材施教
  上述研究的结论显示,我们的课堂教学是有用的,对学生的外语学习有积极的促进作用,而不是像有的人所认为的那样,课堂教学无助于学生的外语学习。
  上述结论促使我们反思现行的外语教学大纲是否合理。它提示我们,教学大纲中设计的语法规则的教授顺序应遵循学习者在第二语言环境中自然习得这些语法规则的顺序。只有这样,课堂教学才能促进学生的外语学习,才能达到教学目标。究其原因,Pienemann提出的“可学性假设”(learnability hypothesis)则对此作出了合理的解释:只有当学习者在语言心理上“准备就绪”(psycholinguistically ready)时,他们才能接受和掌握课堂上所学习的内容。这一点制约了课堂教学:只有当所教的语言结构接近学习者该阶段在自然环境中有能力习得的语言结构时,语言教学才能促进语言习得;超越学习者心理语言接受程度的课堂教学无法帮助他们掌握所教的内容和跨越语言发展的阶段,这就是“可教性假设”(teachability hypothesis)。“可教性假设”同时告诉我们,教师面对外语水平不同的学生应因材施教,不能“一视同仁”。若某一学生对前一语言阶段的语言结构还未习得,他是不大可能掌握后一阶段的语法的。对此,教师应善于判断学生所处的学习阶段,从而教授相应阶段的语法。
  2.语言输入与语言输出
  外语教学应把注意力放在学生语言形式的准确性上,还是放在语言的流利度上(the code communication dilemma),一直是外语教学领域的争论之一。关于这一争论,至今没有定论。然而,有关这一方面的研究大致上得出的结论是:只注重语言形式的外语教学对学生的第二语言习得所起的作用比以前人们所认为的小得多。这一点尤其要引起我国外语教学界的重视和反思。我国传统的外语教学就是将大部分的注意力放在学生的语言形式的准确性上。上课时教师主要讲授语法规则,认为学生只要知道语法规则就能自动地在课堂上及课后讲出正确流利的外语。其实不然,我国学生大多是在没有外语的语言环境中学习外语的,除了在课堂上有外语输入(input)外,课外几乎没有机会说外语。所以,外语教学课堂不仅讲授语法规则,而且应提供机会让学生讲外语,练习将所学的语法结构应用到实际的交流中。只有这样,通过大量的练习,学生才能将教师所教授的语言结构内化(internalize),也就是把所学的知识(learnt knowledge)变成习得知识(acquired knowledge),从而在用外语交流时能自动地应用这些语言结构。
  语言输出(output)的重要性得到了不少研究者(如Swain)的证实。他们认为,单纯的语言输入对语言习得是不够的,学习者应有机会使用语言,语言的输出对语言习得同样具有积极的意义。在习得的过程中,学习者对目标语不断地提出假设,并在使用语言中不断地对这些假设进行修正。如果学习者不能或者没有尝试着去使用语言,他们就很难有机会检验自己对目标语所作的各种假设。在语言输出的过程中,学习者往往能够得到他们所需要的各种反馈(如对方是否理解、是否反问等)。强调语言输出对语言习得具有积极意义并不是否认语言输入的重要性,而是更为客观地提出,语言输出是对语言输入的补充,他们都是语言习得的必要条件,而语言输入的内容应该是可理解的。这就是Krashen所提出的“可理解的语言输入”(comprehensible input,即含i+1的input),指学习者听到或读到的可以理解的语言材料,这些材料的难度应该稍高于学习者目前已经掌握的语言知识。例如,在讲完语法规则以后,教师可让学生听或看一个生动有趣的小故事,在这个故事的语言中包含了所讲授的语法知识。当然,有时候教材里的课文就是很好的易理解的输入材料。
  有关课堂教学在第二语言习得中的作用的调查研究还有待深入,这方面的研究成果必将进一步促进外语教学取得更好的成效。我国的外语教学有其自己的特点,但是上述理论研究同样对其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和启发作用。我们应在本土特色的基础上,很好地将这些理论成果应用于实践,使我国的外语教学上一个新的台阶。
  
  参考文献
  [1] 刘润清.第二语言习得中课堂教学的作用.外语教学与研究,1993(1).
  [2] Long M.Does second language instruction make a difference?A review of research.TESOL Quarterly,1983,17(3).
  [3] Pienemann M.Learnability and syllabus construction.In K.Hyltenstam & M.Pienemann(eds)Modelling and Assessing Second Language Development.Clevedon,Avon:Multilingual Matters ,1985.
  [4] Larsen F.,D.& Long M.H.An Introduction to Second Language Acquisition Research.Beijing: Foreign Language Teaching and Research Press,2000.
  [5] Swain M.Communicative competence:some roles of comprehensible input and comprehensible output in its development.In S.Class and C.Madden (eds.)Input in Second Language Acquisition,Rowley, MA:Newbury House,1985.
  [6] Krashen S.D.Principles and Practice in Second Language Acquisition.Oxford:Pergamon Press,1982.
  (责任编辑 张茂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