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7年第11期

论学校心理健康教育模式的四重转变

作者:刘 静 庞庆明




  1980年以来,学校心理健康教育作为各级学校推动素质教育的一项重要举措,受到了高度重视。通过开设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或讲座,设立心理辅导室或心理健康咨询中心,学校在一定程度上实现了心理健康教育的基本目标。但是,学校在开展心理健康教育过程中也存在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例如,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应以何种模式进行?这一问题之所以重要,是因为它关系到学校心理健康教育能否朝着一个正确的方向顺利发展,学校能否通过心理健康教育有效提高学生心理素质和心理健康水平,从而也就关系到整个国民的综合素质能否得到全面提高。下面笔者就从四个角度概述学校心理健康教育模式的转变。
  
  一、实现学校心理健康教育模式由专业化向普及化转变
  
  当前学校心理健康教育模式主要包括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模式、学校心理辅导与咨询模式、心理疾病诊断与治疗模式以及生态模式等四种。毋庸置疑,当前学校在开展心理健康教育过程中过分夸大了心理咨询和心理治疗的作用,学校心理咨询工作有一种专业化的发展倾向,主要表现是将学生的心理问题与医学心理咨询的问题相混淆。
  事实上,学生的心理问题与医学心理咨询的问题有着本质的区别。医学心理咨询的问题主要是有精神障碍或人格障碍等心理疾病的少数行为异常者,以及严重的神经官能症患者。而学生心理问题则主要是其成长发展中出现的问题,因而不属于医学心理咨询的范畴,不能对他们使用“心理障碍”一词,不能过分依赖医学心理咨询技术,因为这不仅无助于问题解决,反而因心理暗示而导致心理障碍的产生。即便是在极个别的学生中确实存在心理障碍问题,也不是学校心理健康教育所能解决,最好是由家长带其到心理咨询与治疗的专业机构寻求救治方案。此外,以医学模式代替学校心理健康教育模式,极易导致心理健康教育内容的贫乏化,不利于受教育者进行自我情感调适,更不会促成学生们人生观、价值观和道德修养的提高。由于这种模式默认学生一定存在心理问题而被放在了“问题”焦点上,往往使教育对象与教育者处于相互对立的境地,大大地降低了心理健康教育的作用。
  为此,为了有效实现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治疗、预防与发展的三级目标,必须将心理教育的对象由少数有心理问题的学生扩展到全体学生,将学校心理健康教育模式由心理咨询方面的技术理解和操作的“医学模式”转变为运用心理咨询理论方法、教育理论方法和社会知识进行有针对性指导的“教育模式”。然而在实际运作中,这一被强烈诉求的“教育模式”取向却逐渐演化成了存在诸多弊端的学校心理教育的“课程模式”。
  
  二、实现学校心理健康教育模式由形式化向实用化转变
  
  从医学咨询模式到课程模式的转变在一定程度上应该说适应了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普及性,也有利于引导学生正确预防和处理学习、生活、交友及娱乐中出现的心理问题,但是,有些学校在开展心理健康教育以丰富学生心理健康的知识的同时,一方面往往按照固定的教材、固定的内容、固定的形式上课,通过讲授大量心理学知识来让学生接受非常严格的考试。这种流于形式的、教条化的心理健康教育课逐渐受到学生们的冷淡,没有取得应有的效果;另一方面,这种课程模式一般是先陈列出心理问题,然后举例说明如何克服问题,最后让学生联系实际,进行讨论。因此,这种教育模式说到底还是将目标定位在“问题”取向上,偏离了注重潜能的开发和心理素质的培养这一深层次目标。
  如何克服学校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模式带来的弊端,扬长避短,是当前学校心理健康教育面临的一大难题。
  首先,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教学内容和形式应该有针对性。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在强调心理健康教育的防治性功能的同时,更要强调其发展性功能,注重对学生进行社会适应能力的培养,在这一总目标的指引下,学校可以根据学生年龄特征及所处环境制定本校心理健康教育的具体目标。在这两种层级目标的规范指导下,学校不必按照固定的教材、固定的内容、固定的形式上课、考试,应该对教材内容及上课形式进行灵活处理,以全面提高和有效改善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
  其次,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课堂干预的关注点应集中在学生的主观幸福感体验而不是心理疾病或心理问题上。教师在课堂上尝试通过创造预防问题行为发生的有效环境,运用更合适的行为原则,充分利用策略去引导学生的注意力、快乐、兴趣、挑战性,可以实现干预焦点向积极的自我概念、希望和生活满意度的层面上的转移,从而帮助学生树立理性平和、积极向上的心理倾向。
  
  三、实现学校心理健康教育模式由简单化向多样化转变
  
  不论是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运用的医学咨询模式,还是20世纪90年代中后期兴起的课程模式,在实践操作中由于忽视心理健康教育的“发展性”目标而未能使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得到根本提高。事实证明,学校心理健康教育模式不能简单地搞“一刀切”,而是要从实际出发实现教育模式的多样化。这种教育模式的多样化取向是从根本上来说服从并服务于心理健康教育的“发展性”目标的。突破学校心理健康教育模式简单化、形式化,缺乏针对性和有效性的难题,保证每一个学生身心健康发展,需要从社会、学校、学生自身等几个方面着手。
  一要形成良好的社会环境。学生群体不是孤立存在的,而是处于一定的社会环境和社会关系之中的。学校的心理健康教育不仅仅局限于知识传授,还应遵循人本主义思想,关注学生所处的生存环境,给学生潜能的发展创造条件。这实质上就属于心理健康教育的生态模式问题了。当前社会发展日新月异,环境变化不可预测,由此引发的社会心理问题日益增多,学校在整个社会大系统中也必然受到广泛的、复杂的影响。因此,根据社会的实际情况,学校在实施心理健康教育时,要充分考虑影响教育效果的社会环境,寻求学校教育的社会支持与合作。
  二要整合学校各种资源。中小学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是全程的、全方位的。对学校而言,应整合各种资源来发挥心理健康教育的合力。课堂是师生沟通交流的一个重要场所;班级、团队活动和班主任工作要渗透心理健康教育。旨在提高学生心理素质、增强学生心理健康水平的专门的心理健康教育是学校推进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途径,内容包括面向全体学生的心理健康活动课和心理健康专题讲座、个别心理辅导以及介于两者之间的小团体心理辅导。
  三要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最终目的是达到自我教育或“自助”。学生没有主动参与意识和内心认同感,心理健康教育就会变成一种强制行为。为了更好地使学生发展自我,开发潜能,促进自身成长成才,就必须鼓励学生以主体的身份直接参与心理健康教育,从而达到“自助”的目的。
  四、实现学校心理健康教育模式由西方化向本土化转变
  不论是对全体中小学生有针对性地普及心理健康教育,还是通过多种途径有效提高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学校心理健康教育模式都必须从最基本的国情、省情、区情出发,做到教育模式的本土化,这是一个基本原则。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目标和范围如果不是根据社会发展的实际需要和学生自身的实际情况而制定,就会使目标笼统而空洞,内容庞杂而无序。
  由于我国学校心理健康教育起步较晚,在理论研究上主要受西方的影响,心理咨询所采取或应用的方式、方法、技术、手段,许多甚至完全是照搬欧美国家的。这些“舶来品”可信度低,不一定适合我国中小学生心理发展的特点和状况,如果不经过一个充分的内化过程而直接拿来就用,很可能导致失败。鉴于此,学校心理健康教育要求借鉴西方先进文明成果的同时,还要努力挖掘本民族在心理健康教育方面的丰富而宝贵的资源。这方面的资源主要分两部分:一是马克思主义关于心理健康教育的理论资源;二是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中关于心理健康教育的理论资源。当前从心理咨询和精神医学治疗模式向强化生命教育的综合预防模式转变的过程中,民族文化资源的运用和普及不仅有利于建构一种本土化的心理健康教育模式,而且还能促进学生内心认同感和民族自豪感的增强,同时也使得学生在心理健康教育过程中传承了民族文化,提高了人文素养。
  总之,我国的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方兴未艾,大量的理论问题和实践问题需要我们去解决,其中就包括了学校心理健康教育模式的建构。一个以惠及全体学生为宗旨的、效率高且途径广的心理健康教育模式同时也必定是符合我国国情的、本土化的教育模式,唯此才能使广大心理辅导教师更加规范有效地开展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从而提高广大学生的心理素质和心理健康水平,推进素质教育进程。
  
  参考文献
  [1] 刘广苏.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途径.教育评论,2007(1).
  [2] 苏学恕.对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及其模式构建的思考.教育科学研究,2001(7).
  [3] 王建平.浅谈学校心理健康教育模式问题.教育探索,2001(7).
  [4] 漆昌柱.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主要模式及特点.上海体育学院学报,2004(3).
  [5] 曹新美,刘翔平.学校心理健康教育模式的反思与积极心理学取向.教师教育研究,2006(3).
  (责任编辑付一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