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7年第10期

体育教学中“学导互动”教学法初探

作者:赖建敏 邱芸娟




  面对网络时代的先进手段和信息传播,面对学生个性发展的多样性,面对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要求,随着二期课改的不断深化,“健康第一,以人为本”的教学理念已成为了广大体育教学工作者的行动纲领。在这个纲领的引领下,教师的角色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一改以往的控制灌输为服务指导,在实际的教学中形成师生互动的新模式。扬弃传统的教学方法,使学生主动地获取知识,充分张扬学生的个性,培养学生具备现代的适应能力和生存能力,让每个学生都能获得成功。引入新的教学理念,构建新的教学方法,才能跟上时代的步伐。
  
  一、“学导互动”教学法的含义与体育教学
  
  “学导互动”是一种新的教育理念,它意味着传统教学策略的改变。“学导互动”教学法是指导的教学策略和发现的教学策略相结合的教学方法。这种教学方法既保留了传统教学法中一些科学的理念和方法,又吸收了现代西方教学法中合理的因素,在进行必要的课堂讲授的同时,鼓励学生自己探究知识。
  根据建构主义理论,结合我国传统的启发性教学理论,提出的“学导互动”教学法,是指以学生为教学主体,师生共同参与教学过程,将课堂教学、讨论与情景创设、探究性学习等手段相结合,以探究、讨论、讲授为主要特征,引导学生通过参与特定形式的教学活动,主动探究问题、获得知识、提高综合素质。因此,“学导互动”教学法在体育教学中的运用有其合理性和可性行。
  
  二、“学导互动”教学法在体育教学中的运用特征
  
  “学导互动”教学法在体育教学中的运用的特征可归结为互动情景的和谐性、互动形式的多样性、互动过程的动态性和互动效果的层次性四个方面。
  1.互动情境的和谐性
  要想实现有效的课堂教学互动,需要有一个和谐的互动环境。教师与学生之间、学生与学生之间要感情融洽、关系协调、冲突减少、心理距离小,要有互动的需要和欲望。如果师生之间、生生之间存在较大的心理距离,态度分歧,兴趣背离,教师就很难真正根据学生的需求来进行教学,学生也很难给教师以积极的配合,有计划、有目的、利于学生发展的课堂教学互动自然也就无法实现。营造和谐的互动情境,教师起着关键的作用。
  2.互动形式的多样性
  在体育课堂教学中,互动主体虽然只有教师和学生,但互动形式却多种多样,既包括在教师与学生之间的互动,也包括学生与学生之间的互动;既有教师与学生个体之间、学生个体与学生个体之间的互动,也有教师与学生集体之间、学生个体与学生集体之间的互动,并且各种形式的互动通常在一堂体育课中被融合在一起。通过师生互动,教师了解了学生的需要,增进了师生的理解;通过生生互动,同样能促进学生之间的了解,培养合作互助精神,共同学习,共同进步。
  3.互动过程的动态性
  体育课堂教学互动是一个动态过程,成功的互动应该追求那种教师和学生在互动过程中都有计划而且目的明确的境界。但因教学过程本身具有动态性,学生可能随时会向教师提出满足自己学习需要的要求,或者开始学生并没有互动的欲望,由于教师提示或启发,引发了互动的兴趣,进而形成了互动的需要;教师也可能原本没有在某个教学内容上安排互动的计划,只是根据教学实际情况,从而改变既定计划,实施有目的的互动。因此,体育课堂教学互动既有计划、有目的,又不能一味按照既定方案进行,教师应随机应变,把握互动的时机。
  4.互动效果的层次性
  体育课堂教学互动的效果可分为三种层次,一是“无效互动”,其主要表现是:教师没有考虑学生的实际需要,只是按照自己的意思和兴趣组织教学,有时会以“大家会了吗”之类的提问来唤起学生的注意力,实际上教师希望听到的只是学生“会了”的大声回答,而并不一定真正关注学生的实际学习情况;学生也没有参与到教学之中,而是游离于教学之外,学生的学与教师的教处于一种分离的状态,这种互动是形式上互动,为无效互动。二是“反应性互动”,这种互动是指形式上教师在学生提出要求后,或者学生在教师提出要求或说明提示后,产生了互动兴趣和需要,进而实现了互动,它带有一定的被动性。三是“有效互动”,这种层次的互动是体育课堂教学中应追求的一种效果,教师和学生在教学过程中自始至终都在进行有计划、有目的、主动的互动活动,围绕着教学内容,全身心投入到教学之中。
  
  三、体育课堂教学互动不理想的原因
  
  体育课堂教学互动不理想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四个方面。
  1.担心体育课堂教学互动会影响教学任务的完成
  一些教师总是喜欢给每一节体育课预先编制陈旧的程序化过程,注重的是体育知识、技能的传授,而不是学生的整体发展。他们对“某一节课的教学任务的完成与否并不影响学生的整体发展,课堂教学最主要的是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和创新素质,这是学生发展,进而也是教学发展根本后劲”缺乏清楚的认识。正因为如此,体育教师往往不愿意让学生真正参与到课堂教学活动中来,只把学生看作是接受体育知识的“容器”继续着“注入式”教学。同时也就把教学计划、教学方案需要视为课堂教学活动的惟一准绳,拒绝课堂中那些出乎意料的体验和弹性灵活的成分纳入预设的教学方案之中。
  2.对学生缺乏信任
  一些体育教师对学生缺乏正确的估计和应有的信任是导致课堂教学互动不理想的一个重要原因。教育心理学的研究成果和一些优秀体育教师的经验证明,信任学生、鼓励学生是十分有效的教育手段,只有信任学生、鼓励学生,学生才会更好地参与到教学活动中来,才能产生更为合作和有利于实现互动的集体。另一方面,对学生而言,由于长期受传统教学模式的影响,教师的外在权威束缚了其主体参与意识的形成,使其不自觉地游离于课堂教学互动之外,不愿与教师和同学进行互动。同时,学生也会因为缺乏对体育学习的自信和不能获得老师的信任,担心因互动暴露自己的不足,受到教师和同学的奚落和嘲笑,从而不愿互动。
  3.把简单的模仿学习等同于互动
  体育课堂教学中,模仿学习是一种重要的学习方式,但绝不能用简单的模仿学习代替互动,更不能把模仿学习等同于互动。有些教师认为,只要在课堂上给学生安排了足够多的练习,学生模仿学习掌握了,课堂教学互动就完成了,就成功了。教师按照自己的思路,强行牵着学生鼻子走,学生没有独立思考的时间和空间,如果把这样的教学交流看成互动,至多只是形式上的互动,是“无效互动”。
  4.简单的终结性课堂教学质量评价机制也是导致在体育课堂教学中互动不理想的重要原因
  迄今为止,对课堂教学质量和学生学习情况的评价标准仍然是考核分数,而考核标准往往又摆脱不了重技能体能、轻能力的模式,只要教师通过各种练习手段使学生在考核中能获得较好的成绩,教师的教学质量也就得到了肯定。于是,即使教师基于学生全面发展的需要,希望开展有效的课堂教学互动,但当一些外部因素为互动设置
  了障碍后,教师在实施教学互动中就会产生疑问和缺乏动力了。
  
  四、实施体育课堂教学互动的几点建议
  
  1.积极营造良好的互动情境
  良好的互动情境是实施体育课堂教学互动的基础。首先,教师要着力营造一种平等、合作的教学气氛,要信任学生,鼓励学生参与互动,师生之间应该建立一种平等的、合作性的伙伴关系。这样,在传授体育知识时教师就不会是一种自上而下的“给予”,而是与学生一道去探索,去体验,学生在课堂中才可能变被动为主动,将教学活动看作是自己主动参与、自我发展的活动,师生之间、生生之间的相互交流、相互作用才有可能实现。其次,教师要给予学生爱心,要赋予学生一种真实情感,要善于理解学生。爱和理解是教师和学生心灵沟通的基础,是实施有效互动的心理前提。教师要善于以学生的心态和行为参与到师生的互动中去,使自己能更好地理解学生,学生才能更好地理解教师,配合教师的教学活动。最后,教师要给学生一定程度的自由活动的时间和空间。自由往往能更好地激发学生参与互动的兴趣。教师一方面也要相信学生有能力支配自己的自由时间,另一方面也要适度地给学生以引导、点拨,让学生充分利用这份自由的时间和空间,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思考问题,或者向教师提出一些问题。
  2.采用启发式教学,精心设计提问和问题
  “问题是科学思维的焦点。”在体育课堂教学中,教师应该精心设计问题,并把握好提问的时机和方式,为了促使学生主动参与教学互动,设计问题应着眼于以下几点:一是问题应能吸引学生,使学生进入所创设的问题情境。问题要“新”“奇”,难度适中。二是所提问题要形成逐级上升的序列,能引导学生向互动的纵深发展。三是让学生带着问题来上课再带着新的问题到课后去思考。
  3.加强对体育课堂教学互动的研究
  教师应切实提高对体育课堂互动重要性的认识,加强对体育课堂教学互动的研究,要及时将成功的互动教学实例编辑成案例,并加以分析、反思和完善。只有这样,教师才能有效得提高自己组织课堂教学互动的能力,将每一堂体育课的互动都组织得有效和成功。
  (责任编辑 白文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