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7年第9期
小学科学教育师资的现状分析与建议
作者:黄设新 苏培升 高凌飚
一、小学科学师资的现状
最近这两年,由于课题研究的需要,笔者及课题组成员对笔者所在市区的小学及市区所管辖的6个县市的部分小学,进行了科学教育现状抽样调查。调查的对象为:学校主管教务方面的领导、科学(当时为自然)课的所有专职及部分兼职教师、2至5年级的各一个班的15名学生。本次调查该市的小学校共19所,调查的教师43人。调查结果显示。
1.专任科学教师的比例很少。在19所小学中,只有9所有共14名专职科学教师。其中被调查的8所乡镇中心小学及村小学中只有1所有专任科学教师。另据调查,从2005年秋季学期起,该市中小学全面执行新课程后,专任科学教师的比例不但没增,反呈下降趋势。此外,兼任教师中,兼任语文或数学的教师比例相当大,占到本次调查教师总数的48.8%,其中兼任2门课程的达16.3%,更有兼任3门课程教学的。
2.教师任教科学课程的平均年限短。表一是有关教师的教龄、任教科学课年限的情况,从结果统计看,大多数任教科学课的年限都比较短,平均教龄17.88年,而任教科学课平均年限只有3.72年。从表一看,教龄达30年以上的6名教师中,只有1人任教自然课年限达到10年以上,而其余5人任教科学课的年限均在4年以下。而且这6名教师的年龄均超过50岁,最大达到58岁。这种年龄大、教龄长,担任教学年限却短的现象,并非是个别现象。造成这一现象的原因是,许多学校把年纪大、身体状况不太好、难于胜任语文数学科目教学的教师安排从事科学课教学。另外,任教科学课年限在3年以下教师占到被调查教师总数的67.4%,且超过四分之一的教师是刚刚任教科学课程的(任教科学课年限在一年内)。造成这一结果的原因,主要是因为相当多的兼任教师并非固定兼任科学课,而是随教师任教的教学年级而变化。
3.教师缺乏科学专业学历。课题组于2006年8月对参加该市新课程培训的近300名科学教师进行了抽样调查(发出70份调查表,收回68份,66份为有效),结果列于表二。表面看该市从事科学课教学的教师学历情况还比较合理。但透过这一数字进行深入分析,则可以看出,这一学历数据对于任教科学教学的教师来说不能令人满意。首先,63.6%的大专学历中,只有2人的学历是职前大专学历,其余均为职后学历,且几乎是非脱产的函授(其中有7人是电大、2人为体专)学习后获取;其次这些职后学历的专业几乎都是文科。也就是说,这些任教科学课的教师,其职前学历几乎没有大专文凭,而职后所取得的大专学历几乎都没有科学专业。即他们职后取得的文凭与他们现在所从事的科学课教学并不对口,是所学非所用,所用却未曾学。
4.科学教师能参加科学课方面的学术活动机会少。参加过自然课教学方面的各类研讨会的只占被调查教师总数的18.6%。参加过自然课优质课比赛的只占被调查教师总数的16.3%。就连有机会观摩过自然科教学优质课比赛的教师也仅占被调查教师总数的27.9%。至于参加过自然课程方面的论文比赛就更少了,仅占被调查教师总数的7%。和该市小学的各类教育教学学术活动比较多来比较看,该市科学课程方面的教学研讨会、优质课或者研讨课等的学术活动数量是较为少的,在学校内开展科学课程方面的教研活动也是少的,而能有机会外出学习和听课观摩的机会也就更少了。
5.相当部分的教师感觉自然课程的备课和上课是比较难的。在“备课难易”一栏中,选择“难”、“一般”、“容易”的人数分别为14、24、5人;在“教学难易”一栏中,选择“难”、“一般”、“容易”的人数分别为13、29、1人。也就是感觉备课难及感觉教学难的教师分别占到被调查教师总数的32.6%和30.2%。
6.缺少相应的课程培训。在2006年8月的调查中,在关于“任教自然课期间参加过相关内容培训(不包括本次)的次数”一栏中,66名被调查的教师,只有21人参加过,没参加过这方面任何培训的教师占到被调查教师总数的68.2%。
专任教师少、兼任教师变动大、教师缺少科学专业学历、缺乏培训、部分年纪大,难以胜任语数教学的老教师被安排教授并不很熟悉的科学课。凡此种种,将会导致科学教师的地位不高,科学教师科学素养低的现象出现,必然导致小学科学教育质量的低下。
二、问题成因分析
郝京华教授在《小学科学教育概论》一书所作的序中写到,“通过对12个省市科学教师素养的调查结果显示,24.3%的教师科学素养较差;一道涉及科学方法的测试题,合格率仅为10.7%,这一数据足以解释为什么我国小学生的科学素养中的科学方法合格率也只有34.9%。”目前小学科学教师的科学素养及其地位比较低的原因,笔者认为主要是如下一些原因造成。
1.我国小学科学教师培养模式的历史因素造成。我国长期实行三级师范模式,现今全国很多地方的小学教师,大多是从中等师范学校(以下简称“中师”)培养出来的。这些从中师毕业出来的中师生通过中师阶段的培养后,应能胜任小学各门学科的教学任务,而实际上,普通中师长期来一直是侧重培养小学语文数学教师,因此,在中师阶段,科学(自然)教师的培养被严重轻视甚至是忽略。科学教师成了最为重要的科学课程资源,从而使小学科学教师的科学素养不高在科学课程中愈加凸显出来。
2.科学课程尚未真正成为主科。我国大部分的小学中,在应试教育的环境下,科学(自然)课程长期处于附课地位。教学主管部门、学校及教师轻视科学课程,习惯只求数量(有教师上课,开够一定的课时)而很少考虑质量,因此涉及科学课程方面的师资培训、科学课程方面的学术活动等均无开展和参与的热情。学校对于科学课程的教学也习惯采取一种放任的发展状态,只要能上课,不出什么乱子,上成什么样都可以接受。
三、提高小学科学教师地位和素质的建议
1.加强小学科学课程师资的培训。有针对性地进行师资培训是提高小学科学教师的科学素养及科学课程教学水平的有效手段。培训的方式有多种,有脱产和半脱产的、也有短期培训。培训的内容应该既有更新科学教学理念方面的,也应该有科学探究方面的训练。这些培训要发挥作用,关键是不能走过场,蜻蜓点水式的培训根本改变不了小学科学师资现存的问题。否则,其结果将会是小学科学课程的改革变成穿新鞋走老路,新瓶装旧药。
2.给小学输入新鲜高质“血液”。通过培训来改善小学科学师资水平结构,只能是一定程度的、暂时的,很难从根本上改变由于先天的缺陷所造成的小学科学师资水平低的现实。只有通过改变小学科学教师的培养模式,并使受过专门训练、具有较高科学素养、适合从事小学科学教育的大专毕业生进入小学,才是改变小学科学教育落后状况的根本途径。这应该成为我国改进小学科学师资水平结构的一项长期目标。笔者觉得,提高从教小学科学课程教师的准入台阶,让科学教师持证上岗(或者符合一定的资质),避免出现什么人都能任教科学课的现象出现,这样才能保证小学科学教育在一个合适的高度上健康发展。
3.把科学课程从现在的边缘学科状态变为核心课程。要想根本改变小学科学教育低水平状态,最根本的,就是小学科学课程成为小学的核心课程。这将是解决小学科学教育目前存在问题的最关键所在,没有这点做保证,其他的努力都将会事倍功半。如何使小学科学课程成为小学重要的核心课程呢?最简单的,就是借助现今我国应试的手段,把小学科学课程当作一门必考的科目,毕竟考试是一种简单有效的途径。事实上,现在一些地方采用了这一做法,也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责任编辑 刘永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