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7年第8期
体育教学中对中学生个性心理品质的培养
作者:王西军
一、现代中学生个性心理品质特点及其影响因素
1.自信心不足
自信心是心理健康的一项重要内容。中学生对体育自信心不足的为数不少。自信心不仅直接影响到学生体育课的学习,而且影响到青春期的健康发展,处于青春期的中学生,情感丰富、思想活跃、自我意识逐渐产生、独立性和成人感增强,但认识社会的能力尚不完全、创造力和创新能力才开始形成。这些都是中学生普遍的个性心理特征。现在的中学生由于具备舒适的成长环境,安逸生活环境,面临困难有父母挡着,遇到挫折有父母顶着,这样就造成了中学生的自信心不足。
2.兴趣爱好不稳定、情感脆弱
中学生的兴趣比较广泛,但不够持久,容易变化。所以在教学过程中经常会发生这样的现象:同样的教材和教学内容,相同的教师和练习方法,有的学生练习认真,兴趣很浓,而有的学生却无精打采,没有兴趣。处于青春期的中学生易产生怕羞怯懦和胆小自卑的心理,造成这种心理病态的原因是较强的自尊心和个人失败的现象相冲突,长期得不到解决,自尊心得不到满足,或受批评、谴责过多过重,或受当众羞辱之类,严重地伤害了自尊心、情感较为脆弱。
3.意志品质薄弱
意志品质是构成意志力的稳定因素,而意志力则是人在完成预期目标、任务中所表现出来的身体的、心理的承受能力。学生的意志品质的培养,需要教师的精心呵护与严格要求,借助有效的练习方法,进行适时沟通交流,多鼓励少批评,要预防学生的逆反心理,给他们创造一种轻松愉快的学习氛围,有意识地培养和锻炼学生的意志品质。适度的开展“挫折教育”,不断提高他们的抗挫能力。
从中学生的个性心理特点来看,自身、家庭环境因素、教师的培养、学校的引导等因素都会影响他们的个性发展,这些都是中学生成长过程中不可缺少的环节。所以在了解中学生的个性心理特点及影响因素后,教师就应在体育教学中加强他们的个性心理品质培养。
二、体育教学中中学生个性心理品质的培养
1.认真识别学生的个性、因材施教
在体育运动中,学生最能表现出自己的个性,也是识别学生个性的最好时机。合群与孤僻、好动与好静、善斗与怕事、粗暴与文静、协作与自私等都可以一览无遗。对此,我们应该认真地观察思考、分析,并及时加以引导和教育。由于学生之间的个体差异,在体育运动中的各种表现也不尽相同,运动能力以及承受运动量的负荷也不一样,对学生的要求不应千篇一律,而应分类指导、因材施教。
2.尊重和爱护学生、多给学生鼓励与关心
中学生已逐步懂得人与人之间应相互尊重,也知道感情交流。不懂得尊重学生,唯我独尊,课堂气氛就会显得冷淡,学生情绪会受到压抑,不利于学生的成长和学习。教学中教师要多激励学生,以真诚的态度对待他们,以高尚的人格感化他们,以精湛的技艺感染他们。只有尊重和爱护学生,学生才会和老师主动配合,积极参与,课堂自始至终处于良好的情感环境之中。中学生特别需要鼓励关心,在教学过程中遇到比较难的动作,学生有畏难情绪时,教师可以用“勇敢些”、“放松些”、“你能行”等话语激励学生,增强信心。例如,在山羊分腿腾越练习中,若一名学生没有越过,并不表示这个学生无能,而只不过是他没有掌握技巧而已。这时,教师如对他产生不满甚至轻视,就会挫伤其练习积极性,使之产生畏难情绪和抵触情绪。反之,教师如加强保护和帮助,提高和改进练习方法,多鼓励关心学生,就会增强其自信心。
3.激发学生的运动兴趣
德国教育家第斯多惠说过:“教学艺术的本质不在于传授本领,而在与激励、唤醒、鼓舞。”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生的学习兴趣直接影响着学生的学习行为和效果,学生能否通过体育课程的学习养成良好锻炼习惯,兴趣发挥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为此教师应在课内外的体育活动中充分激发学生的运动兴趣,尽可能创造良好的教学环境,使学生在运动中充分展示自己的才能,真正体验体育运动带来的乐趣。如给学生们带广播操时,在没有音乐伴奏时,教师就可以用哨子代替口令,这样学生既感觉新鲜,又感觉到很强的节奏感。另外,在体育活动中失败是经常出现的,教师应在学生遭受到挫折和失败时,及时给予鼓励和帮助,详细分析失败原因,可以把所学的技术动作进行分解,由易到难,也可利用“降低动作难度——克服心理障碍——完成技术动作”的模式,使学生的自信心在每完成一次动作后逐步得到提高。
4.教师运用言语进行适宜刺激
在教学、练习过程中,教师应用简明生动的语言对学生的练习给予准确肯定的评价,或用简短的语言提醒学生动作用力的时机、方向和动作的幅度,并能帮助学生分析动作失败的原因,提出改正的方法,使学生在练习中树立信心,把自己的心理状态与完成动作的速度、力量、节奏有机地结合起来。不断提高学生的自我心理调节能力,及时消除恐惧感,排除意志消沉等不良心理,增强自信心和克服困难的勇气。
个性心理是在生理因素的基础上,在一定社会历史条件下,通过社会实践活动形成和发展的。先天的遗传因素,是个性心理发展的自然前提,而在后天因素中,教育因素在人的个性心理发展过程中起主导作用。所以通过对现代中学生个性心理品质的了解,运用体育教学对中学生心理品质进行培养和完善,它对改变中学生的自信心不足、情感因素复杂、兴趣爱好过于广泛、意志品质薄弱等都有相当好的教学效果,所以应该更加重视体育教学中对中学生个性心理品质的培养。这样不仅可以提高体育教学质量,还能使中学生的个性心理品质得到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 韩玉宾,文兰细.浅谈学生个性心理品质的发展.中国学校体育,2005(1):59-60.
[2] 朱训展.体育教学中学生自信心的培养.中国学校体育,2005(4):12-13.
[3] 王耘,席夫平.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开明出版社,2005(12):58—59.
[4] 杨承红.教师如何排除学生情绪障碍.中国学校体育,2005(4):63.
[5] 赵春梅.浅议体育教学中如何激发学生的练习兴趣.体育科研,2005(3):122-123.
[6] 马启伟.体育心理学.北京: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1995.65-78.
(责任编辑 陈国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