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7年第8期

合作学习评价的机制及其实施

作者:张丽冰




  一、合作学习评价的机制
  
  1.积极的互相依赖
  评价的结果并不仅仅依赖于单个人的努力,还要依赖于小组成员的共同努力。只有小组成功了,个人才能获得成功,同样,小组的成功也依赖于个人的成功。因此,小组要帮助他的成员,成员也要将自己的努力同小组的努力协调起来,小组目标和任务以及评价要按照这样的理念来设计,形成一种荣辱与共、同舟共济、休戚相关的关系。
  
  2.面对面的促进性互动
  积极的相互依赖并不是什么新鲜的事物,它本身也没有什么神奇的魔力,而是由于在积极的相互依赖中,能够激发学生之间的互动和言语交流。合作学习中的积极互动表现为:个体之间提供足够和有效的帮助;交流所需的信息和材料;提供反馈信息,对彼此得出的结论和推理进行质疑等。在面对面的促进性互动中,个体、小组和全班可以及时获得反馈信息,并及时对目标进行改进和完善。
  
  3.个体责任
  个体责任是指每个学生都必须承担一定的学习任务,并同时掌握所分配的任务。合作学习小组的目的就是使每一个人在可能的范围内成为强者,而个体责任是使所有小组成员通过合作性学习取得进步的关键。为确保所有成员都能学好,教师对每个学生的实际水平采用不同方法进行经常性评估就显得非常必要了。
  
  4.人际和小组技能
  合作学习的目标体系可分成两个部分:学术性目标(academic objectives)及合作技能目标(cooperative objectives)。合作学习十分注意人际交往的技能目标,并将之作为一种重要的教学目标予以遵循和追求。在实际的合作学习过程中,学生除了从教师那里学习一些社交技能,同时还从与同学的交流和互动中学习社交技能。很显然,为了检验合作学习的目标是否达成,需要把小组成员的社交技能作为小组评价内容的一部分。
  
  5.小组自评
  小组自评是小组成员对小组在某一活动时期内,其组员的活动是否有益,活动是否可以继续或需要改进的一种反思。其目的在于提高小组在达成共同目标中的有效性。小组自评能够为小组的合作提供有益的反馈,是合作学习的一个极其重要的环节,同时也是合作学习评价中的一部分。
  从合作学习的因素角度,我们不难发现这些因素相互依赖,共同构建起了合作学习的机制。合作学习的评价只有在这种机制下才能有效地进行,而有效的合作学习评价也同样为这种机制的有效发挥提供了保障。
  
  二、合作学习的评价观
  
  1.从“选拔”走向“发展”
  合作学习采用异质分组法,小组的成员在性别、成绩、能力和技能等方面都存在差异。合作学习的评价中打破了只重视甄别和选拔的评价功能,把“不求人人成功,但求人人进步”作为教学所追求的一种境界,将常模参照改为标准参照评价,在合作学习中注重学生的自我监控、反思与反馈,从过程中反映不同学生的进步和发展。
  
  2.从“他评”转移到“自评”
  合作学习中采用了学生的自我监控和小组自评等手段,通过具体的步骤,学生个体和小组需要反思合作学习中的优缺点、目标达成情况,从而为下一阶段的学习提供反馈,以改善行动目标。
  
  3.评价的客体从认知因素向认知和非认知因素结合
  合作学习强调在合作学习中学生不仅获得认知发展,还要兼顾情感和技能多种教学目标的协同达成。合作学习中每个人都有大量的机会发表自己的观点与看法,倾听他人的意见,使学生有机会形成良好的人际技能。当学生们在一起合作融洽、工作出色时,学习愉快,这样有利于将知识内化为自身知识体系的一部分。因此,合作学习的评价中不仅重视认知目标的达成,也强调非认知目标的实现,将学生在小组合作中的表现、对问题解决策略的运用,社交技能使用等纳入到评价内容中。
  
  4.评价问题的真实性、情境性
  现代认知心理学习理论强调学习的真实性、情景性,这种趋势同样反映在评价中。当前,人们越来越倾向于认为,传统评价中那种孤立的问题或测验条目缺乏与真实生活的相似性,学生在这种测验中所得分数,对他们未来的真实生活中的表现很少有预见价值。教育的真正价值,不仅在于学生在学校情境中的表现,更在于学生在非学校情境中的表现,在于学生解决真实生活中的真实问题的能力。合作是现代社会中人们工作、生活的基本形式,合作学习为评价提供了一种真实生活的机制,在这种机制下进行评价,是对真实生活环境中评价的反映。
  
  三、合作学习评价的有效实施
  
  1.学生自我评价
  学生自我评价是教学单元中的重要补充,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自我评价的步骤有:
  ·学生详细阐述一套用来评价其表现的标准。
  ·学生建立起一套显示其优缺点的指标。
  ·学生评价其自身的行为和技能。
  ·学生制定计划来发展他们的技能和行为。
  ·学生继续改善他们使用的标准。
  
  2.小组自评
  一堂课结束后,教师需要组织小组自评:给学生留出时间,让小组成员就他们与他人一起工作的经历进行反思;学生在一起评价他们的工作,描述成员在达到小组目标的过程中什么行为是有帮助的或没有帮助的,什么行为需要继续或改变。
  (1)反馈为了不断提高任务和小组协作的质量,继续改善小组工作技能,教师必须确保学习小组和学生个体可以接收到对任务和小组协作质量的及时反馈。在这个过程中,学生的表现改善了,自我效能感提高了。教师要确保反馈可在学生中产生能量,要确保学生有机会采取行动来改善表现。
  (2)反思学生确定什么对学习质量有帮助,什么阻碍了学习质量,是否某些行为具有积极或消极的影响。对于每个小组成员来说积极的反馈是反思的重要素材。
  (3)设定改善目标执行小组评价的第三步是设定改善目标。在分析观察数据,反思和给出积极的反馈后,小组要准备设定改善目标,对需要改进的地方提出具体建议。
  (4)庆祝小组评价中学生彼此祝贺合作学习小组的辛勤工作和成功。这种庆祝活动可以在小组和全班进行,教师应该确保可为学生提供充足的时间以让他们对其工作进行评价,承认学生在小组工作中付出了努力并为同学提供了帮助,这在目标达成上比评价和有形的奖励更有效。
  
  3.教师评价
  (1)以全组表现为基础进行评价
  ①以一个合作活动成果给全组评分。小组共同做出一个成果,如一份报告,一篇文章,一篇练习或者一组问题。这个成果由教师、小组成员或全班来评价。全体成员都用同样的方法进行。
  ②随意选择一个组员在合作学习中的表现来评价。首先,小组成员需要保证全组在参加测试前理解将要测试的内容。在测试后,教师随意挑选一份试卷评分。全组成员得到与这份试卷相同的分数。或者,组成员先独立完成任务,然后相互检查文章,报告或练习。一位成员的成果被随意挑出来评估,所有成员得到与之相同的分数。
  (2)把个人表现与集体表现结合起来进行评价。由于混合编组而带来的学习任务个别化及评价标准的个别化,不同学业水平的学生可以按不同的标准来进行评价。这样,所有的小组成员都可恰当地受到挑战。
  ①对于学业成绩的双重评价。学生在合作活动学习组中共同工作,互相帮助,他们独自参加测试,获得个人分数,另外还获得一个基于全体组员表现的分数。第二个分数可以加在每个成员的分数上作为个人成绩的组成部分。第二个分数也可以用来决定小组成员是否可获得学习以外的奖励,例如得到自由时间、额外休息时间,在班级简报上受到表扬、获得成就证书或得到参与一项喜爱的学习活动的机会。
  ②对学习与合作技能合计评分。教师、小组或学生自己可以使用记分、核对表、等级量表或诸如此类记分手段对每个学生的具体合作技能做出评价。合作技能分数可以作为单个学生或全组的分数,并可加到每个学生的学习分数中而构成学生的整体分数。
  
  结束语
  
  合作学习的评价是合作学习得以成功进行的保障,是值得我们关注的合作学习中的一个重要方面。我们应该深入研究我国教育教学的实际情况,将合作学习的有效评价建立在合作学习机制与评价观基础之上,构建起合作学习评价体系,从而更好地发挥其在课堂教学中的积极作用。
  参考文献
  [1] 陈向明.小组合作学习的组织建设.教育科学研究,2003(2).
  [2] 王坦.合作学习的理念与实践.北京:中国人事出版社,2002.3-10.
  [3] 透视课堂.陶志琼等译.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2.55-70.
  (责任编辑 孙晓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