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7年第7期
英语教学中学生积极情感的发展
作者:王承君
人本主义心理学认为,教育应该以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为目标,而要实现该目标,必须把认知和情感两个方面统一起来。然而,无论东方还是西方,不管是在以往的教育还是在目前的教育中,人们过于强调大脑的理性和认知功能,而忽视了非理性方面的发展,造成“情感空白”(emotional illiteracy)。这种倾向在语言教学中表现为过分强调语言的认知因素,忽视情感因素对外语教学的影响。
情感因素对语言教学质量具有极其重要的影响。积极向上的情感、活泼开朗的个性有助于学生积极参与语言学习活动,获得更多的学习机会;强烈的学习动机、浓厚的学习兴趣和大胆实践的精神有利于学生提高学习效率;坚强的意志和较强的自信心有助于学生克服外语学习中遇到的困难。相反,消极的情感则影响学习。如,过度的害羞心理和过于内向的性格不利于学生积极参与学习活动;过度的焦虑和胆怯心理不利于学生大胆地用外语表达,展现自己的语言知识和语言技能。因此,在外语教学中,解决情感问题有助于学生学习潜能的发挥,提高学生学习英语的效率。
二、情感分析
情感即人对现实世界各种事物所抱的不同态度和不同的体验。情感是指兴趣、动机、自信、意志、态度和个性特征等影响学生学习过程和学习效果的相关因素。一般情况下,上面所列出的因素都是积极的情感,这些是英语教学中要发展的情感。当然,情感态度也包括一些消极的情感,如焦虑、抑制、过于内向、害羞、胆怯、缺乏学习动机等。而这些消极情感则是英语教学中所要克服的因素。
兴趣是一个人力求认识并趋向某种事物所特有的意向,它标志一个人参加某种活动的积极性,是个体主观能动性的一种表现。产生兴趣的两个基本因素是求知欲和对客体的肯定的情绪态度。对英语的学习可以满足我们获取知识的欲望,掌握英语即掌握英语语言知识、文化、语言交际能力是我们对外进行交流必不可少的重要交际工具。与兴趣很相近的另一个情感因素是动机,很多人对学习动机进行了静态和动态研究(静态研究的有:Gardner & Lambert 1972,Huang & Van Naerssen 1985,Oxford 1990,Ellis 1994,Cohen 1998,Wen 1993,文秋芳、王海啸1996a、1996b,王文宇1998;动态研究的有:文秋芳2001,高一虹等2003)。
动机是为学习者提供动力和指引方向的一系列因素。国内对英语学习动机最新研究较有成效的是高一虹、程英等,其研究结论是:动机的特点是工具性、文化性、情景性并存;外语文化指向与母语文化指向并存;社会责任与个人发展目标共存;持久性与近因性并存。
英语学习者除了有兴趣和动机外,还需要有较强的自信心和克服困难的意志。英语与汉语有很多区别。对于绝大多数中国英语学习者而言,英语是一种全新的语言,在初学阶段或多或少会遇到一些困难。因此,学习者必须具有学好英语的自信心和克服困难的意志。要使学生一开始就产生“我一定能学好英语”的信心。
影响外语学习的主要情感因素是动机、态度和个性特征。态度与动机密切相关。对某外族文化抱有好感、向往其生活方式、渴望了解其历史、文化及社会知识,这是一种十分有利于学习该文化的语言的因素。相反,对某种外族文化抱有轻蔑仇视或厌恶的态度就很难令人想象持这种态度的人能认真地去学习该文化的语言。教育学中的个性,一般是指个体在一定的生理和心理素质基础上,通过环境和教育的作用及主体自身的实践活动逐渐形成的,个体在身体、心理、道德、审美等方面相对稳定的特征的总和。个性中最突出的表现是性格。人的性格通常分为内向型和外向型。一般认为,性格外向有利于语言学习,性格内向不利于语言学习。现在人们倾向接受的观点有二:第一,性格外向的学习者在掌握基本的人际交流技能方面具有优势。这主要是因为外向型性格使学习者有更多的练习机会和更多的语言输入,因而语言学习成功机遇更大。第二,性格内向的学习者在发展语言认知能力方面有优势,这主要是因为他们在读写方面花的时间更多。
三、英语教学中培养学生的积极情感
1.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
英语教学涉及的人际关系因素对学习者的情感和学习效果有一定的影响。这种人际关系是指学习者之间和学习者与教师之间的关系。为了了解学生的情感态度,帮助他们培养积极的情感,克服消极情感,教师首先必须与学生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因为,课堂是学生接收英语信息和从事英语交流活动的主要场所。教学过程中师生共同创造的课堂文化,不管是轻松愉快,还是紧张压抑都直接影响学习者认知活动的效果。情感因素很多是有外显的表现,但更多的情感是内在的。教师只有与学生建立了良好的关系,才有可能真正了解学生的情感,学生才有可能愿意与教师交流。除此之外,教师还应该促进学习群体(班级)建立融洽、民主、团结、相互尊重的氛围。
2.建立情感沟通和交流渠道
为了实现师生之间、学生之间的情感交流,建立有效的沟通和交流渠道是必要的。如建立师生交流中心、情感专线、心理咨询等,这样教师便可以和学生选择适当的时间进行交流。在沟通和探讨情感问题时,教师一定要尊重学生个人意愿,注意不要伤害学生的自尊心。这样,教师可用开放的姿态积极与学生进行交流,共同研究和解决学习中产生的问题,对学习中的情感因素作具体分析,找出不利因素并克服它,以便于英语学习的顺利进行。当然要做到这一点必须有相应的教师培训作保证;同时教师应该被赋予相当的自主权去研究、处理教学中的基本问题,并对教学设计和管理等有相应的发言权。在英语教学中,要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热情,提高英语教学质量,教师首先要转变观念,强化情感因素对语言学习影响的意识,重视学生情感的释放和情绪的表达,以真诚、接受、理解的态度对待学生,以合作者的身份平等地与学生进行思想交流。如果英语课堂做到知情合一,英语课堂充满情感交流与沟通,那么英语课堂就会出现一种学生积极参与并表达个人思想、观点,充满生机和活力的课堂气氛。
3.在英语学习内容中渗透情感培养
把积极情感的发展渗透到日常的教育教学之中,这也是英语课程中实现情感教育目标的最重要的环节和过程。英语教师应注意激发、促进学生特别是女生在外语学习中追求成功的动机,使学生经常看到自己的成绩和进步,提高动机水平,努力达到学习目标,进而产生更积极的学习动机。培养动机可采取的方法是:(1)通过学习目的教育,使学习者了解学习和掌握外语对社会和对个人的意义。(2)通过各种生动活泼的形式引导学生接触外语,逐渐培养对外语的兴趣。(3)通过对学生的深入了解,利用学生原有动机的转移,使产生学习外语的需要。(4)通过有效的帮助使学习者在学习中提高成绩,获得一定的满足,进一步唤起学习的需要和学习的兴趣。
态度与动机密切相关。态度影响和决定动机,当然,有时特殊的动机也会反过来作用于态度。英语教师有必要指导学生端正对英语的学习态度。首先,教师讲授英语课时要方法灵活多变并适合学生接受,教师讲授的英语语言知识要与母语对比讲解,指出异同,分析英语文化现象,使学生对英语学习产生好感。其次,教师要多鼓励、支持学生,少批评、否定学生对问题的看法及发言。再次,教师还可适当组织一些英文歌曲演唱比赛,英文电影观摩,英文经典原著欣赏等等,让学生感到英语很有趣味,愿意学习英语,这样可调整和端正学生对英语的良好学习态度。
人的个性既是个体过去发展的积累与产物,又是个体今后进一步的起点和动力。人的个性也是不相同的。从性格方面来说,性格外向的学生比性格内向的学生更具有表现才能。性格内向的学生由于自我约束太多而不能参与语言学习活动从而失去很多学习机会。教师对不同性格的学习者可采取的方法有二:一是顺其自然,“顺水推舟”,针对不同的学习任务在不同的场合注意发挥各自的长处;二是通过某些手段,促使不同性格的学习者向相反的方向作些转变,以适应各种不同的学习环境和任务。
4.在合作学习中培养积极情感
在学习或复习日常活动时,教师可以罗列出学生经常从事的日常学习活动,然后引导学生把这些学习活动分为两类:一类为自己独立完成或从事的学习活动,另一类为必须与他人合作才能完成的学习活动。合作学习活动为学生提供了学生之间面对面的交流,也为完成学习目标提供了一个安全、轻松、愉快的环境。学生处在这样一个非竞争性的学习环境中,他们的参与意识、平等意识增强,同时,他们之间相互鼓励和帮助,更能看到自己和他人的进步,从而产生愉悦和满足,唤起他们的学习热情。教师和合作学习的成员充满理解的倾听也使学生更具有安全感,更愿意敞开心扉,畅所欲言,其焦虑程度会大大降低,甚至消失。
总之,教师要帮助学生及时克服情感方面遇到的困难,使英语学习上的成功体验与情感的发展相互促进。为此,教师除了在英语教育教学中帮助学生培养积极的情感外,还应该帮助他们克服学习中可能出现的消极情感因素。学生的情感往往与他们学习上的成功和失败密切相关。学习上的成功能促进情感的积极发展,而积极的情感又有利于促进学习上取得更大的成功。
(责任编辑 刘永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