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7年第7期
体育教学中的“合作学习法”探究
作者:李映红
在学习过程中,教师利用某种合作形式,引导学生协同活动、互相帮助、共同进步。这种学习方法不仅能激发学生探索问题的好奇心,培养创造意识与合作精神,减少学生对教师的依赖性,促进智能的发展,而且还能在讨论、合作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宽容精神,使其学会尊重、理解、容忍不同观点,为今后的团队工作和生活做准备。学生在体育知识、技能学习中,对知识、技术动作都有各自不同的理解和体会。合作学习法的优点在于学生之间可以用自己的语言、自己的表达方式来理解、消化教师布置的任务。因此说,这种学习过程既是提高学生创造力和素质的过程,也是塑造学生人格的过程。
一、合作学习法的理论依据
1.社会互赖理论:从社会互赖理论的角度来看,合作学习理论的核心可以用很简单的话来表述:当所有的人聚在一起为了一个共同目标而工作的时候,靠的是互相团结的力量。相互依靠为个人提供了动力,使他们:(1)互勉,愿意做任何促使小组成功的事;(2)互助,力求使小组成功;(3)互爱,因为人都喜欢别人帮助自己达到目的,而合作最能增加组员之间的接触。
2.选择理论:选择理论认为,青少年学生有4种需要值得认真关注,这就是归属(友谊)、影响别人的力量(自尊)、自由和娱乐。并指出,学校的失败不在学术成绩方面,而在培育温暖、建设性的关系方面,这些关系对于成功是绝对重要的。选择理论是一种需要满足理论,学校则是满足学生的场所。
3.发展理论:发展理论的假定理论是:儿童围绕适宜的任务所进行的相互作用能促进他们对重要概念的掌握。儿童间的合作活动之所以能够促进成长,是因为年龄相近的儿童可能在彼此的最近发展区内操作,表现出较单独活动时更高级的行为。同伴的相互作用能够帮非守恒者(nonconservers)成为守恒者(conservers)。当年龄大致相同的守恒者与非守恒者协同完成要求守恒的任务时,非守恒者会逐渐形成和保持守恒的概念。
4.精致理论:精致理论不同于发展理论,认知心理学的研究表明,如果要使信息保持在记忆中,并与记忆中已有的信息相联系,学习者必须对材料进行某种形式的认识重组或精致。精致的最有效方式之一即向他人解释材料。长期以来关于同伴互教活动的研究表明,在学习成绩方面,教者与被教者均能从中受益。
5.接触理论:接触理论着眼于社会互动关系的研究,提倡不同种族、民族、性别的学生在学习上的互动与交流,因此达成群体关系的和谐。接触理论认为,人际间的合作能提高小组的向心力及友谊。而且,单纯机械的接触,尚不能形成促进性学习,增进学习效果,只有发展成为合作性的关系,才能形成有效学习。就基础理论而言,他不但适用于不同的种族,也适用于不同的年龄、性别和能力的学生在一起学习,更适用于各学科。
二、传统体育教学中学生学习法所存在的问题
回顾我们以往的体育教学,各级各类学校所采用的教法学法变化不大,甚至连老师都在抱怨,每次写教案时候,总是在教法栏目中写上语言法、讲解示范法、预防纠错法等等,千篇一律,毫无新意。作书面文章尚且如此单调,操作起来更是可想而知。教法学法的趣味性、娱乐性、健身性、实用性更是无从谈起,可想而知我们的学生会是怎样的情况,更是怨声载道,既不敢怒也不敢言。学生学起来没有积极性,并且这些教法和学法运用过于规范化、一体化,束缚学生的兴趣。多年来,在体育课教学和学习的过程当中,过分要求学生绝对服从教师指挥,过分强调统一目标、统一要求、统一行动的规范化和有序性,严重地扼杀了学生好动的天性,降低了学生对体育课学习的积极性和浓厚的兴趣,甚至产生了逆反心理。体育学习与其他课程不大一样,它需要学生个体主动参与,创造性地进行学习,发现体育的真谛,体验运动的乐趣。显然,在注入式和训练式的教学方法下,很难让学生主动地、生动活泼地、创造性地学习,学生只能被动学习。长此以往,学生一旦离开教师就不会学、不会练或学了就丢、学无所得。
三、合作学习法在体育教学中的运用
1.在合作学习法中,应着重把握好“四个度”
(1)把握“均衡度”,人人参与,公平竞争。学生个体差异明显,教师在安排合作小组时,应尽可能让各方面保持“均衡度”,使小组之间有一定的竞争性。在教学设计中有意识地让每个学生都有表现的机会,能扮演小组中的各个“角色”。如让他们轮流做小组长、带操等。其次,合作学习的规模应尽量地小,以保证小组每个成员都尽可能地增加所学动作的练习次数和参与动作的评定。
(2)把握“宽严度”,制定小组目标。教师可以事先准备好任务设计,学生根据教师的要求,先将该任务分解成若干小任务、小目标,制定出达成小目标的程序,逐一处理,当这些小目标相继完成时,教师设计的总目标便迎刃而解。所以,必须制定严格的小组目标,发挥各人的能力和专长,团结协作,从而实现预定目标。合作小组中的每个成员都要有一份责任心,树立集体负责的精神,克服“只管自己努力,不管他人”的思想。懂得小组的胜败、荣辱和自己是息息相关的,形成一种积极向上的学习氛围,使整个集体充满生机和活力。
(3)把握“深浅度”,进一步检验成功。当学生完成或掌握一个练习或一项技能之后正处于高度兴奋时,教师应抓住有利时机,适当增加教材的深度,激发学生进一步学习和探求的欲望,让学生为达到更高的要求或掌握更深的教材而努力,体验成功,但也注意不能盲目追求“深度”,因为过高的要求有时也会适得其反。
(4)把握“评估度”,实行评价激励。在合作小组中,以小组为评价单位,但不能只注重小组的目标,因为最终目标是学生的“人人进步”。既要注意培养体育尖子,更要重视体育差生的转化。如果小组为了追求比赛的胜利而把体育差生放在一边,那么合作小组就失去了意义。任何一人,只要通过不断努力,相信肯定会有所突破。当体育差生有了一点一滴进步时,小组成员要及时给予表扬、肯定和鼓励。
2.合作学习法的应用要注意“三个关系”
(1)合作学习法与其他教学法的关系。首先,合作学习法有较强的兼容性,如在“发现学习法”,、“交际法”、“学生为中心法”和“扶差达标法”等中都能找到合作学习法中的影子。因此,合作学习法并不排斥其他教学法,我们可以根据体育课的实际情况来灵活运用。其次合作学习法有较强的互补性,它便于与其他教学策略配合使用以弥补其他策略的不足。小组合作对时间的使用和控制也常常比大班授课效率更高,在大班讨论和授课时,配合使用小组合作的教学策略,能得到温故而知新、熟能生巧的效果。
(2)“收”与“放”的关系。合作学习法突出的一个特点在于:课堂上师生之间、学生之间可以大胆地、尽情地自由交谈,有时交谈还可以在教学活动的热烈状态中进行。这完全不同于传统教学方法。要实施合作学习法,教师首先必须改变观念,树立体育教学中以人为本的指导思想和理念,解放学生,激励学生,搞活课堂教学。
(3)教师与学生的关系。合作学习法是一种开放性的教学模式,在合作学习中,应始终处理好学生和教师的关系,即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首先要相信学生有能力通过合作学习解决实际问题。其次教师在备课方面和专业技能方面,对于如何把握时机和方法,如何加以有效地干预,要求教师具备更强的能力和适应性。
合作学习法无疑对体育教学改革有极大的推动作用,但不要把合作学习看作对传统的全班教学的全部取代,而是一种全班教学受到抑制时,通过积极主动的小组合作而非个人独立工作的许多活动得以完成改造。在实施过程中,尽管用包含小组奖励和个人责任的方法或许常常是重要的,但还是建议强调合作、削弱竞争。竞赛是一种可能使学生偏离主要的学习目标的外部动机形势,除非它被很小心地把握好。另一个问题是因竞赛失败而产生的消极情绪,也能逐渐削弱一些小组完成学习任务的潜在能力。
合作学习学作为体育教育的重要教学方式之一,学生学会合作、学会与人相处、形成良好的合作精神品质,健康地发展,才是我们育人的宗旨。所以,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应注重培养学生合作学习的能力,提高学生与他人合作的能力,这对提高学生心理发展水平是十分有益的,同时还将使学生终身受益。
参考文献
[1] 王坦.合作学习——原理与策略.北京:学苑出版社,2001.45-90.
[2] 袁涛,崔红霞.论合作学习策略.济南大学学报,2003(2).
[3] 刘启艳.试论合作学习技能.贵州教育学院学报,2000(3).
[4] 郭海玲.浅析体育教学中的小组合作学习.浙江体育科学,2002(2).
(责任编辑 白文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