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7年第7期
体育教学中运动量过度的成因及对策
作者:王文亮 卢晓燕
一、体育教学中运动量过度原因分析
1.在教学训练过程方面
教师对学生的体质、各方面素质及运动基础了解不够,没有遵循循序渐进和系统性原则,没有遵循学生和运动员生理心理特点,运动负荷安排不合理,教学训练方法过于简单,恢复时机不当。另外由于学生青春期代谢旺盛,能量消耗过大,如不及时补钙,可造成体内糖、脂肪、蛋白质、无机盐、维生素摄取不足。未采取科学的训练原则,缺乏明显的节奏,过多地采用与身体训练水平不相适应的运动量及持续的大运动量训练,在训练不够系统的情况下进行大运动量训练。在教学与训练中没有充分注意到个人的特点,如年龄、性别、运动技术基础及水平,没有充分考虑冬训转春训以及季节、气候的变化而作出一些适宜的调整。学生出现某些不良症状时没有及时调整运动量和训练内容,运动负荷量安排不合理,强度提高过快,负荷过大。再加上教学手段单调,方法不当,造成心理或生理负担过重,目标要求过高或进度过快,或生病、受伤后刚愈而过早地进行训练或带病参训等。
2.在生活方面
学生学习生活环境欠佳,夜间睡眠不足,宿舍条件差,存在噪音、吵闹、光线不足等问题。学习过于紧张,嗜烟或酗酒,看电影、电视,或上网过多。同学或队友之间关系不协调、不团结,家庭负担重,营养状况不良,如糖、脂肪、蛋白质的摄入不够或比例不当,维生素缺乏或过量等。
3.学生自身健康方面
如身体不适、精神不振、乏力、疲劳、睡眠不好,甚至有失眠、头昏或头痛,记忆力差,少数同学耳鸣、身体虚弱、易出汗,感冒以后或有其他疾病,如发烧、扁桃腺炎、肠胃炎及其他传染性疾病等。
二、运动量过度在心理生理及运动能力上的表现
1.在心理情绪方面的主要表现
如果运动量过度,症状是多种多样并逐渐发展的。过渡训练的早期主要表现出一些感觉方面的心理症状,如运动者感到疲惫不堪、食欲欠佳、睡眠不好、头晕眼花、四肢无力、无精打采,以致出现冷漠孤僻、沮丧、抑郁、缺乏兴趣、信心不足、记忆力减退、注意力涣散、敏感固执、烦躁不安、容易激动等现象。这个时期运动能力降低,人体各方面协调性差、精神恍惚、注意力不集中、健忘、大脑反应迟钝、判断能力降低、运动成绩停滞不前或下降。早期症状若未能引起充分注意,如果没有采取必要措施调整教学与训练,不适宜的表现会进一步发展,导致恶性循环。在这种情况下如不尽快采取措施进行调整,则会出现客观指标的明显变化,重者还会出现一些伤病或事故的发生。
2.在身体形态方面的主要表现
主要表现为体重下降、面色苍白、头痛失眠,安静时,脉搏及呼吸加快、血压升高、大量出汗、肠胃机能紊乱、心悸、心杂音、心律不齐、心电图异常、血红蛋白降低、血细胞总数增加、淋巴细胞减少,出现尿蛋白、血尿,神经机能严重失调等。并易感冒,出现呼吸道感染、淋巴腺肿大,易发生肌肉拉伤、膝踝关节扭伤等,人体各方面协调性差,精神恍惚,极易出差错,身体各方面免疫能力差等。
3.在运动能力方面的主要表现
主要表现为运动素质下降,训练者易疲劳,恢复时间延长,动作不协调、不精确,出现多余的错误动作,学习新动作的接受能力差,比赛准备及信心不足,比赛测验时易受干扰,技术战术发挥不好,运动成绩得不到充分发挥或降低等。
三、对策探讨
1.在教学训练时应及时发现早期症状
通过以上各方面现象和一些情况的分析,我们在教学实践过程中,应随时注意观察学生或运动员对运动负荷的反应情况,通过观察其表象及早发现训练中的一些早期症状,并及时进行调查,调整教学方法和手段,从而避免症状加重,导致出现恶性循环或发生不良后果。
2.在教学训练中应及时处理或改进教学方法
在教学中如发现训练的早期症状时,要及时调整教学的密度和强度,调整训练计划和课时的内容结构,减少或重新调整运动负荷,变换练习方式,延长恢复时间,以便可以得到纠正和积极性的休息和恢复。另外,学生在恢复后,也要对后面的训练计划作一些必要的调整,合理安排教学训练计划,注意运动负荷量的特异性、节奏性,合理安排好生活,并在制定以后的训练计划时考虑学生及运动员机体的可接受性和个人特点。恰当规定课时的内容、训练任务,注意运动负荷与恢复过程的最佳统一,尽可能安排轻松、有趣的教学训练内容,采用多种多样的训练方法。如必须马上减少运动负荷,也可用一些轻松愉快的游戏或在有节奏的音乐下做韵律操等活动代替,也可采取一些积极性恢复措施,但方法手段要得当,如按摩、淋浴,有条件的还可针灸、理疗等。特别注意的是生病受伤间断训练后,更应谨慎地开始训练。这个时期不要安排比赛或测验,但也不能安排消极性休息,要根据现状和具体情况采取相应措施和办法。如上述处理后,过度训练的症状仍未减轻,则必须停止训练,请运动医师诊断治疗。治疗方法有营养疗法、理疗、气候疗法、心理疗法,另外采取针灸治疗也有明显的效果。(1)营养疗法。对于兴奋型学生,可食用一些开胃食品,如牛奶、蔬菜、水果,禁用浓咖啡,补充VB、VC、VA。对抑制型学生可食用以酸性食物为主的食品,如肉、奶酪、蛋、面,补充VB、VC。(2)物理疗法。对兴奋型学生可露天游泳,晚上浸浴15~20分钟,水温保持在33~37℃,早晨冷水浴或冷水淋浴镇静按摩,此时禁用芬兰蒸气浴。对抑制型学生可采取冷热水交替浸浴、淋浴和温水芬兰蒸气浴,冷水浴的次数要多一些。(3)气候疗法。对兴奋型学生可安排到一些安静地区,如到林区、深山旅行,避免强烈日照和轻度紫外线照射。对抑制型学生可采取刺激性气候的疗法,如海边疗养更合适。(4)心理疗法。呼吸节奏调整练习,可使肌肉放松,消除心理紧张,消除疲劳,也可借助气功和音乐放松心理等。加强自我调节能力,调节自己的心理状态。
通过上述处理,过度训练的症状可逐步减轻或消失,以后的教学可谨慎地提高运动负荷量,然后再提高负荷强度,顺利完成教学训练,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责任编辑张茂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