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7年第7期
数学教学中适应性教学策略的应用
作者:张传宝
一、适应性教学策略的含义
所谓数学教学策略是指数学教师对数学课堂教学所作的系统决策和设计。它包括设置数学学习情景的策略,呈现数学教学内容的策略,选择数学教学方法与教学辅助手段的策略,教学效果的检查和评价策略等。适应性教学策略是指通过环境的改变来适应学习者的学习,通过教学形式的改变来适应学习者学习需要的一种个性化教学策略。适应性教学策略的设计从两个层面来考虑个性化教学以促进学生的成功。
第一个层面取决于学生的基本知识结构需要以什么样的方式和在多大程度上得到发展。要确定合适的学习起点,即内容的选取要与学生当前能力最接近,处于最近发展区之内。为此教师必须不断对学生进行知识、能力和态度等方面的诊断,以及时把握学生学习的动向。
第二个层面是通过对课堂教学的灵活处理来满足每个学生学习的需要和个性差异。这就要求在学习内容的组织上要根据前面的诊断,选择最适合学习者的内容呈现方式。
适应性教学策略的运作步骤分为以下几个阶段:第一,安置性诊断。教师通过各方面的考察来把握学生的先决认知行为、先决情感特点;第二,教学前评价。对学生所要学习的科目的知识状况进行评价,以确定学习的起点水平,据此施以相应的学习单元;第三,教学实施。学生可以在指导下自由选择学习单元,自主学习。第四,单元测验。针对学习单元的学习进行学习效果的测验;第五,教学阶段性汇展。将学生学习的成果以多样化的形式展现出来,以此鼓励学生的学习行为。
二、数学教学中适应性教学策略的应用
适应性教学从诊断性测试开始,通过测试得出学习者特征,再根据学习者特征提供相应的适应性策略,学习者进行适应性学习并达到一定目标后,再次测试,开始新一轮学习。“测试——评价——学习”,构成一个循环系统,直到学习者完全掌握知识。
1.教学前的诊断与评价
(1)学生数学认知水平诊断。数学教育作为一种促进学生科学化的科学教育活动,应当研究学生的认知水平与心理发展。皮亚杰的认知发展阶段理论,把儿童从出生到大约15岁划分为互相衔接的、顺序不变的、但特征各异的四个心理发展阶段,即感知运算阶段(0~2岁)、前运算阶段(2~7岁)、具体运算阶段(7~12岁)和形式运算阶段(12~15岁)。根据皮亚杰的理论,小学生主要处于具体运算阶段,形式运算能力较差。中学生的认知水平集中在具体运算和形式运算阶段,个别智力较好的学生可能在中学低年级就已经进入了形式运算阶段。作为数学学习来说,获得新的数学知识的过程,主要依赖于数学认知结构中原有的概念,通过新旧知识的相互作用,使新旧意义同化,从而形成更为同化的数学认知结构的过程,它包括输入、同化、操作三个阶段。因此教学前对于学生数学认知水平的诊断是十分必要的。令人遗憾的是,多年来,这方面的研究被有意无意地忽略了,教学中迫切需要这方面的有指导意义的理论研究,同时这些理论的获得又离不开教师的实践教学。教师可以在教学前运用认知发展理论,根据不同的运算模式的要求,编制测试题来评价学生的认知水平,还可以通过个别交谈、问卷调查、观察等辅助手段,对学生的数学认知水平作一个相对准确的、有效的的判断。
(2)学生差异性调查。数学教学倡导面向全体,适应学生的不同需要,实现“不同的人在数学上有不同的发展”,真正回归“大众数学”的教育理念。数学学习是富有个性的,数学学习方式应体现多样化需求的过程,学习内容的呈现也应采用不同的表达形式(而不仅是以数学知识的逻辑结构或形式化体系来呈现),以满足多样化的学习需求。根据维果斯基“最近发展区”理论,数学课程的启发性就在于激发、诱导那些正待成熟的心理机能的发展,不断地使“最近发展区”的矛盾得到转化,而进入更高一级的数学认知水平。入学成绩是一个重要的参考,但仅从成绩看有失偏颇,教学前主要从学生数学知识基础、学习过程、元认知、信念与态度等各方面组织访谈和测试材料,对学生的差异性作全面、细致的诊断分析,以便在课堂教学中针对学生差异寻求积极有效的教学对策。
2.适应性教学策略的设计
(1)教材内容组织处理。数学课程的设计要符合学生认知发展的规律,教学内容、方法都要适合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教师在备课时,常常要备知识(包括基本理论知识、实际知识和技能),掌握教材的重点、难点和关键,这是必要和正确的。教师还应当知道,学生需要掌握的知识和概念哪些应属于具体运算,哪些应属于形式运算。运用心理学理论不仅可以对学生的认知水平进行判别,同时还可以对教材进行深入地研究,以便更好地组织教学,例如根据皮亚杰的认知发展阶段,中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已由具体运算进入了形式运算阶段,在这个阶段学生能够运用数学形式叙述和解释函数关系,但是即使他们在整体认知水平上已经达到了形式运算的水平,在每个新数学概念的学习过程中仍然要经历从具体到抽象的转化,他们在学习新的数学概念时仍采用具体或直观的方式去探索新概念。
(2)教学实施过程控制。教师在整个数学教学过程中始终处于主导地位,是教学过程的组织者和调控者。在课堂教学活动中,本着面向全体、兼顾差异原则,找准不同的学习起点、位置,力求从教学目标的设计、教学环节的安排、教学方法的选择、课后练习的布置等方面都考虑到不同层次学生的不同需求,找到每个学生的“最近发展区”,从学生的最近发展区出发,引导他们多角度、多方法、多层次的思考问题,学生自主取向占有明显优势,从而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适应性教学策略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动态地改变教学内容的深度和难度,适时地调整教学行为。分层次教学是提高教学过程适应性的有效模式,即基础层次+应用层次+拓展层次,基础层次要求学生掌握教学所要求的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应用层次要求学生不仅要掌握所学的数学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还要培养学生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拓展层次是对基础较好的学生,设计一定的探究性、开放性问题,培养学生的问题解决能力。这样使每部分学生充分发挥优势,不断提高各层次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有利于保证教学质量的提高。
(3)阶段评价与反馈。建立促进教师不断提高的评价体系,适应性教学策略中的阶段性评价主要是以检验教师教学策略的实施效果为目的,一般包括两个方面:一是通过对学生的形成性评价和过程性评价对教师进行评价,数学阶段性评价分课内进行和课外进行,课内阶段性评价采用口试和笔试相结合,由学生自己、小组同学、老师共同评价,课外阶段性评价以实践作业的形式,由家长、合作伙伴进行等级评价。对有些章节的测试,可采用A、B、C三级试题,由学生根据自身学习能力参测不同的级别,实事求是地评价自己在某一阶段的学习水平,最后由学生所获得的成绩评价教师教学行为和实施效果;二是教师的自我评价,教师通过对自己教学行为的分析与反思,充分发挥数学教学评价的激励功能,总结经验,找出不足,在下一步的教学中及时进行调整,有效地改进教学。
(4)教学策略调整。通过对教学效果的多方位评价,使教师对自己所采用的教学策略进行反思,在实践中不断地调整和改进,促进教师教学行为的动态发展,从而实现教育教学行为的持续有效。通过教师对教学策略的调整,不断提升自身的专业思想、专业理论水平和专业技能素质,形成教师良好的教学品质,改善教学方式,提高教学艺术,增强教育效果,形成个性化的教学特色。
适应性教学策略在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着重体现在动态的、适时的调整上,没有固定的、成熟的方法可循,只有在实践中不断地总结、改进,才能充分体现其适应性,在动态变化中探讨行之有效的方法,满足不断发展的数学教育教学要求。
(参考文献本刊略)
(责任编辑陈国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