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7年第7期

论中西师德思想之殊异及现实启示

作者:金保华 金肖梅




  师德是随着人类生产的发展和社会职业分工的出现,在教师的教育劳动实践中形成和发展起来的。它充分体现了教师特有的职业理想、态度、作风、情操等,在教师的综合素质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中西师德思想在诸多方面都存在着相似之处,如教书育人、热爱学生、为人师表等。但不同的文化传统和民族文化心理结构,又决定了中西师德思想在某些方面也存在着一定的差异。本文分析比较了中西师德思想的差异,以期对新时期教师职业道德的建设有所启示。
  
  一、社会本位与个人本位
  
  中国古代一直采用私塾这种个别教学形式,它以教师为中心,十分强调教师“做人”,不仅要求教师养成“尊己爱人、团结和谐、孝为公理、尊人卑己、见利思义”等充分体现社会本位价值的道德观念,而且要求在其教学中灌输给学生,做到教书育人。孔子主张“仁者爱人”,要求教师应以“仁”和“礼”为道德标准教育学生,其价值导向,并不是个体独立人格的确立,而是一种人们应该具有的对别人、对社会的义务,旨在维持社会的和谐稳定。孟子则直接把对维系社会秩序具有积极作用的“孝”视为教育的主要内容,主张“谨庠序之教,申之以孝弟之义”。“宋初三先生”之一的石介也要求教师养成“夫父子兄弟以亲爱,吾师朋友以义合”的高尚品德。不难看出,从古到今,中国广大教师以“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为己任,发出了“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高度社会责任感的铮铮誓言,使中国师德思想充满了社会本位色彩。
  与中国师德思想相比,西方师德思想则呈现出浓厚的个人本位色彩。古希腊职业教师、智者学派的代表人物普罗塔哥拉所提出的“人是万物的尺度”,是个人本位在西方师德思想中的初露端倪。随后,苏格拉底发展了这一思想,提出了“有思考的人是万物的尺度”。从那时起,西方开始要求教师在教育中,提倡人的价值和尊严,维护人的需要和利益,强调人的地位和作用。文艺复兴时期,西方师德思想中更是体现出提倡人性反对神性,提倡人权反对神权,提倡个性解放,反对压抑个性的个人本位主义色彩。如维多利诺专为反对封建教育压制儿童个性,而创办了“快乐之家”,要求发掘每个儿童的个性;蒙旦也要求教师不应独断专行,要有民主作风。17世纪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爆发后,受资产阶级“自由”、“平等”、“博爱”学说的影响,西方师德思想中个人本位主义迅速发展。洛克从“自然人权”和“契约论”出发,阐述了个人自由和权利,认为凡是给个人带来快乐和幸福的行为就是善的德行。从卢梭到杜威也都一直强调在教育教学中要以“学生为中心”,要求教师具备民主品德,反对教师把自己的目的强加给学生,主张学生个性自由发展。
  
  二、师道尊严与师生和谐
  
  中国几千年的文化发展逐渐形成了师道尊严的文化观念,在师生关系中竭力推崇教师的权威。《尚书·泰誓》已有了“天佑下民,作之君,作之师”的说法,将君师并称。荀子则把“天、地、君、亲、师”并列起来,认为“天地者,生之本也;先祖者,类之本也;君师者,治之本也。无天地恶生?无先祖恶出?无君师恶治?”将教师提到了非常崇高尊贵的地位,并指出“国将兴,必贵师而重传,……国将衰,必贱师而轻传”,视尊师与否为国运兴衰的征兆。《学记》在中国师德思想史上明确提出了师道尊严的观念,认为“凡学之道,严师为难。师严然后道尊,道尊然后民知敬学”。韩愈更是感慨于“师道之不传久矣”的现象,奋笔疾书《师说》一文,提倡尊师重道,强调师道尊严。受师道尊严传统的影响,至今我们仍然强调教师的地位和作用,并赋予师道尊严以新的时代内涵,提倡尊师重教。
  西方文化高扬自由意志,提倡人与人之间的平等、博爱关系。因此,萌生于这种社会文化土壤中的西方师德思想也必然带有这片土壤所赋予的独特色彩,具体体现为西方师德思想十分强调师生之间关系的和谐,要求教师尊重学生,与之平等相处,建立友好和睦的关系,使学生健康、茁壮地成长。夸美纽斯十分注意师生之间良好关系的确立,他要求教师像慈父一样爱护学生,和善愉快地传授知识;苏霍姆林斯基要求教育者应当是受教育者的知心人,应善于跟他们交朋友,关心孩子的快乐和悲伤,了解孩子的心灵,时刻都不忘记自己曾经也是个孩子。这些都是西方师德思想中师生和谐的反映。
  
  三、情感本位与理性本位
  
  中国师德思想与“情感”结下了不解之缘,而西方师德思想则与“理性”相伴随。众所周知,中国文化是伦理型文化,在处理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上,一直受血缘和宗教关系的左右,形成了以“孝”和“忠”为核心的家族化价值取向,这种价值取向一直在潜移默化地影响中国师德思想,使其体现出情感本位的色彩。孔子师德思想之核心“仁”,即仁爱的情感,“孝悌也者,其为仁之本与?”要求教师道德以孝悌为本。石介认为,“教诸生为人臣则以忠,教诸生为人子则以孝,教诸生为人弟则以恭,教诸生为人兄则以友,教诸生与人交则以信”,寓情感于教育教学之中。王阳明也对教师提出了“今较童子,惟当以孝悌忠信礼仪廉耻为专务”的要求。不难看出,中国师德思想对情感异常关注。
  西方师德思想较为重视理性的判断,理性精神一以贯之。早在雅典“新教育”中理性精神已经发端,师德思想已经很清楚地显现出注重理性精神的陶冶。苏格拉底提出了“美德即知识”,把知识与道德发展等同起来,明确提出了具有丰富的知识、高超的道德是教师道德高尚的主要表现,使理性精神在西方师德思想中的张扬在他那里得到了最早的奠基。亚里士多德认为,人生的最终目的是追寻美满的生活,美满的生活应该是理性的生活,即无过之无不及而恰到好处的生活,为此,他十分重视教师道德中理性精神的培养。另外,西方许多教育家还从不同方面论述了在道德修养中,理性应居于指导的地位的思想,因为理智可以把人的愿望引向良好的轨道,形成完美的德行。
  
  四、几点现实启示
  
  从中西师德思想的比较中,我们可以得出下列几点有益于新时期师德建设的启示。
  首先,在以社会发展为己任的基础上,加强教师的自我人格建设,使其成为一个自我实现的人。
  教育为社会发展服务,本无可厚非,但若推至极端,必然会走向“社会本位”的误区,造成了教育中无“人”的状况。中国师德思想对于教师的个人利益往往过于忽视,把他们仅当作推动社会发展或维护社会稳定的“工具”,这必然在一定程度上挫伤了作为主体的人的积极性、能动性和创造性。因此,应借鉴西方师德思想中“人是万物的尺度”的理念,来矫正“以社会为本”的现行教育价值取向。
  在教育中应确立“以人为本”的思想。“以人为本”就是以人的发展、完善为出发点和归宿。现实中对教育主体的呼唤反映了人们认识的深化。但仅强调对学生主体的关注,而忽视对教师人格的关怀,这无疑是片面的。教育中的“人”不仅仅指的是学生,同时也包括教师。教师不应当仅仅是社会的代言人;不应当是教育这架“机器”的零部件,他应当是一个有生命、有情感的主体。教师从事教育的过程应当是其自身价值的实现过程,而不仅仅只是一味地为社会作出牺牲。因此,师德建设的首要任务是重视教师独立人格的养成。
  其次,继承和发扬尊师重教的传统,同时在教育实践中确立真正平等的师生关系。
  尊师重教的传统我们应当继承和发扬,但尊师并不意味着让教师摆出一副师道尊严、不可侵犯的样子来威慑学生。虽然中国师德思想中不乏热爱学生的真知灼见,但几千年来封建社会所形成的“师道尊严”观念在现今教育中仍保持着一定的惯性。教师之于学生有着绝对的权威,皆金口玉言。学生在教师面前只能唯命是从,更为严重的是随意打骂、体罚学生的现象屡见不鲜。如此的师生关系不仅给学生身心造成了极大的伤害与摧残,而且严重地阻滞了他们潜力的发挥,使他们的创新精神遭到扼杀。因此,建立真正平等的新型师生关系实乃当务之急。在这方面,西方“师生和谐”的思想给我们以深深的启示。西方民主、平等、宽容、理解的和谐师生关系,是值得认真借鉴的。
  再次,师德建设应立足于情感,提倡以情感人、以情育人,同时用理性指导情感的方向。
  人是理智与情感的统一体。在师德建设中,我们应立足于教师的情感发展,让他们认识到教育事业的特殊性与神圣性就在于它是对人心灵的化育,人格的提升;教育是生命与生命之间情感的交流与思想的碰撞。作为拯救人类灵魂的教师,必须具有一种“仁爱”的品质,而不是面无表情的“机器”。但教师仅有热情显然是不够的,教育片刻离不开人的理性参与,教师必须以完整的人格投入到教育中去。因此,教师要不断地用知识来充实自己,把对学生的爱建立在广博的学识基础之上,用理性来指导情感的方向,使理智与情感都得到和谐的发展。
  
  (责任编辑付一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