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7年第6期
体育教学中渗透以人为本思想内涵的研究
作者:李金良
一、“以人为本”发展观的教育层面内涵
“以人为本”的体育内涵,强调要突出人的发展。人是教育的中心,也是教育的目的;人是教育的出发点,也是教育的归宿;人是教育的基础,也是教育的根本。一切教育都必须以人为本,这是现代教育的基本价值。因为现代人的自我价值和自我尊严不再是用金钱标准所能衡量的,而是人的自我实现、自我理解、自我确认的过程。以人为本的体育内涵要把教育和人的幸福、自由、身心和谐统一、终极价值联系起来,使体育教育真正成为人的教育而不是机器的教育。对此,我们必须以现代人的视野培养现代人,以全面发展的视野培养全面发展的人。健康体魄是“人的全面发展”所依附的基础,健康、长寿是人类发展的基本标志,新世纪的体育融入“以人为本”的基本发展理念,成为人类社会协调和“可持续发展中的重要内容”。“以人为本”将会成为新世纪体育发展的主旋律。
在体育教学活动中实施“以人为本”就是要强调在整个教学活动过程中对学生的人性、自由、人权、价值的尊重、认同与重视。学生是教育的对象,但他们首先是人,是世界的最高价值所在,这应该是教育活动的起点。体育教学应该重视学生的个性,使其在身体活动和运动训练中得到淋漓尽致的张扬和自然的表达。体育教学带给学生的应该是由身及心的愉悦与快乐,一种人性的自然流露,一种情感的自由宣泄和尽情释放。这就要求我们从“人”的角度去理解体育教学的真正含义,“人”永远是体育教育的出发点。
“以人为本”的体育内涵还要体现在人文关怀,这是因为体育教育的对象是人,人是有理性的,也是有情感的,情感决定着思考的方向,理性决定着思考的结果。只有以情感人,才能以理服人,无论多么先进的教育手段都不能否定面对面的教育工作;无论现代传媒多么发达都不能代替人和人之间的融合和交流;无论各种制度多么完善,也都不能忽视人文关怀的巨大作用。因此,体育工作必须强调关心人,体贴人,帮助人,温暖人,要有人情味。学生美好的人生是为爱所唤起,爱是体育教育的核心,情是体育教育的生命。体育教育需要爱,更需要情。
二、“以人为本”发展观在学校体育教学中的作用
“以人为本”的体育内涵其核心在于对人性的充分肯定,对人的潜能、智慧的信任,对人的身心和谐统一和健康体魄的向往和追求;确立学生在体育教学中的主体地位,尊重学生的人格,维护学生的学习权利;承认学生的个体差异,重视学生的个性发展,注重因材施教;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使每个学生都能生动活泼、积极主动地从事体育学习和锻炼;保证每个学生都学有所得,学有所成。以人为本的现代体育教育的本性不再是管理、控制、约束,而是对人性的唤起和对人性的尊重。
1.“以人为本”发展观对学校体育教学目标提出新要求
“以人为本”发展观打破传统体育教学单纯追求的社会本位目标,强调社会本位目标与学生本位目标的统一。社会本位要求教学以社会为价值主体,满足社会需要,把握学生个体的需要,教学应以学生的兴趣、需要为出发点,让学生自由地、自然地发展。只有二者有机结合才能真正达到实现教学目标的目的。这就要求体育教学在注重社会价值目标的同时,还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学习动机和兴趣,养成良好的体育态度和习惯;不仅重视学生在校期间应达成的教学目标,还应考虑终身锻炼的长远目标。这一指导思想充分体现了“显性学力”与“隐性学力”相结合,长远功效与近期功效相结合,社会价值目标与个体价值目标结合。
2.“以人为本”发展观要求进一步调整、丰富学校体育课程内容
“以人为本”的发展观突破将体育教学过程视为体育、技术、技能的“授——受”的局限,强调把体育教学过程看作学生在教师指导下有目的地去获取认识体育的知识,进而发展社会适应性的体育能力的过程。这就要求教学内容的选择不能只考虑传统体育教学大纲所规定的一系列技能方面的教材,还要增加培养学生全面的体育兴趣,并积极影响学生的人格发展等的教学内容。课程内容需在以下几方面予以丰富:(1)娱乐性:即加强课程内容的趣味性;(2)创新性:即为学生创新精神的发展提供空间;(3)实用性:即加强与社会和生活的联系,注重培养学生终身体育能力;(4)普及性:即把某些技术过于复杂、难度过大、规则过严的运动竞技项目,改造为易于向全体学生普及的体育教材。
三、实现以人为本的体育教学思想
1.融洽的师生关系是实现以人为本的前提
在教学中,尊重学生的人格、权益,是关爱学生生命的立足点,教师应承认学生的差异性,尊重学生独立性、个体性,与学生建立平等的人际关系。
诸多名师都认为鼓励是教育的法宝,是最廉价的润滑剂。确实如此,鼓励可营造民主、和谐的教学氛围与融洽的师生关系。学生在轻松自由的空间里可以与老师、同学进行交流,从中获取丰厚的知识信息和心灵的碰撞,不断地获得成功的体验,并在成功中走向成功。教师要在课堂教学中自始至终地运用鼓励性的话,如在急行跳远教学中,有许多女同学根本无法跳入沙坑(2米距离),这时老师不能讥讽与嘲笑,更多的是富有激情地鼓励:“其实我们每位同学都有能力跳进,只是一些同学胆子小。我想你们只要用力蹬地,收起双脚,就会获得成功。成功属于敢于实践的人,属于勇敢者。”“相信自己,你们能跳进。”“多好啊!你的进步真大!”“没有关系,你试着再来一次”……鼓励能让学生智慧的火花得到进发,照亮全班,让整个课堂充满生机。
2.善于宽容学生是实现以人为本的具体体现
教师的一切工作都是为了学生的健康成长。对学习有困难的学生要给予特殊关注。常言说,寸有所长,尺有所短;月有圆缺,学有迟速。在每个班都存在个别个性鲜明,或者故意捣乱的学生,对于这样的学生,那些真正热爱学生的教师在严格管理中往往体现着宽容,在宽容的具体细节中提出严格的要求,而这种严格要求又有着一定的分寸感、责任感。正确的严格要求应该是严而有格、严而有度、严而有方、严而有情。对于“后进生”更加需要用情感在他们的发展上下功夫。要使学生发展,首先得宽容他们出现的错误,才能减轻他们的思想负担,帮助他们树立信心,才能发动他们本身的精神力量,才是真正贯彻了以人为本的教育思想,真正地关爱他们的生命。
体育教师要树立“体育课上没有一个差生”的理念,也就是说再差的学生都可以通过有效的训练和激励提高身体素质,达到一般学生的水平。再差的学生都有成功的愿望,都能培养起对体育的兴趣。对一时还不能够学会动作、一时还达不到某一标准的学生要给予他们足够的关心与帮助,在课余可以采用个别辅导、个别谈话等方式。在课内应对他们一视同仁,不讥讽、挖苦,一个成功的高明的体育教师应把培养他们从事体育锻炼的自信心和兴趣放在首位。在兴趣的影响下,体育锻炼成为了生活的一部分,成为经常性的活动,这样,身体再差的学生也都会好起来。
3.灵活多样的教学形式是实现以人为本的重要途径
新课程课堂教学要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就是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人人从情感上、行动上主动参与教学活动,做到人人参与活动,人人健康发展,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实现以人为本。长跑是学生非常害怕但不愿意参与的运动项目。创设合理情境却能够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在一堂3000米持久跑教学中,我根据学生体质差异,将他们均匀分为6人一队,一名体质较好的学生担任组长,每位学生持一个3公斤哑铃,以各组最后跑完的一名学生计算小组团队成绩。在跑的过程中,要体现团队合作精神,允许学生帮助别的同学拿2个甚至多个哑铃,结果课堂上出现了好像红军过草地的非常令人感动的一幕。体质好的同学拿2~3个哑铃,甚至有个别学生跑完后再回去帮助同学。体质差的同学没有因为跑得慢而放弃,自始至终没有一个同学放弃。一些团队以叫口号、唱歌来鼓舞自己的士气。原来学生极不愿意上的课结果成了学生自我展现的舞台。这些说明,现代课堂教学是师生共同探讨问题的场所,群体训练、小组合作练习、同学互相帮助、个人自觉练习、师生相互磋商探究,应成为当前普遍的教学形式,也只有从以人为本的角度,激发学生内心的需要,才能还课堂主体于学生。
因此,新形势下的学校体育教学必须从过去传统的教育教学观念转变到“以人为本、健康第一”的现代教育理念,充分发挥学生主体性,促进学生全面和谐发展上来,体育教学要体现以人为本的精神。
(责任编辑 白文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