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7年第6期

关于高中历史课程标准的思考

作者:李玉玲 唐朝晖




  《高中历史课程标准》(以下简称高课标)颁布以来,引起了广大中学历史教师的关注和思考,对其评价和看法也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根据高课标要求编写的新的高中历史教材(实验本)已经出版了四种版本。高课标是指导高中历史教学的纲领性文件,领会和把握其精神和主旨,认识其不足,对指导高中历史新课改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打破时空框架,构建专题体系
  
  对中学历史教材的编写,传统上是采用编年体(按时间)和国别体(按空间)来编写的。按时间编就有了古代史和近代史及现代史之分,按空间编就有了中国史和世界史之分。与现行教学大纲相比,高课标最明显的特点就是打破了传统教材体系的时空框架,构建起新的融古今中外于一体的专题式体系。那么,专题式体例较传统教材的章节式体例有哪些优点呢?
  1.克服了多年来高中历史与初中历史重复的弊端,为激发学习兴趣、培养综合能力提供了广阔空间
  现行高中历史课本与初中历史教材不仅在编写体例上一致,而且在内容上也大部分相同。高课标规定新教材采用不同于初中的体例,是为了在内容上以初中历史为基础向纵深方向伸展。初中历史使学生能够了解某段历史时期的全貌(横断面),高中历史则使学生能够了解某一侧面在整个历史长河中的兴衰(纵线条)。这样,高中生就能结合初中所学内容,通过分析、比较、推理、判断、总结、归纳等过程,既能把握知识间的横向联系,即同期政治、经济、思想文化之间的相互影响和作用,又能把握这一内容与先后不同时期的纵向联系,从而对历史的学习达到线面结合、纵横交错和融会贯通。这样,打破了传统教材一时一地的时空局限,有利于学生树立全球意识和大历史观。
  现行高中历史必修课只学中国近代和现代史,这使许多学生学不到世界近现代史。事实上,各国的近现代史都是密不可分的,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近现代史是整个人类共同写就的一部大史书,要真正了解自己国家的历史,就必须了解当时世界的历史。可见,必修课中只让学生学中国近现代史而把世界史排斥在外是片面的。新课标规定必修课要学习古今中外25个专题,建立了专题体系,打破了中国史和世界史的框架结构。这不仅使学习内容更完整,而且便于学生进行比较,找出中外之差别;便于学生进行分析,发现中外之联系;便于学生树立民族意识的同时,树立全球意识;便于学生关注自己国家命运的同时,关注整个人类的命运;便于学生站在民族的立场上,放眼全世界,正确认识与把握局部与全局的关系;便于学生认识历史上的因果、治乱、兴衰的关系和规律;便于学生纵观古今,放眼未来,形成大历史观。
  2.扭转了传统教材以政治为中心的倾向,注重人与人、人与自然及文化的关系
  多年来,历史成了阶级斗争史。改革开放以后,历史教材几经修改,不断加大经济文化的比重,减少和淡化政治斗争的内容,但至今仍有以政治为中心的色彩。如现行中国近代现代史中,共有9章42节,其中政治部分有34节,占总内容的80%。这充分说明传统教材存在以政治为中心的倾向,没有把经济和文化放在与政治同等的地位。为了适应时代的要求,高课标明确规定,必修课分政治、经济、文化三大学习模块,共25个专题,其中政治部分、经济部分和文化部分大约各占三分之一。可见专题式体例从根本上扭转了重政治、轻经济与文化的倾向,且引导学生不但关注人与人的关系,而且更加重视人与自然、人与文化的关系。
  
  二、冲破大一统束缚,彰显多样性原则
  
  高课标以多样性为原则,处处洋溢着多姿多彩的多样化精神。冲破传统教育的大一统束缚,尽显多样性原则是高课标的一大特点。
  1.打破教材上的大一统,多种版本多种特色
  多年来,全国广大中小学几乎都在使用统编教材。不管各地区之间存在多大差异,都要使用同一种版本的教材,这其中的弊端是显而易见的。统编教材一统天下,缺乏竞争,不仅无法优胜劣汰,甚至在数量上都不能及时满足所有学生的需求。这样不该存在的严重问题要想得到很好的解决,最好的办法就是打破教材的大一统局面,允许不同版本的教材同时使用,给各地区各学校自主选择教材的权利。这样不仅能够保障教材的质量和数量,而且还能使各地区用上适合当地水平和要求的特色教材。
  2.打破学习内容上的大一统,尊重学生自主选学的权利
  现行教学大纲虽然也规定有必修课和选修课之分,但所谓历史选修课实际上是所有文科学生的必修课和必考课。对全体学生来说,只有选修的权利而没有选学的权利,即所有选择文科的学生必须学习同样的内容。在统考尤其是高考的巨大压力下,对不感兴趣的问题不得不学,对感兴趣的问题也不可能深入而广泛地学。这样,学生不得不一再压抑自己的兴趣、爱好和个性。高课标本着尊重和发展学生个性的原则,在一定范围内给学生自主选择学习内容的权利,使学生在选修课上可以选学。这样的规定也许在实际学习过程中很难操作和把握,或许难以实施,但尊重学生的兴趣、个性思想起码是值得肯定的,是有积极意义的。
  
  三、美中不足,有待完善的方面
  
  高课标作为新课改的纲领性文件,之所以被称为实验稿,是因为它还存在不完美的地方,尚需逐步修改和完善。笔者特别关注高课标的可行性指数,关注其在实践中的可操作性。显然,有些地方理念虽好,可操作性却较差,还有些地方内容与原则不符。
  1.选修课的内容不易选学,有关规定难以实施
  前文提到按高课标规定,学生对选修课中的六大学习模块可任选若干模块,有志在社会人文方向发展的学生至少选学三个模块,此规定在实践中难以落实。可以想象一下,有志报考文科的学生如只学其中三个模块,统一高考试卷中却考了另外三个模块,学生的高考成绩因此受到影响该怎么办?学生为了在高考中取得好成绩,肯定会选学全部的内容。这样,有关选学的规定实际上成了一句空话。只要高考的范围、形式等不改变,课程改革就难以落到实处。因此,笔者建议课程改革要与考试制度改革同步进行,相互促进。
  2.选修课的内容具有专业化、成人化倾向,没有充分体现基础性原则
  基础性原则是高课标所要遵循的一个基本原则,所选择的内容要适合高中学生的认知程度和高中的教学规律,既不能过于简单化,也不能过于成人化,要避免繁、难、偏、深的情况。选修课中有相当一部分内容不符合基础性原则。如“探索历史的奥秘”这一模块,让学生了解三星堆遗址、玛雅文明、米诺斯宫殿等未解之迷,这些内容对许多中学历史教师来说,都是陌生的、未知的、不解的。这些内容严重成人化,还非常专业化。还有“近代社会的民主思想与实践”模块中的有些问题,存在着偏、难、深的问题。
  3.选修课的内容较为繁杂,多有重复
  选修课中有些内容既与必修课中的内容重复,又与选修课中其他内容交叉。如“近代社会的民主思想与实践”模块中“英国国会与国王的殊死搏斗”、“法国民主力量与专制势力的斗争”、“近代中国民主思想与反对专制的斗争”等问题,不仅与必修课中政治模块里的“近代中国的民主革命”、“欧美资产阶级代议制度的确立与发展”等专题重复,且与文化模块里的“近代中国的思想解放潮流”、“西方人文精神的起源及发展”等专题重复,并与选修课中“中外历史人物评说”模块中的“欧美资产阶级革命时代的杰出人物”、“无产阶级革命家”等专题重复,类似这样内容繁杂、多处重复的问题不止这一处。
  (责任编辑 张茂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