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7年第6期

试论教育的本体功能与学校培养目标

作者:曾建华




  所谓教育的本体功能就是教育本身对培养人所具有的作用和价值,它从根本上决定着教育之为教育,是教育本质特点的体现。教育的基础功能就是要传授知识,核心功能是培养学生的智能,终极功能是培养学生健全的心灵。
  
  一、学校培养学生的基础目标:高分
  
  教育的基础功能是传授知识,为了充分实现教育的本体功能,更好地促进学生发展,学校的基础目标是让学生尽可能多地掌握科学文化知识,体现在知识检测考试中就是要求学生在考试中获得高分。
  在学校教育的内涵中,使学生获取科学文化知识,尽可能多地掌握人类文明成果,是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当我们在大力倡导培养学生综合素质,不能片面追求升学率,反对把学生培养成为高分低能的同时,也不能进入只注重德、体、美、劳等素质的培养,而忽略知识掌握、智力素质培养的误区。因为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是建立在较好掌握科学文化知识的基础上的。而教育效果的评价现阶段仍需以各种类型的考试为主要手段,对学生掌握科学文化知识的状况进行鉴定,也以考分为主要依据。我们追求教育的创新,绝不意味着鼓励学生低分也可以高能,这将引导学生放弃学习科学文化知识的强烈愿望和不断追求的精神。如果没有学好科学文化知识,无论从教育的哪方面的目标来讲,都将是空谈和一种奢望。我们倡导和实施教育,追求素质教育目标,也绝不意味着引导学生回避考试。
  学生考试高分的获得,也是学生高素质的表现。因为人的素质的形成,是人类文明成果内化为人自身较为全面的主体性品质的过程,在这一“内化”过程中,教育无疑是贯穿始终的重要因素之一。考试,则是教育过程中必不可少的一个环节。考试从本质上讲,应该是使学习者具有现代社会及自身人格完善所必需的综合素质中智力素质的一种检测手段。同时一个具有良好素质的人应是学习的主人,他必然是一个思维活跃、具有高质量的心智品质,心胸宽广、积极上进、爱好广泛、性格开朗、感情丰富、富有创造性的全面发展的人,这样的素质决定了他将从容地面对各种各样的挑战。对考试也不例外。正如一位学者所说,不管现行的考试制度有多么死板,也不管考试存在多少缺陷,真正高妙的心智是决不会受囿禁的,考试至少给了他们一个检验考前强记能力及一定程度上的临场发挥能力的机会。这些能力,只不过是他们诸多能力中的一部分而已。更何况,人的优良素质是任何考试也考不倒的。考试是素质优良者崭露才华的“舞台”,尽管这个“舞台”不是惟一的,但却是必需的。
  
  二、学校培养学生的核心目标:高能
  
  高分与高能,是相互区别又相互联系的两个范畴。高分,是考试成绩优秀的指标,反映了学生获取知识的水平。能力,是指人们成功地完成某种活动所必须具备的个性心理特征。素质教育期望学生既要高分,又要高能,在培养过程中把发展能力作为教育的目标和实现高分的手段。这一期望是教育面向21世纪的必然要求,同时,也是因为高分与高能存在着一定的联系,它们可以互相促进。一方面,高分代表了知识掌握的高水准,是能力发展的基础。学生在掌握知识的同时,必然有一系列的智力操作,在不同程度上发展着自己的智力。能力是在掌握知识过程中发展起来的。另一方面,掌握知识又是以一定的能力为前提的,能力是掌握知识的内在条件和可能性。能力素质发展快的学生,掌握知识又多又快;能力素质发展慢的学生,掌握知识时常常有较大困难。能力既是掌握知识的结果,又是掌握知识的前提,能力和知识密切联系,相互促进。
  现代教育追求的不再仅是让人通过教师灌输、“题海作战”等外界因素来解“惑”,而是进入一个更高层次,即使人学会解“惑”,学会运用方法自己去解“惑”,也就是古人常说的“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不仅如此,我们倡导的素质教育还包括多方面地培养学生的能力,概括起来主要有知识运用能力、社会活动实践能力、创造能力、表达能力、控制能力(包括自我控制能力)、沟通能力及心理承受能力等。集这些能力于一身,才能真正做到适应社会发展需要。通过教育,让学生主动发展,这正是柳斌同志论及素质教育的三要义之一。由此可见,能力取向的教育是21世纪赋予教育的重要变革。唐代韩愈在《师说》中对“师”定义为:“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传道”,是传授真理、思想;“授业”,指传授系统的文化知识;“解惑”可理解为解答疑惑。而作为学校教育来说,仅完成韩愈所说的这三者还不够,还应增加对学生能力的训练。简而言之,为“引疑、启智、开能”。韩愈所说的这三者仅停留在教师为主体的层次上,作为受教育者,学生仍摆脱不了被动接受教师“灌输”的状况。而其“在自己的一生中抓住和利用各种机会,去更新、深化和进一步充实最初获得的知识,使自己适应不断变革的世界”的能力仍没有得到充分的训练和培养。韩愈的论述只能是学生获得知识、掌握真理的第一个步骤,学生能力的训练是此后的第二步骤,或者说是第二个层面。由是,我们推行的素质应该实现从“高分低能”向“高分高能”转化,切实培养和训练学生的综合能力素质,让学生在知道“鱼”的同时,掌握“渔”的方法,具备“渔鱼”的能力。所以,为了更好地促进学生的发展,作为学校培养目标来说,其核心应该转到教育学生学会掌握和应用知识,把“引疑、启智、开能”当成其核心目标,着重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新能力和创造精神。
  
  三、学校培养学生的终极目标:高情商
  
  “情商”(EQ)概念是相对“智商”(IQ)提出来的。过去人们认为,人的成功往往取决于智力因素,后来心理学家们通过调查研究得出结论:“人格因素是取得成果的极重要的决定因素”。美国斯坦福大学著名心理学家推孟在《天才的发生学研究》一书中写道:“在最成功和最不成功的人之间,差别最大的四种品质是:取得最后成果的坚持力,为实现目标不断积累成果的能力,自信力和克服自卑的能力。”他们通过不断研究推翻了人们以往的偏见和误解,提出了论据确凿的观点:早年智力测验并不能正确预测晚年的成就:一个人的成就同智力高低并无极大的关系;有成就的人,并非都是家长和教师认为非常聪明的人,而是有恒心、做事求好、求善的人。
  在人的多种素质中,心理素质居于核心地位,心理素质好,就能促进其他方面素质的提高和个性的和谐自由的发展。传统教育把学生看成是一个智能的人,儿童在学校主要是接受知识、培养智力。现代学校教育则强调良好的智能必须同良好的情感和品德相结合,只有这样,才能培养出高素质的人才。我国著名心理学家王极盛认为,素质教育与学习成绩的提高,与应试能力的提高不是矛盾的,而是统一的。学生心理素质的提高,会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因为,良好的心理素质、健全的心灵会使人有目的地主动地去发展自己,自觉确定预定目标并为实现预定的目标克服困难,自觉奋斗,这是良好的心理素质、健全心灵推动人发展的高度体现。1989年11月在北京召开的“面向21世纪的教育”国际研讨会上,中外教育家对未来人才的素质条件,提出了七个方面的要求:具有积极进取和创新精神;具有在急剧变化的社会中较强的适应力;具有乐于树立与社会发展相适应的思想观念、行为模式和生活方式;具有与他人合作、对科学和真理执着的追求;具有扎实的基本知识基本技能,学会学习,适应科技领域综合化的能力;具有多种多样的个性和特长;具有掌握交流工具,进行国际交流的能力。这七个方面的要求,实际上就是对高素质人才的要求。七个方面的素质,概括起来主要是有关情感意志和社会适应方面的心理素质。所以说,学校教育固然有对人的文化知识和智力能力方面的要求,但它的终极目标实际上是一种精神境界,一种整体面貌,是一种自尊、自信、自谦、自持的精神;是一种关心人、关心社会、关心大自然的情怀。而这些,正是学校教育所孜孜以求的,它既是学校培养的终极目标,也是教育所应发挥的终极功能。
  素质教育在本质上说是教育本体功能的回归,也是新世纪教育精髓的体现。教育本体功能是对人的关注,是“尊重个性,发展个性”,是应当促进每个人的全面发展,应该使每个人能够形成一种独立自主的、富有批判精神的思想意识,以及培养自己的判断能力。教育的基本作用似乎比任何时候都更在于保证人人享有他们为充分发挥自己的才能和尽可能牢牢掌握自己的命运而需要的思想、判断、感情和想象方面的自由。所以,学校教育要充分实现其本体功能,首先就应该根据社会和时代的发展变化,明确培养人的质量规格,科学地确定其培养目标:使学生掌握扎实而又丰富的基本知识,体现高分;让学生能够将知识灵活地应用于实践,能应用知识解决各种实际问题,具有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形成高能;还要让学生形成健全的心灵,学会合作、学会共处、学会生存与发展、学会创造,使学生成为“有情、有意、有抱负”具有高情商的人。
  
  参考文献
  [1] 苏霍姆林斯基.给教师的建议(下).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81.
  [2] 王极盛.心商MQ——学生最新成功法宝.北京:工商出版社,1997.
  [3] 联合国教科文组.教育——财富蕴藏其中.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96.85.
  (责任编辑 付一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