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7年第4期
英语语法教学存在问题及其教学法改革研究
作者:肖莉艳 李青玉
一、语法教学存在的问题
很多已经接受了几年正规英语教育的学生可以造出语法正确的句子,却不能运用最简单的句型进行日常生活中的交际活动。
随着我国对外开放的进一步扩大和涉外交流活动的进一步增加,这一问题也日益突出,对大多数学生来说,既要懂得语言知识,又要获得和提高运用英语进行交际的实际本领,这种需要对我们的英语教学提出了新的要求。
造成这种状态的原因可能在于学校教师没有遵循正确的语法教学方法。一直统领外语教学的传统教学法过分强调语法学习和语言运用的准确性(accuracy),却忽视了交际能力的培养。运用交际法来教语法可以改变这种状况。
二、运用交际法讲授语法的理论基础
交际语言教学法作为一种外语教学的思路,其最明显的特征就是几乎所有的活动都伴随着交际意图。交际语言教学法的核心,实际上就是如何处理好形式、意义和功能之间的关系,它的目标是发展学生的交际能力,交际语言教学法把语言看作是交际工具。语言学习和习得来自于有交际目的地使用语言的过程,而不是来自于练习语言技能的过程。运用交际法进行语法教学有其坚实的理论基础。
方法是观念的反映,不同的语法观念,产生不同的语法教学方法。语法的最基本的观念则是语法的定义。Lyons的语法定义是:“a set of rules and a lexicon which describes the language which a speaker has of his or her language.”Lyons的定义仅仅把语法视为静态的形式,从而必然推崇传统的语法教学方式,即仅仅注重语言的形式,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把教师视为课堂的中心,主要依靠教师注入式讲解,学生被动地模仿、记忆和进行古板的、孤立的句型操练,以学生懂得语法知识,能造出语法正确的句子为语言教学目的。
在Longman Dictionary of Applied Linguistics(朗文应用语言学词典)(Richards,Platt &Weber,1987:125)中,可以看到语法的一种新定义:“a description of the structure of a language and the way in which linguistic units such as words and phrases are combined to produce sentences in the language.It usually takes into account the meaning and functions…”Longman的定义指出了语法作为语言的动态功能的一面,这种新观念并不把语言仅仅解释为一种知识体系或规则,而更加强调语言作为交际工具的本质意义。从而必然要求对传统的语法教学方法进行改革,提倡运用交际法教学,同时注重语言的形式和功能,在整个教学过程中以学生为课堂中心,让学生主动地、愉快地参与有意义的语言交际活动,在运用语言的过程中习得语法,以培养学生能够流利地运用英语,得体地进行交际的能力为教学目的。
通过交际活动介绍一个新的语法项目时,不仅要让学生掌握其语言形式和使用规则,还要学会具体运用,使用规则能确保语言的正确性,具体运用能使语言具备得体性。看下面一个语法正确的句子:
The rain destroyed the crops.
能说出或写出这一句子表明说话者具有相当的语言规则知识。再来考虑下面的例子:
A:What did the rain do?
B:The crops were destroyed by the rain.
任何一个有英语能力的人都能看出B的回答有点错误。毫无疑问句子本身是正确的,但它在对话中不得体。
学习一种语言,不仅要学会如何造出和理解作为任意出现的孤立的语言单元的句子,还要掌握在特定的情景中怎样得体地使用句子实现交际目的。
三、运用交际法进行语法教学的策略
实际上,在英语语法教学中运用交际法,关键在于教师能否掌握其模式和方法的精髓,并因材、因人、因时、因地地灵活运用。
就语法教学模式而言,不少语言学家提出了交际法语法教学模式。如著名应用语言学家Brumfit的“交际—呈现—练习—再交际”模式,先让学生进入包含某一语言点的交际活动,然后对新语言点加以讲解和进行适度的语法练习,最后在提高的基础上重复交际。例如,教师可借助一篇有关失物招领的课文(文中对失物的特征有多方面的形容性描述)组织关于形容词排列顺序的语言点的交际法教学活动。先让学生聆听或阅读课文,然后让学生进行失物认领的角色扮演。在这个活动中,要求不同的失物领取者在“失物招领处”回答“保管员”关于失物大小、形状、颜色、质地的询问后,再把描述失物所有特征的不同形容词纳入一句话里,向“保管员”进行复述。教师要注意学生描述物体的各种特征的形容词的排列顺序,发现其中的错误,然后再对这一语言点进行适度的呈现和必要的句型操练,在学生理解的基础上,再进行新一轮的语言交际活动,以强化该语言点的教学。
无论教师使用哪一种模式,一定都会有一个呈现语言点的环节。教师在情景中向学生呈现语法点,能够确保学生同时弄清语法点的形式、意义和用法。比如,教师可以把板擦藏在椅子下并假装寻找,然后问学生,“Where is the eraser?”当然学生会帮助老师去找到板擦并回答,“Under your chair.”用这种方式,学生就能在特定的交际情景中认识到句子 “Where is …”能实现什么语法功能。对于这种比较容易的语法知识点,用交际法教学可将语法点在一个真实语言氛围中来呈现。这种氛围可以是一次提问,一段对话或一个故事等。目的是使浅显的知识点直观化。对于难以理解的抽象的知识点,可将其具体化。比如,教师在讲授“If+主语+had+过去分词,主语+should (wouldcouldmight )+have+过去分词”这一虚拟结构时,学生对其含义:“表示与过去事实相反的主观设想”可能不太理解,这时教师不妨用这样的句子呈现该语法点:I didn't know Tom's telephone number.That is why I didn't call him.If I had known his telephone number,I would have called Tom.I didn't feel well,that is why I didn't go with him.If I had felt well,I would have gone with him.通过对这两组句子的仔细体会,学生将较容易理解该结构意义。
呈现方法应该生动有趣,在此过程中学生会产生兴趣并参与其中。在具体情景和生动教学方法的帮助下,学生们也会更容易地记住新的语法知识。教学过程中,在学生明确了语言点的形式和意义后,还要让学生学会独立使用语言。教师需要其他类型的活动来确保学生能使用他们学习的语言来进行自由的口头和书面表达。
课堂活动可分为单一强化型和社会交际型两种:第一种活动在教师介绍了某一语法规则后进行,围绕这一规则做一些简单的、重复率较高的练习,以强化学生对这一规则的记忆。例如:问与答替换练习,转换练习,扩展练习等。第二种活动在学生掌握了语法结构后进行。可要求学生进行一些联系现实的交际活动,这样可培养他们在真实的语言环境中运用语言的综合能力。此类活动有:角色表演、辩论、采访、班会讨论等。目前的语法教学侧重于第一类型的活动,这种活动只利于熟练地掌握语法结构,但无助于日常交际中的应用,因此教师应在第一类活动的基础上,通过不同的课堂活动来模拟实际的交际情景,加强社会交际型活动的练习,培养学生的交际能力。
在这类的活动中,老师们会发现即使是在活动的最初阶段,学生们也是在讨论而不是练习语言。在这个例子中,由于学生们亲自参与到讨论中,这个活动就有了意义。用这种方法学习的效果即刻得到检验,深化记忆的同时又能让学生产生一种成就感,这种成就感对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很有帮助。
总之,语法教学要坚持交际化思想,把语言形式的教学和语言功能的教学灵活地结合起来。怎样用交际法教语法是一个和教学质量紧密相关的重要问题,今后还有很多问题需要继续研究。
参考文献
[1] 刘精忠.有关交际法的若干误解.国外外语教学,1996(4):6-9.
[2] 秦洪武,孔凡富.交际法教学中的语法习得刍议.外语界,1998(1):34-38.
[3] 史宝辉.交际式语言教学二十五年.外语教学与研究,1997(3).
(责任编辑 陈国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