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7年第4期
学生语文应用能力培养的实践探索
作者:阎俊平
一、 明确教学对象,确定教学目标
众所周知,由于大学扩招,就业形势的严峻,迫使初中毕业生走向普高,特别是中专不包分配后,生源大幅减少,生源质量下降,招生对象转向了学习成绩不高的弱势群体,中职学生语文基础差便成了不争的事实,面对此种现状,如果语文教师还一味地按照传统的语文教学方法去教授学生,采用应试教育下的“满堂灌”、“填鸭式”的教学方法,以教师为中心,把学生看作被动接受知识的容器,教师还只是在字词句、“语修逻”里转圈,让学生机械地掌握呆板的知识。这不但不能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反而使学生本来厌学的情绪不断加深,形成学生难学、老师难教的两难局面,最终导致学生放弃对语文的学习,其负面效应可想而知有多大。应试教育已经让这些学生成了牺牲品,我们不能让他们成为永远的失败者,面对这样的现状,迫切需要我们语文教师转变教育观念,针对教学对象的特点,树立以素质教育为本位的语文教学新理念,从传统的语文教学模式中走出来,把语文教学和学生将来的生活和工作实际结合起来,努力培养学生的应用能力。
二、强化教师素质,发挥学生特长,培养复合型人才
中等职业学校的教学目标是培养学生掌握一定程度的操作技能,造就应用型人才。它的特殊性在于它终究是就业教学,它培养的是与21世纪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相适应的具有全面素质和综合职业能力,在服务、技术和管理第一线工作的劳动者和初中级技术员。科学技术的进步和劳动组织的变化,对语文教育提出了要着眼于提高学生整体素质的要求。为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不断的获取最新的知识和技术信息,并把它作为职业教育的催化剂,不断地注入到教材和讲义中去,确保教学的内容对过去具有诊断性,对现实具有指导性,对未来具有预测性。这样才能打破传统观念的束缚,围绕市场需求,真正地带领学生紧跟科技发展的前沿。职业学校学生的强项是社会实践能力和社会活动能力,因此,语文教师就要在实践方面多下功夫,让学生在实践中学习理论,诸如组织一些演讲比赛、社会调查等,以此来培养职校学生的能力,使学生成为全面发展、特长突出、技术过硬、品质优良的能满足社会需求的复合型人才。
三、改变方法,寻求出路,培养学生的语文应用能力
重视对职校学生的语文应用能力的教学,使教学内容、方法、方向密切配合,以学生为出发点,为学生的发展服务是提高职业学校教学质量的出发点,也是当前学校教学改革的新课题。
1.注重听说训练,提高职校生的口语交际能力
现在,人类社会进入了信息时代,随着现代通讯技术和传播的迅速发展,口语的重要性日益显著,它可以不受时间和空间的限制,使用范围越来越广,使用频率也越来越高。所以,加强职校生口语训练,培养职校生的口语交际能力是现代社会对人才素质提出的必然要求。从某种意义上讲,他们语言表达能力的高低,将直接影响到他们将来在社会上是否谋到职位或谋到职位的好坏。当然,一个人是否善于表达其原因是多方面的,但在语文教学中对学生进行积极的口语交际训练将会给他们直接的帮助。
当今的职校生,口语表达能力是不容乐观的,这就更需要语文教师加强对学生这方面的训练,多方面、多途径、多角度利用教材,例如自我介绍、对话、即席发言、辩论、复述、口头作文、答询、演讲、讲解等形式,教材中已经为我们提供了这些训练,我们语文教师应该引起重视,真正利用起来,根据教材的特点,针对学生的需求有计划地、序列化地、由简单到复杂地进行口语交际训练,并贯彻在整个语文教学中,落实在每一堂语文课上。就课堂而言,我们可以对学生进行课前三分钟说话、内容复述、答辩、问题辩论等;就内容而言,大至社会实践,小到生活衣食住行;就形式而言,我们可以个别和集体相结合。在这些训练的基础上,特别对学生进行自我介绍、求职应聘等训练。这样训练下去,学生能真正参与进口语表达能力的训练中,得到提高也就不是一句空话。学生在社会求职过程中就不会因羞于开口、不敢说话而影响其求职的成功了。这样,职校语文教学的学以致用也就落到了实处。
2.深入学生,注重学生心理健康的教育和疏导
“教师应当是心理医生”是现代教育对教师的新要求。现代教育的发展要求教师“不仅仅是人类文化的传递者,也应当是学生心理的塑造者,是学生心理健康的维护者”。能否用科学而有效的方法把握学生的心理,因势利导地促进各种类型学生的健康成长,对语文教育工作的成败有决定性的作用。当前中学生中普遍存在的心理问题主要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首先,情绪方面极不稳定,喜怒无常。当其情绪喜悦时,学习积极性高涨,与别人相处和谐;当其情绪烦躁忧郁时,学习积极性低落,与别人难以友好相处,甚至出现逃学、打架等现象。其次,意志方面一般为优柔寡断,虎头蛇尾,自制力差,易受暗示。当其情感冲动时,自制力较差,不能正确对待自己和控制自己。当外界诱因强烈时,容易动摇。当学习中碰到困难,生活中遇到不顺心的事时,就表现为悲观、失望。第三,性格方面的因素是职校学生心理问题中较为典型的一种,一般表现为:(1)自私狭隘型。常为一点小事而跟别人闹意见,斤斤计较,并且在很长时间内不能自我解脱,甚至耿耿于怀。(2)自大自负型。自以为是,瞧不起人,缺少对别人的欣赏与尊重,且受挫能力差。(3)自卑怯懦型。这类人较为孤僻,不合群,做事优柔寡断,唯唯诺诺。
语文课有利于跟学生沟通,例如作文中能听到学生的心里话,语文教师要有意识的进行观察,及时掌握学生心理动向并给予疏导,对症下药,多开展一些集体性活动项目,利用富有教育力和感染力的课堂活动,相互沟通,使学生消除心理障碍,在互动中产生积极影响,同时教师在活动中也便于发现问题,使问题得到及时解决。具体的做法是:第一,针对一部分学生缺乏恒心、毅力,对学习存在惰性,从而使他们智力因素受到极大束缚的特点,开展“人为什么必须学习”、“磨砺坚强的意志”等命题作文及时了解学生心理活动,协助班主任帮助学生制定不良学习习惯治疗卡,制定监督机制,并配合“学习竞争伙伴”、“进步之星”、经验交流会等活动,提高学生的自信心和积极性。在活动中,非智力因素对智力因素起到动力、定向、引导、维持、调节、控制和强化的作用,能在一定程度上抑制学习两极分化的局面。第二,针对一部分学生以自我为为中心,冷漠、自私的心理特点,可以开展“班级故事”,让每个学生寻找、发现本班的故事,通过活动提高学生的生活热情,学会互相关心帮助,增强班集体的凝聚力。第三,笔谈——开启学生心理的一把钥匙。要想了解学生的内心世界,要想进行有效的心理疏导,笔谈是比面谈更行之有效的办法。这样,语文的应用能力就明显地体现出来了。
3.开辟第二课堂,激发学习兴趣,培养有用人才
进入职校的学生,有不少是为了混个文凭而学,普遍学习情绪低落,学习信心不足,为了提高他们的学习兴趣,有必要开展多种形式的第二课堂。如举办成才报告会,联系古今中外的一些名人早年学习成绩不突出长大奋力成才的事迹教育学生;举办演讲会,点燃理想火花;根据语文学科的特点和职校学生的特点举办多种竞赛活动:朗诵、猜谜、讲故事、纠正错别字等,给各个层次的学生提供表现自我的机会,体会成功的快乐,从而强化学习动机,提高学习兴趣。组成文学社团,进行文学修养的培养;举办应用文评论讲座,为社会提供应用文写作人才等等,让学生在应用中增长才干,学有所会,学以致用,在语文教学中达到学生应用能力的培养。
(责任编辑 孙海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