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7年第4期
课堂教学中非言语行为的特点与功能
作者:蒋俊梅
3.组织和控制学生的课堂行为
课堂教学活动是一项纪律性很强的组织活动,对学生课堂行为进行控制是教师的重要职责,也是搞好课堂教学的必要条件。在课堂活动中,非言语行为较之于有声言语提供的信息更加简洁明了。因为师生由于长期共处,彼此间已建立统一的非言语符号系统,故以此进行信息交流时,师生双方的非言语行为大多不需要经过任何中间环节,就可表现为肯定或否定、接纳或排斥等为对方所熟知的信号,较之言语行为传递信息更加快速、有效。据有关调查统计发现,高水平的教师其课堂组织管理行为中90%是用非言语发出的[6]。
(1)激励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教学活动。利用非言语行为的方式激励学生,是教师一种重要的组织课堂教学的技能。有位中学历史教师在其所教班采取“五微笑教学法”——微笑提问、微笑肯定、微笑批评、微笑启发、微笑辅导,一年后该班成绩提高很快,由一个差班成为及格率达到80%的进步班。[7]这是因为微笑可以造成一种融洽和谐的课堂气氛,这种气氛有利于刺激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教师目光的运用经常涉及教师行为效果的问题,目光凝视的形式和次数对学生课堂行为的控制是十分重要的。每当教师注视学生的次数增多时,学生上课注意力集中的程度就会提高。这是因为教师经常用亲切和蔼的目光与学生交流时,往往会无意中缩短师生间的心理距离,学生感受到教师对自己的接近与肯定,从而更多地参与课堂活动,与教师密切合作。
教育社会心理学研究人员经过长期课堂观察发现,教师和学生之间的空间距离对他们的人际交流有重要影响。教师习惯站在讲台前面而不是后边的话,学生会感到他们是课堂活动的参与者。若是教师习惯走到学生中间讲课的话,学生就会觉得他们受教师的喜爱,从而会更多地注视教师,更多地作笔记,更踊跃地发言。总之,教师越靠近学生,学生就越感到自己处于课堂活动中,并且他们的课堂行为越接近教师所期望的标准。
(2)惩罚和调节学生课堂违纪行为。惩罚和激励一样,是教师控制学生课堂行为而经常使用的有效手段。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常常会遇到学生的违纪行为,如说话、做小动作、偷看小说杂志、玩东西等等,对于学生的这些行为,教师一般不可立即用言语去公开指责、制止,而应采用放慢讲课速度,提高或降低音量,配合以目光暗示等非言语方式来唤回这些学生的注意力。如果效果不明显,教师可以暂时停止讲课,用严厉的目光扫视学生。根据注意的规律,刺激物的运动变化或刺激物作用的突然停止,更容易引起人们的注意。对于上课不专心听讲的学生来说,尽管没有注意教师讲了些什么,但是当教师一直持续着的讲课声音突然消失时,他们会不由自主地抬头观望何故,此时正好遇上教师严厉责备的目光,四目相对,虽然彼此不言,但心领神会,此时无声胜有声。这样一来可使违纪学生的注意力指向于讲课内容。有人曾形象地说:“组织课堂教学,一流的教师用眼神,二流的教师用语言,三流的教师施以惩罚。”这可谓道出了个中之精要。确实,能于无声无息中消除危机,解决问题方为高明之策。非言语行为是先于规则和纪律的无声惩罚,它的使用可防止课堂违纪行为的升级和负面作用的扩散。
参考文献
[1] [前苏联]马卡连柯.论共产主义教育.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79.
[3] [美]班尼,约翰.教育社会心理学.昆明:云南教育出版社,1986.
[4] 常思亮.论课堂教学中非言语行为的基本功能.湖南师范大学社科学报,1994(1).
[5] 张锐,万里.教师口语.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4.
[6] 张武升.教学艺术论.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1993.
[7] 隋云翔等.非言语沟通与课堂教学.现代中小学教育,1991(4).
(责任编辑 孙海燕)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