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7年第4期

农村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问题及家庭应对策略

作者:陈 香




  1985年中央1号文件打开了农民进城务工的大门,到2004年,在《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促进农民增加收入若干政策的意见》等一系列政策的推动下,农村人口向城市(镇)转移的规模不断扩大。进城务工成为农民脱贫致富的一个主要途径,与此同时,也产生了一系列的社会问题和家庭问题。进城务工农民本身在城市中尚且得不到承认,他们的孩子自然也不能享受城市的福利,因而无法承受在城市生活的高成本,只得把孩子留在家里,因而产生了一个特殊的社会群体——留守儿童。具体而言,“留守儿童”是指与父母双方或一方分离并“留守”在农村的少年儿童。根据国家统计局估计,目前全国15岁以下的留守儿童人数约有1000万人。这些孩子远离父母,生活在一个特殊的成长环境中,无法享受正常的家庭教育和亲情关爱,因而容易出现一些心理和行为偏差。而目前还没有改变这一亲子分离局面的社会现实条件,因此,迫切需要每一位远离孩子的家长提高自己的责任意识,把因长期分离带给孩子的伤害降到最小程度。
  
  一、农村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问题
  
  古往今来,家庭乃是社会生活的基本细胞,是儿童社会化的主要场所,也是每个人在世俗生活中所能找到的最终归宿。家庭的缺失及家庭价值的瓦解会使社会陷于失序与紧张状态,对于许多身陷其中的人,尤其是孩子来说,更是莫大的悲剧。有人曾对1095名中小学生的家庭结构与其心理健康的关系进行调查。结果发现:生活在不完整家庭里的中小学生,有心理健康问题者所占的比率为13.8%,而完整家庭中有问题孩子所占比率只有0.2%,这充分说明健全完整的家庭结构对儿童的心理健康发展的重要意义,而留守儿童缺少的恰恰是完整的家庭结构,这种缺失势必会对儿童的成长产生一定的影响。
  首先,这些孩子容易产生强烈的孤独感和无助感。笔者曾随电视台的记者一同采访过一些农村的留守儿童,还记得一个孩子对即将出去打工的妈妈说:“过‘六一’,别人都有妈妈陪……我没有家了”,“姥姥一个字都不认得,我作业不会没人教……”孩子这种长期无法排遣的孤独感与无助感会影响孩子性格的形成,使孩子变得内向、抑郁、自卑、敏感和脆弱,外现的行为就是不愿与别人交流,不愿意让别人知道父母在外的事实,遇到事情会有过激的表现。
  其次,内心缺少安全感。由于留守儿童父母不在身边,没有父母直接的关爱与呵护,很可能会成为社会不良分子的侵害对象,而且遇到突发性事件也缺少自救能力。这些都导致孩子内心缺少安全感,而一个内心没有安全感的孩子会表现得焦虑不安,对什么事情都无法全力投入,妨碍了他对外界环境的积极探索与沟通,使孩子变得胆小孤僻。
  第三,学习动机不足。一些调查显示,学习缺少监管的孩子,其学习态度逐渐散漫、不端正,易出现迟到、逃课、不交作业等学习动机不足的现象。一部分留守儿童学习成绩下滑后灰心丧气,甚至相信“读书无用论”,早早踏上辍学打工的道路。
  第四,自控力差,容易出现问题行为。中国农村的留守儿童通常是隔代监护、亲朋监护或单亲监护,这些监护人一般受教育的程度不高,往往是把被监护人的人身安全和“吃饱穿暖”放在最重要的位置,认为只要孩子平安就可以向孩子的父母有所交代。因为监护人监护力度不足,孩子的行为常常会有失控倾向,严重的会发展成为“问题少年”。
  第五,人格和道德教育的缺失。人格和道德教育的主要载体是家庭,父母能让孩子知道自己的角色,家庭训练孩子如何与人相处,家庭也教给孩子一般的道德观念和基本的是非感,父母可以手把手地辅导孩子社会化的进程,家庭的不完整,显然使农村留守儿童的此类教育残缺不全,容易使孩子形成错误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二、维护留守儿童心理健康的家庭应对策略
  
  身为父母有责任为子女创造良好的生活条件,可当这一切是以断裂亲情、伤害孩子的健康成长为代价时,又是得不偿失的。对与孩子的发展而言,比为他们的未来提供物质保障更重要的是给予他们必要的关爱和教育,父母不能因远离孩子而忽视了对孩子的教育和亲情关怀,如果出于生活的所迫,还不得不抛家别子、背井离乡在外漂泊,那么父母应该尽可能地采取一些补救措施去给予孩子必要的关爱和教育,以保证他们健康地成长。
  首先,父母要有完整的责任意识。意识到父母不仅要为子女提供必要的物质生活条件,也应该给子女必要的家庭教育和亲情关爱,使其在情感、道德、行为、心理等方面健康发展。这种完整的责任意识是非常重要的,许多家长正是因为缺少这样的责任意识而导致了孩子诸多问题的产生。
  其次,父母一定要坚持定期、不间断地保持与孩子各方面的联系,随时掌控孩子的情况。对于不同年龄阶段的孩子容易出现的问题有必要的知识,并在问题出现之前给予必要的重视。
  第三,设法消除与孩子的沟通障碍。如果有条件应给孩子的住所安装电话,把自己的联系方式,包括联系电话、通讯地址等明确地告诉孩子,这样孩子有什么问题可以方便地求助于父母,这会在一定程度上增加孩子内心的安全感,消除无助感。
  第四,要学会表达自己对孩子的关爱,让孩子感受并接受你对他的关爱。儿童年龄越小,情感支持的需求越强烈也越重要。留守儿童出现的问题,很大程度上与缺乏父母的情感支持有关。
  留守儿童因为长期和父母分隔两地,容易生疏,常常发生孩子不愿意接父母电话的情况,或者孩子没有什么话可以跟父母说。因此留守儿童的父母给孩子打电话应该讲技巧,不能老是问“学习好不好”、“听不听话”之类的话,父母应找一些孩子也感兴趣的话题,这样可以拉近亲子之间的心理距离。也可以引导孩子去表达发泄自己的情感,比如:“你有什么话想跟爸爸妈妈说?”
  第五,父母多给孩子写信是向孩子传递爱的比较好的方式。父母在外辛苦打拼是为了孩子,但孩子却不理解家长的苦心;而孩子也很委屈,说父母不理解他们。其实问题并不出在爱上,而在于孩子是否感受到了你的爱。写信是一种很好的沟通方式,因为写信会经过更多的思考,可以将谈话进行得比较深入,能更好地帮助彼此相互理解,也能够让彼此共享各自的生活经历和情感体验。而且信件能保存、反复阅读,使我们随时都可能重温一种亲情的感动。
  第六,打造“支持系统”。所谓支持系统是指一些能够向孩子提供帮助的人际关系。参与到这个系统中的有爷爷、奶奶、亲戚、朋友,还可以是老师、托管机构和政府援助机构。在孩子遇到困难、父母又鞭长莫及的情况下,可启用“支持系统”,给孩子快速提供帮助。
  第七,尽可能多地与孩子团聚。许多外出打工的父母为了节省开支,不愿把钱花在路费上,因此尽量少回家。实际上,回家看孩子对于联系亲子情感是弥足珍贵的,亲情需要呵护,教育需要投入,不应该把回家看孩子的路费看成是一种负担,而将其视为维系亲情、关心孩子的最有价值的投入。
  第八,在孩子的幼小阶段和发展关键期,父母尽可能不要长期外出,或者至少留一方照顾抚育孩子。因为年龄越小越需要父母的呵护,对父母的依恋越强烈。虽然年龄很小的孩子还不会表达自己的愿望,但更能感觉到父母远离后的亲情缺失,更容易因此出现一些心理问题,而且儿时的痛苦经验会影响其以后的成长,这种伤痛甚至会伴其终生。处于一些发展关键期的孩子特别需要父母的教育和关怀,比如由幼儿园到小学的过渡阶段,由小学到中学的过渡阶段,孩子即将参加高考等这些关键时期,父母应尽可能地和孩子生活在一起,共同起去面对人生的重要转折。
  最后,就是每位家长都应该充分认识到家庭的完整对于孩子健康成长的价值,如果我们认识到了这一点。我们就有必要用观念去抗衡现实,用道德去超越现实,用努力去完善现实,避免纯粹个人本位的幸福观和商业价值的泛滥损害家庭的凝聚力。
  当然,除了家庭的努力之外,留守儿童的健康成长也需要政府和全社会的关注。
  
  参考文献
  [1] 叶敬忠,[美]詹姆斯·莫瑞.关注留守儿童.北京:科学文献出版社,2005.
  [2] 段成荣.关注农村留守儿童.人民日报,2005-4-7(7).
  [2] 周立耘.谁来托起留守的“太阳”.人民日报,2006-6-2(10).
  [4] 杨诗琪,洪克非.他们是当下中国最容易受伤害的人.中国青年报,2006-5-29(6).
  [5] 孙宇挺.中国几千万留守儿童将“留”在哪里.人民日报海外版,2006-6-1(2).
  (责任编辑 孙晓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