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7年第4期
陶行知教育思想与基础教育课程改革
作者:张 靖
一切先进的教学方法、手段、行为、途径,都是在先进的理念引导下孕育、发展而来的,传统的教学观念片面强调以知识为本体,使学生学习成为了一种非我的“异化”劳动,“充其量只是做一个活书橱,贩卖知识而已”,已经完全不能适应知识经济时代、信息化时代、可持续发展时代所需要的终身学习,可持续发展的创新型、复合型人才培养的要求,必须坚持“以学生发展为本”的理念,培养学生自主学习与终身学习的能力和习惯,收集加工信息的能力、交流合作的能力、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创新能力,为此需要从以下三个方面转变思想,建构新理念。
1.实现以下五方面观念的转变
从以知识为本的观念转变为以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核心的观念;从以教师为本的观念转变为以学生为主体的观念;从以权威授受的教学观念转变为师生共同探究的观念;从传统的口授一本书的观念转变为充分使用现代教育技术的观念;从甄别、选拔的评价观念转变为诊断促进发展的评价观念。
2.树立新的课堂教学观
传统的课堂教学是教师讲、学生听,教师讲什么,学生学什么的授受式教学,不给学生自主学习、独立思考、研究问题的时空和机会;不允许学生求异思维、发散思维;更谈不上创新与实践。显然不能培养时代需要的人才。现代课堂教育观应是留给学生更多的自主学习、师生交流的时空;关注学生的主体性和创造性思维品质的培养。教师在呈现知识时要做到情境化、结构化和生活化,努力让课堂走进生活,激活学生的创新实践,同时激励学生对现有知识和答案提出质疑,训练发散与求异思维;鼓励学生发现问题,敢于提出问题,自觉研究问题;有机渗透思想教育,时代科技;积极运用现代媒体,提高课堂教学质量。
3.确立新的教育目标观
传统应试教育指导下的教育目标窄化为只关注学生的知识储蓄和应试能力两方面,既不能实现面向全体学生,也不可能以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核心,更不能使学生全面与个性和谐发展。贯彻国家的教育方针,落实课改精神,我们应该确立起学生的主体地位(学法决定教法,教法受学生欢迎,充分体现学生自主学习),使学生的基础性学力(主要指双基)、发展性学力(主要指自学能力和终身学习能力)、职业性学力、创造性学力(主要指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和谐发展,并把创造性学力作为追求的最高目标。
二、教学做合一,努力实践新课程
陶行知主张社会即学校,生活即教育,教学做合一。与国家的教育方针明确强调教育必须同生产劳动相结合,同社会实践相结合十分吻合,都要求教育走出封闭,实行开放,实施素质教育。新课程实施也应以此为指导,正确处理好主导与主体、教与学的关系,改变学生学习方式,注重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1.正确处理好主导和主体的关系
陶先生强调“学生是学校的主人,是学习的主体”。现代教学观念重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同时特别强调学生的主体地位、师生合作、教学相长。要充分尊重学生的能动性,使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从被动接受知识变为“主动学习的探索者”。教师必须树立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发展的主体,是未来社会的主人的学生观。教师是“主导”而不是“主宰”,教师的主导作用,就是能最大限度地调动和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让学生自己读书,自己感受事物,自己观察、分析、思考,自己发现事物发展的规律。建立充分体现尊重、民主、平等和发展精神的新型师生关系,激励和组织学生参与教学活动,创设适宜的教学情境,创造条件让学生动口、动手、动脑,成为自主发现的学习者。教师要促进其学习,培养其能力,影响其品质,真正做到“一切为了学生,为了学生的一切”。
2.认真把握教与学的关系
教与学的关系是教学过程的本质问题,陶先生主张“先生的责任不应该专教书,而应该教学生怎样学”。新课程强调,教学是教与学的交往、互动的过程,要实现师生双方互动交流,相互沟通,相互启发,相互补充,从而达到共识、共享、共进,实现教学相长,共同发展,形成一个真正的学习“共同体”。教师要从根本上转变角色,由教学的主角转向“平等中的首席”;由传统的知识传授者转向学生发展的促进者;从“师长”、“家长”、“真理的化身”,转变为学生的“学伴”、“导师”、“真理的共同探索者”。倾听学生,理解学生,鼓励学生,让学生学会学习,把“教法”与“学法”统一起来,让学生感受、理解知识产生和发展的过程,要努力关注每位学生的发展状态,要对学生点滴的发展给予积极的肯定和个性化发展的指导,在传授知识的同时,积极鼓励学生,引导学生加强动手操作、探究实践、归纳总结,形成正确的人生观和行为规范,全面提高学生的素质,使获得知识与技能的过程成为学习和形成正确价值观的过程。
3.注重教育创新,体现素质教育
创新是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当今国际竞争,关键是创新精神、创新能力的竞争,创新是知识经济时代的显著标志,没有创新就没有发展,教育要以创新能力的培养为主要目标。创新在于不断超越自我,超越群体,乃至超越人类现有的认识水平,“敢探未发明的真理,敢入未开化的边疆”。教育要为学生成为创新人才打好基础,教育要为创新提供发展的契机,成为发展的动力,学校教育能够重视这一点,学生就能不断创造,以谋求社会的发展。
进行教育创新,根本目的是要推进素质教育,因此,要改革教学内容、方法和手段,完善人才培养模式,充分吸纳当代科学的最新成果,建立符合受教育者全面发展规律的,能激发受教育者创造性的新型教育教学模式,形成相互激励,教学相长的师生关系,创造有利于创新人才成长的良好教育环境。教师要善于挖掘教材中蕴涵的创造性思维,训练发散思维。要注重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独立实践的意识;培养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现代意识,挖掘创造潜质。要鼓励创造性的学习,大胆想象,积极思维,主动探索;鼓励学生提出与众不同的新思路和新见解;激励学生对知识的再发现、再认识和再追求,对问题的再解决、再研究和再提出。使学生获得的不仅是知识,还有创造性思维习惯和能力,使教育过程成为学生不断地认识、追求、探索、发现和自我完善的过程。使每个受教育者都能充分发挥自身潜能,主动实现全面发展。
4.注重学科特点,促进全面发展
新课程丝毫也没否定知识与技能的养成,它仍然是最基础,最重要的内容,而不应失去学科应有的本质特征。不应片面追求课堂教学活动的形式,新课程强调学科教学依然要体现和重视学科知识的特点,尊重学科发展的规律。
关注学科还是关注人,反映了两种不同的教育价值观,关注人是新课程的核心理念,“一切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现代社会非常重视人的全面发展。人的发展是指个人的多方面的和谐发展,即道德的、智力的、劳动的、审美的、身体的几方面的和谐发展,这是生存的需要。学科教学一定要以人的发展为本,服从、服务于人的全面健康发展。因此,要努力使教育适应学生的个性发展,向学生提供充分的、优质的、适合个性发展的基础教育。首先,要关注每一位学生。关注的实质是尊重、关心和解放,解放学生的头脑,解放学生的手脚,让学生动脑去研究,动手去操作,六根(眼、耳、鼻、舌、身、意)通感协调,灵活独立地进行解决课题的学习。其次,关注学生的情绪和情感体验。要关注学生的学习情绪变化,用“心”施教,教学活动应该成为学生一种愉悦的情绪生活和积极的情感体验。再次,要关注学生的道德生活和人格培养。要充分挖掘和展示教学中的道德因素,关注和引导学生在教学活动中的道德表现和道德发展,使学科知识增长过程同时成为人格的健全和发展的过程。这样,学生的思维方式,甚至生活方式将发生转变,提高做人的层次,其自主性、独立性、能动性和创造性将真正得到张扬和提升,使学生在获得知识,形成技能的同时,在智慧、情感、态度、价值观等方面获得全面和谐的发展。
5.应用信息技术,促进教学方式的改革
信息时代,知识、信息传送方便、快捷,信息技术正在改变人类学习、生活、工作方式,信息技术也是教育资源,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是教学发展的时代要求。信息技术最突出的特点之一,是取消了对学习者的限制,有学习的自主权,为学习者的独立学习和大胆创新提供了条件。就网络教育来看,网络本身的便捷性、开放性、交互性、虚拟性及丰富多彩的信息资源为学生的学习提供了多种选择,提高了自主性,能学到过去无法学到的知识。充分利用信息技术可提高教学质量和效益,要大力引进信息技术在教学中的应用,促进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的整合,逐步提高教学手段的现代化水平,使学生拓宽获取知识的渠道,开阔视野,启迪智慧。要充分发挥信息技术的优势,将教学活动拓展到教室外、社会中,为学生的学习和发展提供良好的环境和有利的工具,充实思想,丰富知识,提高能力,全面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
总之,课程改革是素质教育的核心内容,宗旨是激发人的潜能,开发人的综合能力,提高综合素质,只有更新教育观念,深化教育教学改革,提高教师综合素质,才能培养出学识与品德兼优,心灵与仪表并美的优秀人才。
(责任编辑 付一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