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7年第1期

美国肯塔基州的高中教育改革

作者:马拴莹




  最后一个例子是十二年级的写作。课程目标:学生能用适当文体写作形式、风格、习惯,针对不同的读者和不同的写作意图表达自己思想。主干课程内容:公文写作要词能达意,各种叙事文体能针对现实问题,如学生生活中遇到的问题提出自己观点、想法。标准本位评估:要求学生阅读这样一篇文章,“小时候,我们要遵循家里的制度,长大后在学校要遵守学校的制度,工作后要遵守工作制度。想一想当你真正懂得了这些制度后,发生了些什么事,为什么这些制度很重要,其他的人是否可以通过你的经历中学到些什么?要求学生给他们的校报撰写一篇题为制度的重要性方面的社论,并用他们懂得了制度的重要性这点来支持他们的观点。”
  学校管理的成败与决策者的能力休戚相关。举国民众竭力去阐释一个成功的学校领导人应具备的特征。几个国内的教育组织合作研究答复公众舆论所关心的“成功的领导人应具备的特征”这一问题。在1996年,提出了六大标准来评判学校领导是否领导有方。有关这一标准参见州际学校领导者证照联合会跨州学校领导者资格认证协议Interstate School leadership licensure Consortium(ISLLC)。许多州,包括肯塔基州都采用这六项标准来衡量学校的管理者。
  这些标准要求学校管理应该符合以下标准:标准一,发展学校远景。学校管理者是一个教育领导者,应能在取得学校社群的共同认同与支持下,发展出学生的学习远景,将远景清楚地说明,并加以有效管理,以增进全体学生的学习成就。标准二,倡导学校文化与教学方案。学校管理者是一个教育领导者,应能提倡滋养与维护有利于学生学习及教职员专业成长的学校文化与教学方案,以增进全体学生的学习成就。标准三,有效管理。学校管理者是一个教育领导者,应能确保营造一个安全、有效率及有效能的学习环境,以增进全体学生的学习成就。标准四,与家庭和社区合作。学校管理者是一个教育领导者,应能与学生的家庭及社区人士联系,对社区的不同兴趣与需求作出回应,并且有效地运用社区的资源,以增进全体学生的学习成就。标准五,公正行事。学校管理者是一个教育领导者,应能以争执、公平及合乎职业伦理的原则作为,以增进全体学生的学习成就。标准六,回应并影响大的环境。学校管理者是一个教育领导者,应能对超越学校范围的政治、社会、经济、法律、文化等较大的层面有所认识,有能力回应,并发挥影响力,以增进全体学生的学习成就。
  肯塔基州高中教育改革值得我们借鉴的主要有以下几点:
  (1)肯塔基州高中教育改革说明了高中课程改革是一项艰巨而复杂的教育工程。其成功与否直接关系到一代人才的知识结构和能力结构,关系未来人才的素质结构。从课程结构上看,我国普通高中最突出的问题是单一化。学科课程模式、必修课程模式实际上主宰了我国普通高中课程结构,与此相关联的一刀切的课程标准主宰全国,难以适应地区的差异、学校的差异和学生的差异。为此,我国高中课程改革的一个重要方面要注重调整课程结构,协调必修课程与选修课程比例,处理好分科课程与综合课程的关系,开设适当比例的选修课程、综合课程和活动课程,加强学生的活动课程,培养学生的个性和创造性,使学生身心得到和谐发展。
  (2)标准本位评估对于我们转变过去所过分强调的纸笔测试为评估标准的做法具有现实意义。这些评估的做法无论是直接测量受测者的行为表现,还是通过直接观察学生表现或从学生作品去评估,目的在于更真实、更公正地评估学生。标准本位评估的目的在于发展中学生基本能力的具体指标,以作为评估学生的客观依据。那么如何评估出学生的真正能力,评估出学生能力与既定目标之间的差距,寻求补救与改进之道,便成了当务之急。各种评估方法,如直接、绩效、档案评估方法,就可见一斑。这些方法的共同特点是重视学生个别需要、能力和兴趣,强调学生真实生活表现,师生共同参与评估过程,帮助学生了解自己的学习成就。
  (3)作为我国21世纪的现代校长,应对学校的发展进行战略性的思考和不断的反思实践,进而促进学校整体效能的持续提升。要经常对学校既定的发展目标、校长责任的履行进行自我反思,不断调整校长角色,积极创造一种以学生高效学习、教师高效工作、有创新精神、洋溢着浓厚文化氛围为特征的学校环境。校长一切活动的主题,都应是围绕提高学生的学业成绩,培养学生成为有价值的合格社会公民而展开。为每一个学生提供公平、民主的学习氛围,解除他们思想上的顾虑和心理上的压力,善于发现学生的闪光点,保障学生的学习需求、兴趣和潜能得到最大限度开发。建立有效激励机制促使教师不断地学习和进行教育教学科研,加强学校与社区的合作和家长的联系,推进素质教育和物质文明、精神文明建设,充分发挥学校的教育基地作用,提高家长参与办学的积极性以及自身素质和家庭教育水平。
  (责任编辑 张茂林)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