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7年第1期

影响中学生外语学习动机的因素及对策

作者:朱 俊




  教育心理学理论告诉我们:学习动机是直接推动学生进行学习活动的一种内在动力,正确的学习动机是积极学习的源泉,是激励积极学习的重要心理因素,也是激励学生学习兴趣,增强学生克服困难的信心和毅力的强大动力。学习动机既反映了社会和教育对学生的要求,又表现了学生的主观意向、愿望和兴趣。研究学习动机既是现代外语教学的要求和需要,也是提高外语教育教学质量的关键。在外语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注意分析影响中学生外语学习动机的因素,从而采取相应措施来激发中学生的学习动机,以提高中学生的外语学习的效果。
  
  一、影响中学生外语学习动机的因素分析
  
  1.自我认知和成功激励的作用
  自我认知主要是指中学生对外语学习活动目的的认识,如果学习者认为目的意义重大,与自己关系密切,则动机就强,反之则动机弱;如果认为自己所承担的责任重大,则动机就强反之则弱。在正常情况下,每个中学生都希望自己的学习能取得成功。在外语学习上取得好成绩,达到预期目的或意想不到的好结果,都会令中学生愉快,兴奋,从而培养出他们较强的学习兴趣和动机。如果能得到正确引导,得到教师和同学的赞赏,就更会增强自信心,提高积极性和学习效率,形成良性循环。
  
  2.教师、同学和班风的影响
  学习活动是学生学习动机形成的基础,所以课程内容、教师的教学方法和治学态度是影响学生学习动机的直接因素之一。合理的教学内容,教师的渊博知识和严谨的治学态度,富有启发性的讲授,会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增强学习动机。反之,教师肤浅的教学水平,枯燥无味的讲述,过重的课业负担等,都会抑制甚至破坏学习兴趣,削弱学习动机。对于中学生来说同龄同伴的影响很大。班集体、宿舍集体都属于同龄集体。这一集体的学习风气,包括学习动机、学习态度、学习习惯等,对其中的每个成员都有很大的影响,这些同伴的学习动机,往往在日常生活中起到潜移默化的影响。对于中学生来说,同班级、同小组或同座位的人外语学习情况对其动机的影响都十分明显。这些影响可能是积极的,也可能是消极的,值得外语教学者重视。
  
  3.家庭和社会因素的影响
  家庭和社会因素是中学生外语学习的外部因素,但对中学生动机的影响也很大。家庭和社会对学生的期望被学生接受,便可形成学习动机。对中学生来说家长的影响很大。如果社会风气正,人人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在工作岗位上,“关系”、“后门”不起作用,中学生的学习动机就会得到加强。另外,中学生所学的外语知识与社会需要结合得越紧密,那么他们学外语的兴趣就会越高。当前我国的改革与开放正在不断地深入,为了引进国外的新技术,国家急需大量的外语人才,这一事实为培养中学生学习外语的动机提供了有利的条件。
  
  二、培养和激发中学生学习动机的对策措施
  
  1.进行学习目的教育,增强中学生学习外语的目标意识
  如果教师只传授知识,忽视思想方面存在的问题,知识的输入就会受到情绪的过滤与排斥,因此教书与教人必须同步进行。教师应经常向学生介绍学习外语的重要性,讲清社会对懂外语的专业人才的需求情况,结合他们将来的工作范围和性质介绍外语的作用。只有使他们树立了使命感,建立了远大的抱负,他们的学习动机才能得以激发。要帮助中学生解决外语学习上的一些思想误区,如捷径思想、经世致用的观点等,端正他们的学习态度,让学生都明白一分耕耘一分收获的道理,我们可以让他们自己去作个比较:在一个月天天听、天天看英语记单词,而另一个月则只做模拟题,只找应试技巧,然后对比哪个月的收效更大一些。通过这样的比较,他们不仅能体会踏踏实实学习的重要性,而且也认识到自己有能力学好英语。教师要帮助学生确定外语学习的长远目标,以激发其形成融入性动机或深层动机,并努力维持动机的长久性,让学生参与学习目标的确定,增强学生的自我决定意识。这样可以发挥学生外语学习的主动性,自觉加强外语学习。
  
  2.不断地改进外语教学,培养中学生的求知欲与学习兴趣
  既然学习动机就是直接推动学生进行学习的内部动力,它以学习的意志、愿望、兴趣、求知欲等表现形式对学生的学习起推动作用,那么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H.D.Brown指出“sincerely delivered positive feedback in a classroom,seen by students as a validation for their own personal autonomy,critical thinking ability,and self-fulfillment can increase or maintain intrinsic motivation”.由此我们可以得到启示:促进学习者学习动机的一个重要方法就是充分考虑学习者的需要和兴趣。教师的业务水平、教学方法影响学生的学习成绩,学生的水平与学习态度又制约着教师的教学方案。理想的教学来自双方的协调合作,教师首先要精通业务,认真备课,不断研究教学对象和方法,使学生每堂课必有所得,尝到甜头继而发展起求知欲和学习兴趣,要尽可能使外语课活泼有趣。由于兴趣在动机方面具有特殊作用,教师上课诙谐有趣就非常重要。另外,教师选材要尽量有趣味性,讲课要生动,开展学生活动要丰富多彩,让中学生在快乐、轻松、有趣的环境中学习。布置给学生的任务要适度,目的要明确。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外语水平,布置适度的学习任务。既不能太难,打击学生的积极性,又不能太容易,没有挑战性。同时,要让学生清楚知道任务的目的,因为明确的目的对维持任务动机有很大的帮助。要让中学生在课堂上进行交互活动。相互对话交谈不仅能增强学生课堂学习兴趣,增加开口练习外语的机会,而且能使学生相互了解,相互影响,相互促进,保持外语学习的强烈动机,不断努力学习。教师还可以用外语与学生交谈,组织各种竞赛活动,尽可能多地为他们创造外语学习环境,激发他们的学习热情。
  
  3.适当运用奖励与惩罚手段,培养中学生对外语学习的自信心
  奖和惩都可以巩固学习动机。奖具有吸引力,惩可以使学生为了避免失败而加倍努力。教师在课堂上也应大胆采用这两种手段,一般说来,中学生个性正在形成,有较强的自尊心,宜多采用奖励的办法来培养学习动机。教师应经常鼓励、表扬学生,尽量不批评他们,让他们有外语学习的自信心,有动力去克服困难完成学习任务。因为自信心强的学生,能充分发挥自己的学习潜能,能在学习中明确自己的职责。同时,自信心也是维持内在动机的重要因素。惩罚不可缺少,但使用时要谨慎,因为惩罚只能防止某些不良行为,而不能培养优良行为。使用惩罚手段时要注意考虑到学生的外语基础、个人能力、个性特点、学习态度及方法等,否则,只能起到事倍功半的效果。
  
  4.注意消除外语学习的制约因素,激发学生的成就动机
  要帮助学生调整学习策略,以便学得更快更好。中学生学习进步不大,有时是因为方法不当,会让他们产生畏难情绪,从而削弱了学习动机。因此,在课堂上进行学习策略的教授和指导是非常必要的。恰当的策略和方法能使学习事半功倍,并树立学好英语的信心。要重视影响外语学习的心理因素,帮助中学生克服心理障碍。比如,焦虑感就是影响学习的一个重要的心理因素。过度的焦虑会引起中学生过分紧张的情绪,无法进行有效学习,并产生了对自己能力的怀疑,从而导致学习上的退缩;而焦虑过低,则使学生动力不足,难以保持永往直前的势头。教师要区分学生焦虑的具体情况,采取相应措施,促进他们的学习。对基础较差的学生要多表扬多肯定,减轻他们的心理压力,增强学好外语的信心;对能力较强,成绩较好的学生,在肯定中应指出不足之处,促使他们更上一层楼。要利用学习成果的反馈作用,激发学生的上进心。通过考试测验以及作业的评判,使学生了解到自己的进步情况,增强学好的信心;同时又使他们看到自己的不足,促使他们去调整学习的策略和方向,取得进一步成功。
  
  5.重视优化教学环境,以外部刺激促进学生外语学习
  要协调好师生关系,营造宽松有序的课堂气氛,使学生乐于与教师合作,乐于接受新知识。心理学家认为,一个人只有在没有威胁的环境中,才能看到符合现实的实际,并有所发展和进行有效学习。因此,教师不应该总是高高在上,使学生产生一种畏惧感。要经常与学生交流,融洽师生关系,让学生感觉到教师在关注着他们的进步,从而提高参与课堂的积极性。要加大投入,改善教学硬件,建立全方位的英语训练网络。学生的学习也需要有良好的外部环境,反之,当学生有了学习的愿望,又比较容易找到各种辅助资源,毫无疑问他学习的劲头会更足。在校园内能建成一个有英语电台、电教中心、图书资料、英语角、英语课堂、英语晚会等多渠道、多角度的训练网络,对学生英语水平的提高无疑是大有益处的。要加强学风建设,树立良好的学风、校风。如果大多数的学生都不重视学习,那么有些原本积极性较高的中学生,也可能因为从众心理而得过且过。而如果校园里个个爱学习,那么一些动力不足的学生也可能由于竞争的压力,会自觉转变原来的学习态度。
  (责任编辑 白文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