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7年第1期

不同时期思想观念对语文课程价值取向的影响

作者:程 媛




  我国古代教育是文、史、哲不分家,语文独立设科始于1904年清政府颁布的《奏定学堂章程》,已有百余年历史。在语文教育界对此比较一致的划分是:清末语文课程(包括五四新文化运动及国语教育),新中国成立前的语文课程(包括国统区的国语国文教育、解放区的国语国文教育),改革开放前的语文课程(包括建国初期的语文学科建设、国民经济调整期的语文教育、文革十年的语文教育),新时期的语文课程(文革结束后改革开放时期至今的语文教育)。由于各个历史时期的思想观念不同,其对语文课程价值取向的影响也随之发生着变化。
  
  一、清末语文课程
  
  现代语文教育是现代教育制度的产物。鸦片战争前后,变法革新主张打破了中国的封闭状态,也带来了教育思想的变革。资产阶级改良派代表人物康有为、梁启超等认为“中国文字”和“中国文学”所要学的并不限于文字和文学,提议将这一学科定名为“国文”。他们有的坚持读古代经文,坚守着封建传统教育的思想观念,宣扬的还是封建的忠孝观念和伦常礼教思想。有的主张革新文言,还有人提倡大众语文。在这种状况下,这一时期的语文教育思想呈现出复杂的局面。一方面,我国传统古文教育思想受到冲击;另一方面,近代教育思想开始萌发、成长,语文教育开始向科学化、大众化方向发展。
  辛亥革命后,临时政府教育部颁布了《中学校令施行规则》,规定学校开设“国文”课,这是我国教育史上语文学科从古代传统教育综合性社会学科中独立出来后的正式名称。蔡元培指出当时人们理解的国文课,是由我国古代传统教育的全部内容压缩而成。“国文要旨在通解普通语言文字,能自由发表思想并使略解高深文字,涵养文学之兴趣,兼以启发智德。”这是把“文”放到了首要地位,把文学教育作为语文教育的高深阶段,即语言艺术而最后达到发展智力和完善人格的目的,这是现代语文教育思想的开始。
  “五四”运动,使自由与民主思想成为资产阶级教育的宗旨。当时教育部规定“注重道德教育、以实利教育、军国民教育辅之,更以美感教育完成其道德。”1922年11月,北京政府公布《学校系统改革案》,列出的七项标准为:适应社会进化之需要,发扬平民教育精神,谋个性之发展,注意国民经济力,注意生活教育,使教育易于普及,多留各地方伸缩余地。这个方案适应社会的需要,体现了科学的精神。“五四”运动以后,语文教学中的现代文逐步占据主要地位,由于受到袁世凯提倡的“尊孔读经”的影响,加上张勋的复辟帝制,“尊孔”、“读经”一直延续,语文教育总体倾向上呈现保守状态。
  
  二、新中国成立前的语文课程
  
  从20世纪30年代起,我国语文课程使用的教材进入用单元组合方式编选文章的时期,其中叶圣陶、夏丐尊合编的《国文百八课》所采用的混合组元方法,独树一帜,它“给予国文科以科学性,一扫从来玄妙笼统的观念”。
  解放区以1945年陕甘宁边区教育厅编写的《中等国文》影响最大。突出思想教育性与语文知识性,纠正历来国文偏重文艺或偏重政治的倾向。突出的优点是从学习者的实际出发,选了很多朴素平易的文章,要求从实用出发进行教学。伴随着现代文教学在语文教学中的分量增加和地位提升,古代语文教育的以“传道”为主也逐步向现代语文教育的以学习语言文字为主转变。语文课程的指导思想是掌握规律,学会应用,对发展民众教育,服务革命战争,发挥了积极作用。这一时期,国内经历了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有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农村革命根据地的教育,也有国统区的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性质的教育,形成了在苏区以实行土地革命、建立民主政权为内容的劳苦大众的教育,在国民党统治区以实行三民主义为内容的国民大众的教育。但是两者却很相似:服从于并服务于当时的政治、经济,为民族斗争、阶级斗争和生产斗争服务,即表现在对思想政治教育的强化。
  
  三、改革开放前的语文课程
  
  1951年的《编辑大意》认为,“无论哪一门功课,都有完成思想政治教育的任务。这个任务,在语文科更显得重要”。1958年中共八届二次会议通过了“鼓足干劲、力争上游、多快好省地建设社会主义”的总路线。随后,大跃进和人民公社运动使得以高指标、浮夸风和共产风为主要标志的“左”倾错误思潮泛滥全国,语文教育未能幸免。这一时期的语文课程强调“突出政治”、“联系实际”,排斥名家名篇,代之以简单化的标语口号式的作品。语文课被上成了政治课,语文教学质量严重下降。
  鉴于1958年以来语文教学中的“左”的观点和做法,《文汇报》先后开展关于“语文教学目的任务”和“怎样教好语文课”的讨论。1961年后,语文教育界提出“加强双基”的口号。1963年,张志公先生发表《说工具》,阐述了语文学科的性质。教育部在这场大讨论的基础上制订了新的中小学语文教学大纲。新编订的《全日制中学语文教学大纲(草案)》明确了语文教学目的,突出了语文的工具性;提出了加强基础知识教学和基本技能训练的原则,突出能力训练,强调文道统一。这些教育思想落实,使语文课程走上了健康发展的道路。
  十年“文化大革命”期间,把建国十七年来的教育定为黑线专政,进行批判,语文课程以“阶级斗争”、“路线斗争”为纲,要求直接参与政治运动,批判所谓“封、资、修”,并且把语文课和政治课合并起来,全面承担起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任务。这是置语文学科的教学规律不顾,导致语文教学质量和学生水平能力的全面下降,它把语文教育引向了歧途。
  四、新时期的语文课程
  “文化大革命”结束后,人们对语文课程的教学进行了反思,政治要指导语文课程,但不能代替语文课程,语文课程有自己的特殊任务,语文课程有自身的规律。教育部于1978年制订了《全日制十年制中学语文教学大纲(试行草案)》,这套大纲的贡献是继承和发展了1963年语文教学大纲的基本理论,恢复了语文学科的基本性质,正确处理了政治和语文的关系,重新确定了语文学科的基本任务是培养学生掌握和运用语言文字的能力,在语文教学过程中根据自身的特点进行思想政治教育。1986年,语文教学开始进行改革实验。第一次把“双基”的顺序变为“语文基本能力和语文基础知识”,把语文能力上升为语文教育的主要目的。1992年,国家教委颁发《九年制义务教育全日制初中语文教学大纲(初审稿)》,主要特点是适应我国1986年开始实施的九年制义务教育的需要。1996年,国家教委颁发《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语文教学大纲(初审稿)》,主要是明确了语文学科性质的新概念,突出了语文是负载文化的交际工具的特点,使其区别于物质工具,全面反映了语言是思维和交际工具的本质特点。从1997年末开始,引发了关于语文教育现状与出路问题的讨论,这次讨论促进和推动了语文教学改革的深入发展,也是语文教育界迎接21世纪变革的前奏。2000年的初中语文教学大纲规定:“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语文学科是一门基础学科,对于学生学好其他学科、今后工作和继续学习,对于弘扬民族优秀文化和吸收人类的进步文化,提高国民素质,都具有重要意义。”2000年的高中语文教学大纲规定:“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语文学科是一门基础学科,对于提高学生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对于学生学好其他学科、今后工作和继续学习,对于弘扬民族优秀文化和吸收人类的进步文化,提高国民素质,都具有重要意义。”论述表明了一种基本认识:语文是基础学科,是学习和工作的基础工具。学习语文的目的是成为合格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
  2001年的《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规定:“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语文课程应致力于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与发展。语文素养是学生学好其他课程的基础,也是学生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的基础。”2003年的《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规定:“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高中语文课程应该进一步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使学生具有较强的语文应用能力和一定的审美能力、探究能力,形成良好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为终身学习和有个性的发展奠定基础。”
  新时期是以人为中心的时代,挖掘人的潜能,重视人的价值,完善人的人格是时代赋予教育的重要任务。正是在这种意义上,我们认为不仅要通过语文课程进行爱国主义教育、思想品德教育,还应当承担起人格培养的任务。在此之前的《语文教学大纲》强调的是语文的工具性和知识体系,而新课程标准则由片面地强调工具理性回归到人本立场,突出了语文学科本身所具有的人文意义,肯定了语文对学生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的重要意义,语文教育就是关照人的生命的教育,语文教育过程就是人实现自我成长的过程。课程性质与地位的这种本体回归,为整个语文学习提供了有力支撑。更新教育观念,要思想到位,更要行动到位。注重育人,强调素质,成了语文课程的崭新观念。
  教育是培养人的事业,培养人的关键在于提高人的素质。语文课程需要从政治化的教育理念中脱胎换骨,关注人的本质,体现人文精神。这种以塑造人为核心的教育,根本的任务就是提高学生的人文底蕴,所以,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实现语文课程在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方面的价值追求是新时期语文教育思想的鲜明特征。
  (责任编辑 关燕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