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7年第1期

校本教研的误区与匡正

作者:时 伟




  
  4.把校本教研公式化,一味简单模仿,创新成分较少
  校本教研作为推动新课改的一项基本制度是自上而下进行的,教师主要是听命于工作安排,没有自我意识,甚至部分教师由于新课改打破了原有的教学传统,形成了对新课改的抵触情绪,不愿主动地走进改革现场。外在的管理模式以及较低的教师教学改革热情,使教师在从事校本教研过程中,存在着等、靠、要的心理。有的校长带头向上面要经验、要模式,渴望把实验区的实践经验采用拿来主义,为我所用;有的希望把有教研经验的专家请进来,为学校设计教学研究制度,讲解带有案例形式的教研活动,自下而上式的教研制度没有建立起来。因此,部分实验区的校本教研报道及论文多是经验体会,如果深入校本教研的现场,就会发现在制度及程序上雷同较多,甚至有的纯粹是为了应付检查,没有真正把要校本教研在制度上稳定下来,在行动中落实下去。
  
  三、增强校本教研有效性的主要措施
  
  1.重塑价值观
  校本教研提供了教师职业发展的契机,是推动教师由经验型向专家型转移的重要措施。作为一项由外部推动的工作制度,教师没有普遍在观念上形成价值认同,缺乏深度理解与感悟,有的教师可能会由于习惯变化产生不良情绪,这就需要加大宣传力度,让教师领会校本教研的内在价值,在观念转变的基础上,接纳新的学习与发展制度,自觉实践校本教研。
  首先,与新课改专家沟通与联系,注重理论解说,加大教师专业发展理论的学习力度,明确教师职业成长的基本路线,明了教师知识与技能积累的方法与措施,特别是通过案例,引导教师关注自我成长的基本途径,促使教师注重自我反思,从理论上武装头脑,形成校本教研价值的自觉认识。
  其次,通过图片展示,影音资料学习,以及对实验区实地考察,了解实验区的教研过程、措施与方法,实事求是地分析其中存在的问题,客观地看待实验区所取得的经验,从经验层面印证校本教研的合理性与现实性,让教师感受校本教研的价值,形成积极实践校本教研的热情。
  再次,建立相应的校本教研学习制度,形成学校主管部门、校长与教师共同关注校本教研的风气。优先转变主管部门的观念,把教育行政主管领导从自上而下的行政命令的思维中解放出来,成为一个站在理论高度指挥校本教研的专家。在此基础上,引导学校校长制定切实可行的学习制度,为校本教研指明明确的方向,提供清晰的思路,避免目标不清与观念混乱。
  
  2.发挥团队作用
  校本教研所称的校本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以所服务的学校为基地,一是以教师个人的教育教学实践为基础。以所在学校为基地要求打破传统单一的校外学习模式,充分发挥学校自身资源优势,开发所在学校的教育教学素材。以教师个人教育教学实践为基础,要求教师个人不盲从,不迷信,教师本人的工作实践就是一笔可观的财富。但这种自主性不能理解为脱离指导的自由探索,问题来自于个人的教学实践,但问题的解决则需要发挥团队的力量,实现资源共享。
  首先,与同课程教师进行交流。同课程教师的教学内容相似,教学进度大致相同,所不同的主要是基于教师不同禀性基础上的教学方法。因而,同课程教师在教学问题上有许多共同之处,可以及时交流在备课、作业及教学进程中信息与问题,掌握教学信息的前沿性知识,使教学信息为同年级的学生所共享,扩大教学对象的覆盖面。同课程教师之间基于校本教研的学习要树立正确的心态,不能有意回避有效的经验,只从形式上应付校本教研活动,教师教学成熟不是模仿的,只有所有同课程教师以积极开放的心态,不断交流,才能在集体中获益,促进共同发展。
  其次,同不同课程教师进行交流。如果同课程教师主要偏向于教学内容的话,那么不同课程的教师更多是方法的交流。校本教研作为工作制度,会在不同课程教师的工作过程中形成共同的模式,反映出校本教研的一般性规则、进程及规律。
  再次,同校外专业研究者进行交流。教师在考虑教学实践的价值,从校内外课程实践中受益的同时,不能淡化或忽视校外专业研究者,如各级教育行政部门下设的教研室,各高等院校特别是高师院校中从事教育科学理论研究的工作者,以及各学科教学论的专业研究者。有的专业研究者受各种因素的影响,特别是受激励机制的影响,存在不同程度的理论脱离实践的现象,但如果能够形成有效的激励机制,调动其工作积极性,这些专业研究者可以以其特有的专业学术训练,站在理论的高度对校本教研进行研究,把实践经验理论化、科学化。
  
  3.共建合作机制
  从实践层面来看,校本教研经验性较强,多是以案例形式呈现的具体教研工作介绍,缺乏应有的理论总结,没有提出更系统的理论知识体系。有的教研由于没有系统的研究与指导,因而在实际工作中没有产生特定的效果,形式大于实质。其原因有许多方面,既同校本教研实践者理论训练不足有关,同实践者的教学任务重,研究时间少有关,也同实践者与专业研究者之间没有形成合作共建机制有关,而后者则是两者之间有分工但缺乏合作的根本原因。“开展校本教研,要以制度化的方式保障教师群体之间相互合作与共同探讨”。而合作机制形成的前提则是构建相应的激励机制,从而确保校本教研合作的长期化。
  省级教育行政部门积极推动形成稳定的专家联系制度,增强专业研究人员的责任心与义务感,促进专业研究者自觉维护专业声誉,积极投身于基础教育改革;地方基础教育主管部门应建立专项基金,利用经济杠杆作用吸引专业研究者,特别是高师院校的教师参与校本教研工作,各教育行政部门下设的教科所积极关注校本教研改革,设立专项课题,引导专业研究者与校本教研实践者合作,共同研讨校本教研的取向、措施与方法以及其中存在的突出问题;高校应依托教育系、教科所以及教务处等部门,形成面向新课改领导小组,集中人力、物力解决当前基础教育改革中出现的热点与难点问题;及时对教育科学研究所或教育系实施动态评估,把面向基础教育的研究成果,以及解决基础教育改革中的实践能力放在考核的中心位置。同时,由地方政府提供资金,发挥网络优势,开辟区域性校本教研论坛,消除校本教研实践者同专业人员之间的空间隔离,通过学术争鸣,减少校本教研的随意性与经验性,提升校本教研的科学性与实效性。
   (责任编辑 关燕云)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