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6年第12期
从资源维度看班级中学生弱势群体的转化
作者:张春玲
1.品格弱势
表现为:自我控制能力差、屡有违纪行为、故意顶撞老师、染有不良习性、生活态度消极,家长又无力管教。他们对学校的教育抱无所谓的态度,用故意“顶撞”老师的方法来证明自己的存在;多数老师也放弃了对他们的教育和管理。
2.学习弱势
表现在:学习态度欠佳、学习信心不足、学习方法不当、学习成绩不理想。当然,人的学习能力高低既与他的先天遗传素质相关,也与其后天的环境、教育和自身努力有关。
3.经济弱势
表现在:家庭低收入、疾病、下岗等。相对较富有的学生来讲,有些学生交不起学费,有因此而即将辍学的,有生活拮据的,有因经济困难而影响学业的,个别因经济上的弱势造成了心理上的弱势。
4.心理弱势
表现在:自卑感。总觉得自己不如别人,在同学面前自惭形秽。在日常生活中做事小心翼翼,课上甚至不敢回答老师的提问。有的不善于交往。
当然,除了以上论及的几个方面外,还有身体、空间位置的弱势等,这里不再一一阐述。
二、班级中学生弱势群体的成因分析
1.教育上的德智失衡
德育与智育本应是协调发展。但如今的学校教育中,重智轻德的失衡状况,仍未根本改变。尤其是在家庭教育中,道德教育被视为无足轻重而淡化。使得有些学生从小就形成了一些不良的思想和行为习惯。当然,文化市场上的审美错位,网络问题等对学生不良品格的养成都有一定的影响。
2.学校课程教学的弊端
其一,课程设计和教学方法不够完善。现在学校的课程设置和教学方法有许多不足之处,存在的主要问题是知识目标模糊,学生“闭眼”跟着老师走,走哪算哪。于是就产生了知识缺陷,缺陷积累达到一定程度,差生就水到渠成。一旦成了差生,其周围随之形成一些不利反应——教师批评,别人讽刺,家长斥责。因为教育知识的缺乏,学校不能对差生提供有效的帮助,所以面对周围环境的压力,差生开始难以承受,时间一长,就会逐渐适应这种环境。很明显,差生出现是一个错误积累的过程。
其二,教学组织的单一化。教学的基本组织是班级授课组织。它在教育实践中已经盛行了100余年,之所以经久不衰,是因为它有自身的优势和价值,但也存在一些不足和缺陷。如难以因材施教。并且,教师往往作为课堂教学的主宰者、控制者,在这种情况下,为了完成教学任务,很难照顾所有的学生,一些学习暂时落后的学生,容易成为教学漠视的群体,冷落的对象,某种程度上造就了弱势群体。
3.家庭贫困
家庭生活贫困的学生能获取的教育机会远低于家境富有的学生。因为,国家财政性教育经费投入严重不足,学校要想在激烈竞争中求生存求发展,就必须大力拓展生存空间,广开筹资渠道。学校拓展筹资渠道为家境富裕的学生提供了更多的受教育机会,这是毋庸置疑的客观事实。此外,家庭经济收入不佳的学生在受教育类型、层次和方式的选择上也处于相对弱势地位。同时,家庭贫困在某种程度上使学生限于自卑之中。
三、班级中学生弱势群体的转化策略
1.品行型弱势群体——引导式
对于班级中的品行型弱势群体,重在引导教育。
(1)矫正评价导向。我国各级各类学校教育,无不强调把德育放在首位,可是一到教育实践往往就成了“说起来重要,干起来次要,关键时不要”。为什么会有这样的落差?根源就在高考、中考的录取线,是取决于考试的成绩,分数是硬指标,而思想品德没有进入考核指标,首位也就成了缺位。所以,要建立全面的素质评价体系,引导学生道德品格的提升。
(2)匡正家教观念。家庭,不能只关注子女的学习成绩,还要重视子女的身心健康和品德修养。并和学校达成合力,共同培育人才。为此,要加强学校和家庭的联系,匡正家庭教育的观念。因为家庭教育在学生的成长过程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3)建立和完善疏堵并举的管理机制。比如网络,首要的是疏导。学校可以建起门已的校园网。在学生中建计算机兴趣小组,开展网页设计赛、动画制作赛、电脑编程赛、网络游戏赛。这些疏导措施,既满足了未成年人浓厚的上网乐趣,又可以引导他们进入安全健康的网上精神家园和快乐大本营,营造绿色网上空间。其次要抓堵。要充分运用高新技术手段建立“防火墙”,从技术上进行过滤,将危害未成年人健康成长的有毒信息和垃圾信息,拒之于视听之外。
2.知识型弱势群体——牵引式
(1)研究学习风格,因材施教。国外的研究表明,根据学生的学习风格进行教学,学生学习更加有效。在西方尤其是北美,自20世纪80年代开始,学习风格这一课题已经从理论模式的圈子中走出来,进入教学实践中了。到20世纪80年代末,我国学者和教育实践工作者才开始了本国的研究和实践。出现了如“分层教学,分类指导”。20世纪90年代以来这类教学改革实验也逐渐增多了。如“走班教学”“课内复试教学”等,都是根据学习风格的独特性,进行的个性化教学。
(2)具体可采取以下教学策略。首先,确定不同层次的教学目标。对待不同的学生,教学应确定差异性的目标要求,力争做到“好生吃得饱、后进生吃得了”,使“下要保底、上不封顶”的教学目标落实到位。其次,采取不同的教学方式方法。这就是说我们应根据学生的差异采取不同的教学方式。如:学习能力强的学生,教师应尽量放手让他们通过独立去思考、去实践、去探索获取新知,使他们经历知识的形成和发展过程,感受知识的内在魅力,积累教学活动的经验;而对学习有困难的学生教师应多给予一些帮助、指导和鼓励,使他们也能了解知识的形成和发展过程,获得更多的成功,建立学习自信心。
最后,设计弹性分层的实践应用练习。教学方法、教学要求的差异不仅要体现在新知的学习过程中,同样也应体现在获取新知后的实践应用阶段。如:可提供各种层次的弹性练习,让不同层次的学生进行选择、实践和解决。
3.贫困型弱势群体——解救式
(1)增加教育投入。政府要建立和完善国家对弱势群体特别是城乡贫困家庭子女、残疾儿童等就学的资助体系,促进教育均衡的实现。在投入导向上,教育资源特别是义务教育阶段的教育资源应向处于弱势的地区和人群倾斜,特别是向农村贫困地区和西部地区倾斜,向城乡贫困家庭子女倾斜,向残疾儿童倾斜,保证贫困地区、贫困家庭子女和残疾儿童基本的受教育权利。确保每个学生不因家境贫困而失学或辍学。
(2)试行教育券。20世纪80年代以来,以推行教育券为主要实践模式的基础教育市场取向改革在世界各地悄然兴起,并取得了初步成效。教育券,又称学券,是美国教育改革中出现的最为激进的措施之一。这种制度是政府将用于资助学生上学的经费以学券的方式发放给学生家长,家长可以用学券向自己选定的任何一所学校支付孩子的上学费用。
在我国,教育券制度已得到不少地方教育行政部门的认可,并在不同程度上予以推广。在杭州上城区,教育券已被用于教师培训上,教师凭教育券换取一定的经费,自主选择培训结构。在上海,教育券还用在幼儿教育上。但总的来说,目前教育券制度的主要功能是集中在对弱势群体与弱势教育的保护方面。
4.心理型弱势群体——情感倾斜式
班级中的弱势群体往往有这样的心理:希望老师重视自己、关心自己,同学们瞧得起自己,不再对自己冷嘲热讽、嗤之以鼻。因此,在某些情况下,他们表现了对班级事务的关注,从而改变自己在老师和同学们心目中的印象。作为教师,要充分理解他们的心理,抓住机会、积极鼓励,增加他们争取进步的勇气和信心,促进他们的转变。
心理研究表明:作为社会的弱势群体,他们的承受力更为脆弱、自尊心更易被伤害,因而也更容易因遭遇挫折而停步不前。教师或社会成员,又往往因为功利性的社会价值取向而忽视他们的心理需要,使他们更难以走出心理的障碍。可作为学生,尤其是小学生,因为年龄、见识等关系,还无法进行客观的自我评价,教师对他们的影响常常是决定性的。著名的“皮格马利翁效应”就能很好地说明这一点。所以老师在把握客观公正大原则的基础上,应尽可能地把情感的天平向那些更需要理解和尊重的孩子倾斜,多观察、接触、分析他们,多一点微笑、鼓励、信任,多一些关怀、亲昵、疼爱,以唤醒他们被压抑的天性,激起被埋藏的自尊。这样,他们就会主动向我们吐露心迹、敞开心扉地与我们交朋友,这样他们就会亲其师而信其道,喜欢听老师的课,对老师的批评、教育也乐于接受,从而自觉纠正自己的各种行为。
总之,由于班级中学生弱势群体的复杂性所限,在转化策略选取方面会有所侧重,困难和艰巨是明显的。因此,班级中的弱势学生群体的转化工作势必是一项复杂而必须的系统工程。这就迫切需要全社会共同协作,为弱势学生群体的转化和健康发展做出不懈的努力。
(参考文献本刊略)
(责任编辑 孙晓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