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6年第11期

从“分离”走向“整合”:语文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理路的转型

作者:吴志武 黄珊珊 葛 春




  语文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是语文新课程 改革的热点和难点问题,《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十分重视语文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并对语文课程资源相关内容作了比较详细的阐述。这些新增内容既是语文课程观念自身的更新与完善,也是语文教育改革和发展的必然。在新课程改革的教育发展背景下,如果我们能够合理地开发并利用好语文课程资源,将会大大地拓展和丰富语文课程的时空内涵和生活意蕴,进而使我们的语文课程变得更加血肉丰满,更加魅力无穷。但可惜的是,由于人们的思维长期受到“二元论”思维的局限,导致人们总是喜欢对事物作出简单的二选一选择,所以我们发现新课程改革中的许多观念和做法都呈现出从过去的一个极端走向与之对立的另一个极端的共同规律,这在理论和实践层面引发了许多新问题。面对这些问题人们不得不重新思考新理念与老理念的关系,并希望将各种对立的观念和做法具体地、历史地整和起来,进而根据时代的不同要求,不断地、动态地调整不同观念和做法的整合点和整合程度,这在当前语文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的理路方面就表现为从“分离”到“整合”的转型。
  
  一、课内资源与课外资源的整合
  
  传统的语文课程开发与语文教学由于受狭隘的课程资源观的束缚,它们往往过于依赖教材,将学校的教材奉为“圣经”,而当前课程改革中由于人们往往简单化地将现在与过去对立起来,结果导致只要说到“课程资源开发”,人们就认为是课本之外的资源开发,而这其实是从一个极端走向了另一个极端。在语文教学实践中,这种类型的例子十分常见。例如,《家乡的桥》是一篇典型的寄情于物的课文,作者对江南水乡的怀念与依恋是以“桥”为载体的。有位老师在教这篇课文的时候,为了开发课程资源而将大量有关桥的图片引入了课堂,并让学生在课堂上交流关于桥的故事,该老师希望通过以上措施扩充和加深学生对桥的认识和体验。但令人遗憾的是,他却忽视了这篇课文中最为可贵的资源——江南水乡独具的情感体验、故乡情结,因为桥不仅是一座静态的建筑,它还蕴涵着历史、文化、情感等因素,而像上述那位老师则简单地将各种相关的课外课程资源带入课堂,结果语文教学不但没能促进学生对课文的理解与体验,有时可能还会是对文本的一种无情破坏。
  语文新课标和新教材都十分关注课外语文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这是在认识过去的狭隘课程资源观不足的基础上所作的改进但却非彻底的“革命”,也就是说我们是要用更广阔的视野来理解课程资源,既要重视课外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也要保证课内课程资源的深度发掘,并根据具体的情境来有机地决定课内与课外资源的比重,做到课内与课外的有机整合。令人感到高兴的是,在语文教学实践中,许多优秀的语文教师虽然并没有从理论上明了二者的合理关系,但是在实际的具体工作中已经体现出将课内资源与课外资源自觉整合的趋向。总之,课内课程资源如教材的开发利用是课外课程资源开发利用的基础和依据,而课外课程资源的开发利用则是课内课程资源开发利用的深化和补充,因此,注意课内资源与课外资源的相互转化、相互整合,将是我们开发和利用好语文课程资源应当遵循的重要原则。
  
  二、“预设”与“生成”的整合
  
  长期以来,我们在课堂教学之前都要进行认真的备课,并且将整节课的各个步骤和可能需要的课程资源都进行详尽的计划和准备,当然这种注重“预设”的方式对于语文学科而言还是有其重要的积极意义。但是新课程理念认为过程本身也是重要的课程,各种过程性事件、情境等也是重要的课程资源,我们的语文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也必须注意这方面资源的合理利用。例如,有位语文老师上《鸟的天堂》一文,她将大榕树的枝繁叶茂与小鸟的活泼可爱分开来加以体会,在课程资源开发上采取了“课前学生通过上网搜集有关巴金老人和大榕树的资料”、“课堂上展示交流准备的资料”、“课后整理有关资料”的常规手段。当然,这些资源的开发对学生学习习惯进而逐步提高语文素养肯定具有积极意义,但是这种以“预设”为中心的课程资源开发模式的积极作用将是相当有限的,因为这种模式所开发出的资源都是静态的,虽然开发难度较小、可控制性较强,但是其利用价值也同样是有限的。事实上在课堂教学的过程中还有一种潜在的尚待进一步开发的十分宝贵的课程资源,即师生互动、生生互动及其产生的相互启发、相互补充的“思维”或“智慧”的碰撞。这类课程资源过去之所以不被人们重视,其主要原因是它们往往是即时性的、稍纵即逝的,人们很难提前预见它,进而利用起来具有较大难度,但是它却具有更大的使用价值。同样是《鸟的天堂》这一课,另一位老师就曾经注意将课程资源的“预设”与“生成”进行有机的整合,进而上出了一堂好课。该教师将写树和鸟的几个重点段落的阅读,从“分”到“合”让学生充分感受“树”和“鸟”相互依存的融洽关系,感悟大自然中无处不在的整体和谐性。该教师将整节课分成两个重要板块:“自主感悟”,让学生分别以“树”和“鸟”的身份赞美自己,从中培养自尊、自爱和自信;另一个是“换位整合”,让学生同时学会欣赏别人。在这两个板块的实施过程中,教师非常注重并善于开发和利用学生、教师等主体互动中产生的动态课程资源。以下就是“换位整合”部分的精彩片断:
  师:请你们考虑一下,在这篇课文中,树和鸟是什么关系?
  学生A:我认为树和鸟应该和睦相处,就像花和绿叶一样,有了绿叶的陪衬,花才显得更美。
  学生B:我赞成刚才这位同学的话。我认为大榕树和鸟是朋友关系,而且关系非常密切。
  学生C:大榕树是鸟儿生存的基础,鸟儿在大榕树上栖息,为大榕树增色添彩,使它富有生命力。我认为鸟和榕树是相互依赖的。
  师:你不但善于倾听,而且善于思考。
  学生D:我认为鸟和榕树是形影不离的,有树的地方就一定会有鸟窝,一定有鸟,如果没有鸟的话,树就没有生命力。
  学生E:树和鸟是不可分割的,如果没有鸟,树很快就会衰老;如果没有大榕树,鸟也唱不出动听的歌。
  师:可以说树因鸟而年轻,鸟因树而可爱!
  学生F:如果说大榕树是一幅美丽的画,那么有了小鸟这画才更完美。
  学生G:我觉得要是把榕树比作一个人的躯体的话,那么鸟就是这个人的灵魂......
  师:“树”和“鸟”都衷心地感激你,你给了我们太多的惊喜。同学们,树和鸟密不可分,还留着这条线干嘛?(老师将黑板上划分树与鸟的线擦去)我们应该互相欣赏......
  
  三、“工具性资源”与“人文性资源”的整合
  
  《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中写道:“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语文课程应致力于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与发展。语文素养是学生学好其他课程的基础,也是学生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的基础……”现在,“工具性”与“人文性”统一的观点已经为大多数语文教师和专家所认同,它们犹如硬币的两个面,谁也离不开谁。“工具性”是“人文性”的基础,是“人文性”的载体,“人文性”是“工具性”的“精、气、神”之所在。如果离开“工具性”来谈“人文性”,如有舟无水,寸步难行;同样,只有“工具性”,没有“人文性”,如有水无舟。因此,可以说语文课程,贵在“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难也难在“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如何将这二者进行适度的整合将是语文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中必须注意思考的一个重要课题。过去我们在语文课程资源开发上片面重视“工具性”资源,而新课程改革以来又出现为了“人文性”而故意贬低“工具性”的倾向,这些显然都是与语文学科特点相悖的,找出新的视角将二者有机整合是现在大家讨论和关心的热点问题。可喜的是,现在已经有人基于语文教育实践提出了“语文性”这个新的概念,并进一步提出“语文性”是“工具性”与“人文性”支点的大胆观点。
  语文学科不同于其他学科,语文学科是从语言入手,直指人文内容(知识和精神),然后再回归语言,它是一种不断互逆的运动。“双向”运动的特点决定了语文学科的属性,即“语文性”。语文教学中尊重了“语文性”就是尊重了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就是让学生在语言人文的互逆中对话、交流、感悟、体验、品味、积累、运用,就是让人文性在语文工具价值的实现过程中体现,就能使学生在语文学习中既做到得“意”,又做到了得“言”,“意”“言”兼备(得“意”而不忘“言”);尊重了“语文性”就能保持“工具性”与“人文性”的平衡,实现两性的统一。所以,在语文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上我们需要体现“语文性”的特点,并且在这个支点上超越“人文”与“工具”的纷争,实现二者的有机整合,走出过去理论与实践的怪圈。
  总之,在语文新课程改革如火如荼的今天,在我们不断遭遇各种新教育思想和课程理念的当代,我们仍然需要对过去和传统保持一种谦虚和敬畏,不能完全将之与现在割裂;同时,对许多看似对立的不同理念我们更要多一点包容和谨慎,努力在实践中进行观察和思考,不断地发现它们的异同与优劣,从而实现理论对实践的最优化指导。
  (参考文献本刊略)
  (责任编辑 关燕云)